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ton,we have a problem」——「休斯頓,我們有麻煩了」!
上面這句話是美國好萊塢根據美國國家宇航局的一個真實故事所改編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故事片《阿波羅13》中的一句著名臺詞。
昨天,休斯頓,這座美國的歷史名城,還真地又一次上演了一場類似的好萊塢大片的真實場景......
今天,官方消息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正式回應,強烈譴責並將做出正當回應!
7月21日,美國休斯頓當地時間下午4點左右,主管外交事務的美國國務院在無徵兆的前提下,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並限期在72小時之內的本周五(7月24日)當地時間下午四點之前清空撤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月22日強調,這是美方單方面對中方發起的政治挑釁,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中美領事條約有關規定,蓄意破壞中美關係,十分蠻橫無理。中方予以強烈譴責。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否則,中方必將作出正當和必要反應。
中美之間的外交關係恢復正常化,始於老一輩革命家的高瞻遠矚,並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國際政治詞彙「桌球外交」——以」小球帶動打球」所實現的來之不易。1972年,尼克森總統首次秘密訪華,標誌著自新中國成立後中美相互隔絕的局面終於打破。20世紀70年代末,鄧總設計師親自主持談判,使兩國終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並發表了著名的「三個聯合公報」,從而結束了長達30年之久的不正常狀態,但也留下了今天的寶島懸念。
中美外交關係發展至今是第41個年頭,這也是去年央視深情回顧「風雨同舟四十年,不解之緣中國情」的歷史依據。
根據「對等原則」,雙方在各自國家均設有一個大使館和五個總領事館。中國除了在首都華盛頓的大使館以外,還有舊金山、洛杉磯、紐約、芝加哥和休斯頓五個總領事館。休斯敦總領館設立於中美建交第一年的1979年,雖然是5個領館中相對規模最小的一個,但卻是中國在美國開設的第一個總領事館。在業務統管方面據說也有相當的特色。
休斯頓總領事館的領事轄區包括美國東南地區的八個州和一處聯邦領地,處理所在轄區的外國人籤證申請並為所在領事轄區內的中國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和其他領事服務。休斯頓總領館所轄八個州分別是:德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路易斯安那州、阿拉巴馬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喬治亞州、以及佛羅裡達州。總領館負責的另外一處美國聯邦領地是:波多黎各。
美國目前在中國境內,除了北京的大使館以外,也對等設有5個總領事館,分別是:瀋陽、上海、廣州、成都和武漢。
對於這一次美方為什麼會在昨天下午下班之前突然發難,沒有事先溝通就勒令關閉一處總領館,並且只給出了在7月24下午4點之前的短短72小時的時間必須「撤離」!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按照一些靈通人士的說法,是基於對等報復,原因是:
在疫情中期,美國先後撤離了約1300多名在華的外交官及家屬。現在國內的疫情獲得了控制,美方也在準備將工作人員分批送回,儘快恢復領事業務和相關工作。但是在人員旅行等細節安排的業務磋商中,中方拒絕美方人員直接返回,而是要求必須接受強制的集中隔離,並需要對每一個外交人員抽取生物檢材進行檢驗。美方對此要求斷然拒絕,認為按照外交豁免原則,應該由美方自行檢測和自行隔離,不願美方外交人員DNA樣本被統一採集外洩。
雙方僵持不下,美方人員無法成行,最後不得不取消了政府包機,並導致昨天美方悍然按照「對等原則」,於本周二(7月21日)要求休斯敦中國總領事館關閉,只給出72小時限期撤離。倉皇之間,才有領事館燒文件引發的鄰居火災報警烏龍事件的好萊塢場景出現。
其實,這種基於「對等原則」的報復,一個月前才剛剛演練過:美方基於中方「五個一」的航線規定,提出雙方的航班次數必須「對等」,從而以民航局火速同意美方要求告結,中美航線的價格也由天價應聲而落至正常價位。這一次,估計「對等」的應戰會更加棘手一些,因為下面這幾個原因——
1)中方和一些半官方給出的上述的解釋,雖然像是那麼一回事,但其實與美國目前官方給出的正式說法沒有一點相近之處!美方的說法似乎在將昨天的這個決定與最近的一系列網絡事件和昨天上午美國司法與執法部門聯合舉行的一場刑事案件掛上了鉤。昨天下午,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塔格斯(Morgan Deann Ortagus)在通知送達之後的第一時間給出的官方說法是:「我們已指示關閉中共駐休斯頓總領事館,以保護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和美國人的私人信息」。她還表示,根據《維也納公約》,各國「有義務不幹涉所駐國的內政」,但並沒有提供具體的消息也未涉及檢測或隔離。
2)當然,兵分兩路,話說兩頭:國際法上的「對等」也是在平等的基礎上的一種相對的概念,尋求的主要是在頂層和大的結構方面的平衡。任何兩個國家之間會因為國情等諸多方面的原因,雙方其實在很多方面並不可能取得完全的對等或平衡。比如說:中美兩國之間,除了貿易差以外,中國在美的留學生總數和美國在華的留學生總數,能對等嗎?再比如說,持記者籤證,在對方國家從事「新聞工作」的總人數,對等嗎?持L-1籤證在美的中國派駐人員與美國持同類工作籤證的在華人員總數,對等嗎?
3)至於燒文件或關領館,國際關係史上都曾經發生過。比如說美國上一次要求另外一個大國政府限期關閉該國駐美總領事館的事,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那是2017年,美國下令俄羅斯關閉其駐舊金山總領事館以及俄羅斯設在紐約及華盛頓的另外兩處外交附屬機構,一次性打包同時關閉了三家俄國駐美機構,以報復俄國對美在莫斯科的大使館工作人員減少755人的限制決定。
4)外交關係上面,最講究一個「對等原則」,其次才是互惠。根據這個原則,雙方在對方的國家都設有一個大使館,都下設了5個總領館。往來關係中基本上也在這個「對等」框架內「來而不往非禮也」。燃鵝,中國特色的問題來了
——漁村歸來之前本來就有一個美國館的,原來設在漁村的轄區是專門負責漁村和澳門兩地的領事業務的那一處機構,20多年前回歸時也是被統一「打包」一道給「50年不變」了回來的!這就形成了實質上的不「對等」了——6:5了!尤其是最近的新法之後,就更加突出了這種現象的不對等,現在又再來了這麼個「72小時之內限期關閉」的神操作,那就不是目前的6:5,而是6:4了!
中方怎麼對等?
要同時關兩家!
雨情嚴峻,貌似有一輪洪峰要過境啊!莫非,這真的就是華姐所期待的——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就目前的大格局來看,第一,美方是不可能按照汪發言人的要求「撤回決定」的。那麼,中方的「正當與合理反擊一定是箭在弦上」,妥妥地要發的。問題是發幾枚?是「對等」關一家(武漢)呢?還是同時關掉它兩家(加上成都),從而變成「4:4」的實質性的「對等「呢?
中國外交部譴責美方的做法已經「沒有了底線」。那麼問題來了:如底線都沒有了的話,剩下的難道會是一地雞毛不成?真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了,那就把華姐上周引用的兩句蘇軾的那首詞給補齊一個完整版,作為本文的結尾吧……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國家大事,我們平民百姓不懂,只好借用一句官方套語來真誠祈願:
「希望雙方保持克制,莫使事態升級惡化」,因為我們有一千個理由要把中美關係搞好,這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友好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