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寬帶測向系統中的相位差測量及誤差分析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0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4763.htm

  在電子對抗領域中輻射源測向是一個基本問題。而幹涉儀測向系統是目前精度相對較高的一種測向體制因而被廣泛使用。幹涉儀測向體制的主要優點是精度高和工作頻率範圍寬,但目前使用的幹涉儀系統還存在不足,主要包括:(1)在被動制導等領域中測向精度仍然不夠:(2)對現代雷達使用的寬帶脈壓信號適應能力有限;(3)有待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工作頻率範圍。針對上述問題,本系列論文提出了數位化寬帶測向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重點討論數位化相位差測量及誤差分析、概率解模糊算法和在測向精度和工作頻率範圍約束下如何進行天線陣列基線設計三個問題。

  本文是系列論文的第一篇,給出了數位化寬帶測向系統模型,討論了數位化相位差測量方法,推導了數位化相位測量的數位化方法誤差函數和由通道噪聲引起的信號相位誤差分布密度函數。相位差測量的精度直接影響系統測向的精度,還會影響解相位差模糊和天線陣列基線設置等一系列系統設計問題。傳統的相位差測量方法都是利用窄帶信號幹涉原理把相位差轉化為幅度進行測量的,因而其只能夠適用於窄帶信號的相位差測量,且測量精度受幅度測量誤差的影響較大。隨著數位技術的發展,數字相位差測量技術被廣泛討論,但其都沒有論述數位化方法對相位差測量的影響和噪聲情況下相位測量的誤差分布。本文提出的數位化相位差測量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信號轉換到頻率域,利用信號的相位譜直接完成在給定頻率點上相位差的測量,且全面的分析了相位差測量誤差。

  1 數位化寬帶測向系統模型

  非均勻線陣的天線數為m,天線的間距分別為d1,d2,L dm-1寬帶入射信號分別為s(t),入射方向與陣列法線的交角分別為θ。

  

 

  

 

  其中τ信號在第i個天線上相對於第O個天線的時間延遲,c是光速常數,di(l=1,2,L,m一1)為天線間距。對式(2)兩邊同做傅立葉變換:

  

 

  式(4)中φs(f)表示信號s的相位譜;φi為由噪聲譜對信號相位譜影響產生的誤差。作如下的相位差變換:

  

 

  式(6)中相位差△φxi(f)是無模糊的相位差。然而實際中由於天線陣列的間距大於半波長因而相位差是有模糊的。

幹涉儀相關文章:幹涉儀原理


相關焦點

  • 淺談數位化寬帶測向系統中的相位差測量及誤差
    針對上述問題,本系列論文提出了數位化寬帶測向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重點討論數位化相位差測量及誤差分析、概率解模糊算法和在測向精度和工作頻率範圍約束下如何進行天線陣列基線設計三個問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3635.htm  本文是系列論文的第一篇,給出了數位化寬帶測向系統模型,討論了數位化相位差測量方法,推導了數位化相位測量的數位化方法誤差函數和由通道噪聲引起的信號相位誤差分布密度函數。
  • 寬帶多信號測向技術
    目前,以快速傅立葉變換為基礎的寬帶多信號測向技術可在多種測向方法的設備中實現,這是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在無線電測向技術應用中所取得的碩果
  • 相位幹涉儀測向算法及其在TMS320C6711上的實現
    摘要:對實施被動無源測向定位的主要工具之一的相位幹涉儀進行了較為詳細和系統的研究,給出了一維相位幹涉儀的基本關係式,分析了五通道相位幹涉儀測向定位算法及其性能指標?燻對解相位模糊問題進行了探討。最後,在高速浮點數位訊號處理器TMS320C6711系統上實現了五通道相位幹涉儀測向定位算法,達到了性能指標及實時實現。
  • 常見無線電測向體制概述
    由於電波傳播以及測向儀器的誤差等原因,測向時,示向度通常不是一個十分精確的單值。示向度與方位角之差,稱為測向誤差。如果在測向中,示向度與方位角重合,則測向誤差為零。實際上,在測向過程中導致產生誤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主觀誤差和客觀誤差兩大方面。影響和產生客觀誤差的因素很多,以後我們還將另文專述。
  • 用寬帶示波器進行雷達信號的矢量分析
    前言隨著雷達技術的發展,雷達的任務不僅是測量目標的距離、方位和仰角,而且還包括測量目標速度,以及從目標回波中獲取更多有關目標的信息。雷達是利用目標對電磁波的發射(或稱為二次散射)現象來發現目標並測定其位置的。老式雷達發射波形簡單,採用機械天線,信號處理簡單。這種雷達存在的問題是抗幹擾能力差,無法在複雜環境下使用等問題。
  • 通過誤差向量分析優化接收機性能
    誤差向量分析是一種用幅度誤差和相位誤差定量表示發射機或接收機性能的方法。通過採用具有誤差向量分析功能的向量信號分析儀,工程師可以在線研究信號空間的幅度值和相位誤差,同時可以調整接收機鏈路參數。  為了調整接收機參數以獲得最佳性能,有必要將給定接收機與理想接收機作性能比較,比較的方法有多種。
  • PXIe-5668R-26.5GHz寬帶信號分析儀的優點
    RF測量性能 PXIe-5668R是一種基於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的PXI信號分析儀,適用於高頻頻譜分析和矢量信號分析。低相位噪聲、低本底噪聲以及高二階和高三階截距等特性的結合使得該儀器具有出色的動態範圍,可滿足相鄰信道洩漏比(ACLR)測量、雜散測量、諧波測量等各種測量的需求。表1展示了中心頻率在1 GHz和20 GHz時的PXIe-5668R典型性能。
  • 【GPS測量】GPS測量誤差來源分析
    與接收機有關的誤差包括接收機鍾誤差、接收機安置誤差、天線相位中心位置誤差以及幾何圖形強度誤差等。1、接收機鍾誤差GPS接收機內時標一般採用石英晶體振蕩器,其穩定度約為0.000001。若採用恆溫晶體振蕩器,其穩定度可達到0.000000001.假設接收機鍾與衛星鐘間的同步差為1μm,則由此引起的等效距離誤差約為300m。
  • 基於機載平臺的幹涉儀測向技術研究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88480.htm隨著航空電子偵察技術的發展,機載測向系統以其作用範圍大。偵測距離遠。機動性強和可實現單機對地面目標定位等優點,能夠完成地面通信電子戰設備所不能完成的遠距離。
  • 「知識課堂」使用示波器測量正弦信號幅值和相位誤差仿真
    使用數字示波器 DS6104 測量交流信號的幅值和相位[1] 中對於使用示波器測量正弦交流信號的幅值和相位進行了分析和實驗研究。但是對測量出的幅值和相位結果中的誤差隨著示波器的時基( time base )不同而改變的原因,究竟是在第二部分分析中理論上存在的誤差引起的,還是由於示波器本身在同步、AD 位數精度、數據處理窗口方面引起的呢?
  • RTK外業測量的主要誤差來源和消減方法
    RTK外業測量是通過地面接收設備接收衛星傳送的信息來確定地面點的三維坐標,測量結果的誤差主要來源於GPS衛星,衛星信號的傳播和地面接收設備,按誤差性質可分為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而系統誤差無論從誤差的大小還是對定位結果的危害性來講都比偶然誤差要大的多,然而系統誤差有一定的規律性,可採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消除。  下面對 GNSS外業測量中常見的幾種系統誤差進行分析。
  • 形位誤差測量的誤差分析
    一、引言 作為形位誤差的主要測量手段,國內外現有的圓度儀以及在圓度儀基礎上開發的形位誤差測量儀器(如形狀誤差測量儀、形狀測量系統等)比傳統的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能得到更準確的形位誤差測量結果。然而在這些儀器的使用中,由於存在調整不當或不恰當地擴大其使用範圍的情況,從而可能產生較大的測量誤差。
  • 測量不確定度與誤差分析
    表徵合理地賦予被測量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相聯繫的參數,稱為測量不確定度,它是對測量結果質量的定量表徵;誤差多數情況下指測量誤差,它的傳統定義是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之差。由於被測量的真值往往不能確定,而實際工作中使用約定真值,從而所得到的誤差往往是個近似值。
  • ADSP-TS201在無線電測向系統中的應用
    給出了系統的總體結構和工作原理,研究了MUSIC測向算法及基於零點預處理的波束合成算法,介紹了DSP模塊的設計思想和程序流程圖。實驗證明,高性能的DSP晶片和優越的陣列信號處理算法保證了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地對信號進行定位和跟蹤,滿足了系統需求。
  • GPS系統誤差的主要來源
    利用GPS進行定位時,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從而造成定位誤差。GPS系統的主要誤差來源可分為三類:與GPS衛星有關的誤差;與信號傳播有關的誤差;與接收設備有關的誤差。星曆誤差是GPS 測量誤差的重要來源.    (2)衛星鐘差    衛星鐘差是指GPS衛星上原子鐘的鐘面時與GPS標準時間的差別。為了保證時鐘的精度,GPS衛星均採用高精度的原子鐘,但它們與GPS標準時之間的偏差和漂移和漂移總量仍在1ms~0.1ms以內,由此引起的等效的定位誤差將達到300km~30km。這是系統誤差,必須加於修正。
  • 特高頻局部放電測向的新方法:誤差小、成本低、應用便捷
    因此,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的研究人員吳凡、羅林根、王輝、盛戈皞、江秀臣,在2020年第12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提出基於接收信號強度功率和最大似然估計的特高頻局部放電測向方法。實驗測試結果表明,該方法的平均測向誤差小於7°,且成本更低、現場使用更加便捷。
  • 適用於5G時代的波形測試分析系統是怎樣的?
    適用於5G時代的波形測試分析系統是怎樣的?在這種情況下,使用 Infiniium 示波器來直接測量 60GHz 測試信號,並使用已安裝的 89600 VSA 軟體解調和分析該信號。能夠不依賴外部下變頻器完成這些操作的優勢,可以對減少因系統未正確校準而產生的幅度和相位誤差提供很大幫助。 信號鏈內部(M8190A、PSG、電纜、上變頻器、電纜和互連)有可能在這些頻率上產生幅度和相位線性誤差。
  • 關於脈壓雷達系統的介紹和分析
    但是,矢量幅度誤差不能直觀的轉變成雷達的性能參數,如空間解析度或虛警率。要評估脈衝壓縮雷達的性能,直接分析主、旁瓣行為的做法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為了診斷系統性能下降的根源,需要在系統信號調理的各個點進行測試。而使用參考目標,只觀察雷達接收器最終的處理輸出是不夠的。必須使用測量儀器(通常為信號分析儀)進行標準脈衝分析,但這也還是不夠。
  • 科普丨了解一下GPS定位中的誤差源及削弱方法
    而這三類誤差還可以往下細分,小編一一為大家來講解。RTK測量時出現的各種誤差,按性質可分為系統誤差(偏差)和隨機誤差兩大類。其中,系統誤差無論從誤差大小,還是定位結果的危害性來講,都比隨機誤差大得多,而且它們又是有規律可循的,可以採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加以消除。
  • 使用實時採樣示波器測量相位噪聲——第二部分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如何使用兩種不同的技術進行相位解調,從而從實時示波器採集的波形中提取相位噪聲信息。本文我們將繼續討論串行數據時鐘恢復技術的精度,何種類型的數據可以進行分析以及提高測量水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