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廁所太髒太臭,孩子不願如廁!家長很困擾

2020-12-05 河南都市頻道

孩子總是回家反映學校廁所髒臭,是深圳市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家長劉女士(化名)很長一段時間來的苦惱。據劉女士所說,有孩子因此不願意在學校如廁,自己也去過學校廁所,確實髒臭。此外,她也聽其他許多同學家長反映了這個問題,但遲遲未有改善,質疑學校廁所清潔不到位。就此,校方回應記者稱,學校為響應節能節水號召安裝了無水馬桶,但不能做到百分百無味,接下來會逐步全部更換為水衝馬桶,解決廁所異味問題。在更換完成之前,將增加清掃次數,加強檢查管理。

家長反映:

學校廁所髒臭

有孩子不願在校如廁

劉女士是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一名學生的家長,據她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學校洗手間的環境衛生問題都困擾著學生和家長們,「從我的孩子入學以來學校的廁所都很髒臭,清潔不到位,男女廁都有家長同學反映很臭」。劉女士稱,學校的男小便池號稱是無水衝洗,但這反而導致了男廁經常有臭味,「我去過廁所,洗手池有時候會沒水,廁所的紙也是亂扔,但都沒有清潔管理到位」。

劉女士稱,疫情期間,家長們對洗手間的衛生就更是緊張,向學校反映了,但也沒有得到說法,且沒有看到改善,「現在有孩子就不願意在學校上廁所,寧願在家上完了去學校」,除此之外,劉女士還告訴記者,距離洗手間較近的教室都能聞到廁所的味道,對教學環境亦有影響。

那麼,家長們是否能多向學校反映引起重視?劉女士稱,反映後勤問題,更是讓許多家長頭疼的事情。據她透露,學校會定期發放調查問卷給家長,許多家長都對學校的洗手間衛生有意見,但都不敢反映「如果我們反映了,班主任的評優就會受到影響,班主任們在教學工作上盡心盡責,我們不想為難班主任」,劉女士質疑,明明家長們是想反映後勤問題,學校卻硬要與班主任的考核掛鈎,「班主任的教學壓力已經很大了,我們怎麼可能因為後勤的問題再打擾班主任」,也正是因此,許多家長選擇了不在問卷中反映,問題就更難得到解決。

劉女士提供的家長群聊天記錄顯示,從2019年至今,有多名家長在群裡討論過廁所問題,「廁所真的很臭」、「廁所沒水有點過分了」、「學校廁所遠遠地就知道在哪裡了」。

校方回應:為節水採用無水馬桶

將全部更換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官網信息顯示,該校成立於2000年5月20日,是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深圳市政府三方合作的深港產學研基地的基礎教育發展項目,是深圳市南山區教育局和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聯合創辦的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寄宿制國有民辦學校,是北京為明教育集團開辦的第一所學校。

就此事,南都記者聯繫了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校方回應稱,學校廁所大約於2014年,為響應國家節能節水的號召,遵照市區教育局的相關通知要求,將男廁所小便池更換成無水馬桶。經測算,全年可節水5000萬升。但同水衝式馬桶相比,還不能做到百分百無味,「學校也很重視這個問題,近幾年已在逐步更換為水衝式馬桶」。

相關人員表示,目前還未更換的無水馬桶,學校將分兩步進行整改,一是放假前將增加清掃次數,每節上課的時候都有清潔工用水管進行衝洗,並加強衛生間通風及跟進的檢查管理。二是放假後,校方將進行施工,將所有無水馬桶更換為水衝式馬桶,以徹底解決衛生間異味問題。

對於家長反映的滿意度調查問題,校方回應稱,學校的舉辦者為明教育集團,非常重視學校的辦學質量,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家長滿意度調查。在調查前,學校各班召開了家長會,跟家長說明了調查的意義,希望家長能否敞開心扉,多與學校溝通,提升學校各方面的服務質量,可能引起部分家長的誤解,學校會多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減少誤解,爭取家長對學校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來源:南方都市報

編輯:申鵬潔

相關焦點

  • 深圳有家長稱學校廁所髒臭孩子不願如廁,校方:為無水馬桶將更換
    孩子總是回家反映學校廁所髒臭,是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家長劉女士(化名)很長一段時間來的苦惱。據劉女士所說,有孩子因此不願意在學校如廁,自己也去過學校廁所,確實髒臭。此外,她也聽其他許多同學家長反映了這個問題,但遲遲未有改善,質疑學校廁所清潔不到位。
  • 孩子上幼兒園非憋回家拉粑粑,家長特別頭疼!是你沒做對3件事!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幼兒園後,會發現孩子有個習慣就是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拉粑粑,如果能堅持到家還好,有時候孩子實在憋不到家了,甚至會拉到褲子裡。看到孩子那可憐樣,家長心疼的不得了。不少家長看到孩子這樣,也有很多疑惑,問孩子為什麼不在幼兒園拉粑粑,非要回家才拉。
  • 簡易型無水室內如廁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 壯旱廁由於臭、髒,一般儘可能修建在遠離臥室的地方。修建旱廁是比較艱苦的勞動,需要挖儲糞坑、修廁坑、建圍牆、造頂棚、防滲等工作。清掏旱廁又臭又髒又累,清掏及運送過程及所到之處臭味難聞,汙染嚴重。旱廁的糞尿容量有限,下雨和洪水容易造成溢流汙染。冬天,由於冰凍,很容易虛滿,凍結的糞尿視覺噁心,甚至打滑,清理非常困難。衝水廁所是現代文明的象徵,是都市化、城鎮化的標誌。
  • 孩子性格孤僻,其實真實原因太殘酷,家長別再追問了!
    很多家長都在網上見過不少這樣的新聞,一些孩子因為難以交到朋友而出現各種身心疾病,他們無助的樣子常常讓人感到心碎。爸爸媽媽雖然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但是依舊不能代替朋友在他們成長中的作用。孩子長到一定程度時,不可避免地會面臨交友的問題。
  • 崔玉濤答疑:關於寶寶上廁所的25個問題,一次說清!
    比如,可以由同性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上廁所,讓孩子通過觀察模仿家長上廁所,來學會自己上廁所。正向鼓勵,是指家長要積極地鼓勵孩子做得正確的事情,提升孩子做正確行為的積極性。比如,孩子能自己坐小馬桶排尿了,家長就可以跟孩子說,「媽媽/爸爸很高興,你會自己坐小馬桶尿尿了。」那孩子下次想尿尿時,就更願意主動坐小馬桶尿尿了。
  • NASA正開發新一代「月球廁所」:將尿液排入太空,還僱傭專業人員「聞臭」
    但廁所成為「獵戶座」飛船的一個獨特挑戰。我們知道,由於微重力的存在,在太空無法像在地球上那樣如廁,不然便便會到處漂浮。在國際空間站(ISS),太空人使用一種吸入系統解決大小便,一些排洩尿液將在空間站生命供給系統中循環利用。
  • 「新型把尿」悄然興起,正在傷害孩子排尿系統,家長們卻沾沾自喜
    由於有時候孩子半夜要鬧著上廁所,家長的正常睡眠也會被打擾到,有家長就決定每天固定睡前給孩子把尿。一開始孩子可能尿不出來,就算家長引導著孩子要噓噓,但是孩子最多只能尿出一點點。但如果家長每天晚上睡前都這樣給孩子把尿,孩子已經形成了習慣,可能就適應了這種把尿方式,家長一引導就尿出來了。
  • 西安一家長買來印滿英文單詞的衛生紙 督促孩子利用時間學習
    最近,這種紙巾在網上火起來,不少家長都給孩子買來促進學習。家長買來「學霸捲紙」讓孩子珍惜碎片時間西安市民李女士的兒子支恂宇今年13歲,在東郊一所中學讀七年級,「我前兩天刷抖音,看到有帶單詞的捲紙,就給娃買了三卷。」
  • 家長感慨:給孩子當「槍手」寫作文真的太辛苦
    家長:六年級每一次考試成績是不是都很重要?老師:每個月有月考,兩次期末是全區統考。在升學的時候,平時成績佔40%,兩次期末的統考成績各佔30%,累計相加後進行全年級大排名,所以家長要盯緊孩子的每一次考試。家長:要想上「一批次」的學校,成績得達到什麼水平?「三好生」和「特長生」有用嗎?老師:成績才是硬道理,因為首先比拼的還是考試成績。
  • 該讓大家知道農村旱廁怎麼改造了 不想廁所臭一輩子往下看
    今天這個文章也許會讓你讀起來很臭,但是寫這個文章的目的是讓大家的廁所不再臭下去。農村的廁所改造會是一個讓大家受惠的工程。想改造廁所的或者準備建新房的一定要仔細的看下。國家為了新農村建設發展了很多改造項目,比如電網改造,道路硬化改造,天然氣改造,自來水改造,還有一個是農村廁所改造。大的改造項目是有政府支持,這個廁所改造工程比較小可以單獨改造。今天給大家重點給大家講一下農村旱廁怎麼改造,要是放著不改還會繼續臭一輩子的。
  • 261所鄉鎮學校告別旱廁,「廁所革命」正在行動,學生:太好了
    導讀:校園的廁所規劃是學校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校園廁所的建設、管理以及使用關係到師生的身心健康,由其是當下疫情形勢依舊嚴峻的情況下,做好「廁所革命」就顯得意義非常重大。廁所革命最近,哈爾濱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中小學「廁所革命」工作已於2019年7月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各區,縣(市)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克服了重重困難,面對複雜的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目前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261個校園廁所改造工程,全部達到「四淨、三無、兩通、一明」的標準。
  • 農村廁所:不該被忽略的角落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手機讀報  廁所看似事小,卻關係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基本生活質量  在我省大部分農村,廁所是最髒的地方,也是腸道傳染病流行隱患最突出的地方。有關部門一直提倡農村新建、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但農村改廁一直是農村環境衛生工作這個難點中的難點。
  • 女子如廁時發現有鯰魚搶食,「髒魚」身份被坐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據悉,廣東佛山一位女子近日在如廁時在廁所的便坑下面,好像有東西在「窺視」,仔細一看,是一群鯰魚聚在一起,似乎是等著吃上面掉下來的東西。這一下可把人給嚇壞了,遇到這種情況,哪裡還有心情上廁所。無奈之下,這位女士便朝下扔了一團廢紙,誰知這群鯰魚似乎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爭先恐後去搶食從上面掉下來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情況?這群大魚怎麼會出現在便坑下面?難道真的有生活在化糞池的鯰魚?這樣的魚還能不能吃?
  • 「新型把尿」悄然蔓延,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年輕家長還渾然不知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為孩子把尿算是老一輩的傳統,或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快速地學會自主如廁,或許是為了避免孩子在使用紙尿褲時出現紅屁屁的現象,於是時不時地幫他們上廁所。比如睡前強迫孩子上一次廁所,晚上睡覺的時候就不需要用紙尿褲了。前幾年的一項研究表明,93%的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把過尿。
  • 因為孩子太小學不到,沒有必要選擇好學校?
    一些老人家覺得早教和幼兒園不重要,因為孩子太小學不到什麼沒有必要選擇好學校。這個問題我想分成三部分回答,一是「早教重不重要」;二是「要不要上早教中心或幼兒園託班」;三是怎麼定義和選擇這個「好學校」。01早教重不重要?答案是:重要。
  • 寶寶在幼兒園拉褲子裡,其老師的行為被指影響家長「家族運勢」
    ,跑了好幾趟廁所,可小李給家長打電話說明情況後家長卻說沒事,孩子就是前一天晚上吃多了,消化消化就好不用接。誰知道就在大家準備上課的時候,小朋友中突然有人大喊好臭呀,原來是這個鬧肚子的孩子拉褲了。小李趕緊把孩子帶到了衛生間,認真地進行處理,孩子拉得慘不忍睹,連稀帶幹,一點兒沒浪費全在自己身上和褲子上了。小李先用熱水給孩子洗了屁股和腿,然後開始給孩子洗褲子,但是內褲兜住了大部分的排洩物,髒得根本洗不掉。
  • 粵港澳大灣區與東京灣區的PK竟輸在了一個廁所
    於是,一座廁所,足可見兩者之間文明程度的差距。日前筆者出差深圳北站時的如廁經歷頓悟出,粵港澳大灣區與東京灣區的PK便輸在一座小小的廁所上。反觀中國公廁,給人的印象往往是設施破敗、潮溼髒亂,隨手丟棄的手紙、「高價收分」的廣告、關不上的廁門、不出水的龍頭似乎是其「標配」,因而在很多人流密集之地,除非實在難忍,大家寧願憋著尿意也不願前去如廁,即使如廁,也是掩鼻而入、匆匆而出。
  • 上完廁所不用衝水,掃碼開門取紙,智能無水生態廁所亮相重慶
    相比傳統廁所,這種新型廁所沒有上水和下水系統,市民如廁後的排洩物可通過環保的方式進行處理後變成有機肥料。也就是說,無論多少人如廁,都不需要一滴水,也不會產生一滴廢水!無水廁所是否有臭味?能不能解決聞臭如廁的問題?今日上午,慢新聞記者在現場進行了體驗。
  • 被央視點名的「毒紙巾」,許多孩子用過,家長要注意分辨4個特點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從前帶孩子出門會準備手帕,如今紙巾、溼巾類別特別多,方便了家長的同時也帶來隱患。家長總是在貴的和便宜的紙巾中挑選,忽略了紙巾質量,身邊存在很多「毒紙巾」家長經常給孩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