生活需要美滋味,廚房就得有五味;日子要想過的好,廚房妙招不能少。居家過日子,媽媽是廚房的主力軍,當然還有一些超級廚爸,這些頂級廚師都有自己的下廚小妙招。然而對於這些常用的廚房小技巧,許多大廚們卻不知道其原理。下面是幾個廚藝中暗藏的化學小知識。
一、菠菜不與豆腐搭配,做菜之前還要用沸水煮一遍
說起菠菜,大家一定不陌生,肯定想起了大力水手波比。波比可是從來不把菠菜和豆腐一起吃的哦。不是因為這樣搭配不好吃,而是波比他怕得結石。菠菜裡有大量的草酸,而豆腐裡含有大量的鈣物質,二者碰見面就像是分別已久的情侶,怎麼拉都拉不開,成了結結實實的結石。
這麼恐怖?含鈣的可不只有豆腐啊。是的,所以許多廚房小能手都會把菠菜在沸水裡過一遍,菠菜裡的草酸就會受熱分解跑到空氣中去了。這種方式好像在告誡豆腐裡的鈣:「看!那小子就想吃你的豆腐,愛你也就三分鐘熱度,現在已經』飛溜溜『地跑了。」
二、做魚出鍋前往往加點酒
魚出鍋前有些地方是會加點水酒,那樣聞起來會更香。但其實香味並不是魚肉本身發出來的,是加酒後生出來的新物質產生的。魚,是酸性食物,可能心裡比較不是滋味,感慨萬千中喝了點酒,然後就乙醇遍布全身,產生了化學反應中的酯化反應,落下了酯類物質的後遺症。不過還別說酯類物質還蠻香的。
為什麼出鍋前加?肯定是因為怕魚喝早了,時間一久,火候一猛,魚被燙得醒酒了,酯類過熱·分解跑了。哪有一開始就灌酒的對吧。
三、更喜歡用鐵鍋燒菜
許多大廚都更喜歡用鐵鍋做菜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鐵鍋更能滿足人的生理需求。因為人更需要,所以覺得越好吃。鐵鍋當然主要成分是鐵了,人體是需要鐵的,有種貧血病就是因為缺鐵導致的。鐵元素像個迷路的孩子,在經過烈焰的焚燒,油水的煎熬,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氧化再還原再氧化……終於有部分」鐵「子從黑暗的鍋上面逃到菜裡,逃到碗裡來,跑回大廚的嘴裡,從此不再背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