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的評價可謂兩極分化,一部分人表示認可馬皓文的教育理念以及他對兒子的愛,另一部分人認為電影就是一碗雞湯而且是一碗有毒的雞湯,並且質疑鄧超的理論究竟能走多遠。

指責《銀河補習班》的大多是對馬皓文的持的教育理念不認可,質穎馬皓文對孩子的愛及馬飛的成功。
因為在許多人的心裡認為像馬飛這樣的孩子是不會成功的,最好的就是謀一份苦差滿足溫飽得以生存。

如果馬飛不是太空人而是快遞小哥或是擺攤做個小老闆,觀眾的心態就會平和了,他們就不會異口同聲地指責鄧超在熬雞湯,就不會認為這部電影在說教,他們反而會對馬皓文、馬飛表示同情,會說馬皓文真是偉大的父親,他們會說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還會說:再不堪的孩子只要肯努力也能自食其力過上好日子。

所以《銀河補習班》引來那麼多的指責,不是因為鄧超動了誰的奶酪,而是這部電影打破了人們的習慣,很多人認馬皓文這種家庭根本沒有翻身之日,大人是罪犯小孩肯定沒前途,沒出息。哪怕是馬飛的後爸也只是個有點小錢的小老闆,除了喊叫「咱們就錢多!」根本不懂怎麼教養小孩,這樣出身的孩子小時候是差生長大了就是人渣,最好的出路是混在社會底層安分守己地走完一生,如果沒有意外這樣的「馬飛」最後還會變成罪犯。
但是,一看電影裡的人設,抱著上述觀點的人們就炸了,怎麼可以這樣?如此不堪的家庭,如此少根筋的小孩竟然成了太空人?
鄧超,你究竟懂不懂「事」?馬飛這種學生怎麼可以得到父親的如此之多的愛?他怎麼可能當上太空人呢?所以他們要對《銀河補習班》大批特批,因為他們不理解,怎麼可以這樣?

生活如此不堪馬皓文父子卻還可以如此開心,孩子如此糟糕父親卻依然對他愛護有加,沒有看到馬飛埋頭苦讀伏案苦學卻仍然獲得成功,學校認為馬飛少根筋馬皓文竟然敢反駁,沒有付高額補課費,沒有學才藝,沒有讀名校……馬飛,你憑什麼成功?馬飛你怎麼可以當太空人?總之《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就是叫人心氣難平。

這不禁讓我想到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孩子們的閒話》。這個故事裡有一位富翁召集了一群小孩在家裡開兒童談話會,讓這些孩子隨意交談,這群小孩就談論了姓氏問題,認為某些姓氏是低等人的姓氏,全部是那些工人、理髮師、幫傭們的專用姓氏,凡是有這種姓氏的小孩都不可以交往,因為他們都是沒前途沒出息的人,將來必定不會有什麼名堂。可是就在他們高談闊論的時候有一個這種姓氏的小孩躲在門外聽得明明白白。若干年後這個只配站在門外的小孩成為丹麥著名的雕刻家、歐洲古典藝術復興運動的領導人。他的作品吸引了無數人前去參觀,這些人中包括參加過當年兒童談話會的人。這個小孩就是多瓦爾生,一個曾經被整個主流社會輕視的小孩。
所以,姓氏、家庭只能決定一個人的出發點但是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終點,設計師姚啟明說得好:不必在乎是否輸在起跑線上只要努力贏在那終點線上。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因為孩子成績差就嫌棄他們,就減少了對他們的愛和關心。對這樣的孩子反而要給予更多的關愛,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沒有放棄他們,不愛他們,這樣孩子才會堅強,才有信心去克服困難,才會走出自己的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