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爆發的超新星亮了!膨脹400年後速度仍達每秒1.1萬公裡

2020-09-05 宇宙印象

編者按:科學家發現SN 1604超新星爆炸的衝擊波清空了周圍的星際氣體,400年後,SN 1604超新星殘骸仍以極高的速度膨脹,外圍的物質團塊最快膨脹速度達到了每秒1.1萬公裡,平均膨脹速度為每秒5000公裡。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601期

SN 1604超新星爆發的時間是在1604年,當時中國還處於明朝時期,此時的歐洲,已經開始深度觀測夜空。科學家約翰尼斯-克卜勒就在夜空中觀測到SN 1604超新星的爆發,當然,全球的天文學家也都看到了,中國史料記載中也提到了這顆超新星,被中國的天文學家命名為尾分客星。

圖片解讀:SN 1604超新星遺蹟的觀測

圖片解讀:SN 1604超新星遺蹟

由於約翰尼斯-克卜勒名氣更大,西方學界將這顆超新星命名為克卜勒超新星,後來的天文學研究表明,SN 1604超新星距離地球大約2萬光年,也是銀河系這幾百年內出現了的肉眼可見超新星之一。400年後,SN 1604超新星殘骸仍以極高的速度膨脹,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SN 1604超新星外圍的物質團塊最快膨脹速度達到了每秒1.1萬公裡,平均膨脹速度為每秒5000公裡。這個速度值與目前我們發現的超新星物質膨脹速度相當,這說明在其爆發400年之後,膨脹速度仍然沒有出現大幅度削減。

從類型上看,SN 1604超新星屬於經典的Ia型超新星,其亮度被認為「標準燭光」,可用來測量天體距離。如今的SN 1604超新星已經是一片廢墟,時隔400多年後,氣體雲和塵埃仍然在不斷膨脹中,這也讓SN 1604超新星遺址成為研究最廣泛的天體之一。

圖片解讀:1987a超新星來自麥哲倫星雲,並非銀河系內的超新星

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等觀測平臺在過去20年內對SN 1604超新星遺蹟進行了深度研究,科學家發現超新星爆炸的衝擊波清空了周圍的星際氣體,減少了周圍塵埃和氣體產生的阻力;第二,超新星爆發在傳播宇宙物質方面有非常有效的作用,爆發後的產物在400多年之後還能以每秒1.1萬公裡的速度擴散,要知道這些物質最終都構成了地球、人類。地球上的鐵、鈣等物質都來自恆星核聚變、超新星爆發,最終擴散到宇宙中。

關於Ia型超新星的形成,最普遍的情況是形成於一個白矮星和紅巨星的雙星系統中,當紅巨星的物質被白矮星捕獲時,白矮星的質量會不斷增加,當其質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時,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

圖片解讀:超新星爆發

在SN 1604超新星的廢墟中發現了一顆恆星,且物質團塊的運行非球對稱,這說明SN 1604超新星的爆發並非白矮星和紅巨星雙星系統的演化,而是兩顆白矮星碰撞形成的。白矮星雙星碰撞產生的超新星爆發,形成的團塊物質擴散不是球對稱結構,如果是白矮星吸積了大量物質形成的超新星爆發,屬於白矮星自身的坍縮爆炸行為,爆發噴射的物質就會呈現球對稱的結構。

SN 1604超新星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從超新星爆發的概率上看,銀河系內100年平均有1至2顆超新星出現。但是現在看來,我們還沒有找到類似的超新星。1987a超新星來自麥哲倫星雲,屬於銀河系的衛星星系,距離銀河系大約16萬光年,遠遠超過距地2萬光年的SN 1604超新星。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相關焦點

  • 明朝萬曆年間出現的超新星至今仍在急速膨脹,速度是炮彈的1萬倍
    416年前的公元1604年10月9日,我國明朝萬曆三十二年九月乙丑日,夜空中蛇夫座位置(我國古星象學中的尾分位置)上突然出現一顆明亮的大星,光芒把木星的光輝都超越了,《明史·天文志》中記載當日夜裡「尾分有星如彈丸,色赤黃,見西南方,至十月而隱。十二月辛酉,轉出東南方,仍尾分。明年二月漸暗,八月丁卯始滅。」
  • 30萬公裡每秒,如果能達到這個速度會發生什麼事?
    前面提到過雙生子佯謬的文章,裡面說過雙胞胎哥哥乘坐光速飛船一年後回到地球,會發現地球上的弟弟已經比自己老了。這個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提到的時間膨脹有關的問題。不過不是說經典物理不對,在日常生活中其實都是經典物理學可以解決的,不過部分科學家們接觸到的實驗,涉及到的速度可能要遠超日常的情況,所以經典物理就不適用了。大家都知道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精確值則是299792.458公裡每秒。而目前人類製造的物品所達到的速度完全比不上光速。
  • 它的飛行速度是光速的1/30,一秒鐘飛了1.1萬公裡。
    目前人類製造出飛行速度最快的太空飛行器是旅行者1號,它的速度能達到每秒/17公裡,這個速度看似很快,但其實小行星和彗星的運動速度比它還快,能達到每秒/24公裡,這個速度也不是最快的,人類正在研發的新型等離子體推進器就比它還要快,據說能達到每秒/45公裡。
  • 爆發後400年,克卜勒超新星餘波,已達3%光速!
    2萬光年之外,蛇夫座星域,一顆白矮星瘋狂地吞噬其相鄰巨星的灼熱物質,耀眼的吸積盤不斷擴大。當質量超過極限後(1.4倍太陽質量),核聚變再次被點燃,白矮星發生了猛烈爆炸,能量的狂飆掃蕩天庭。這就是Ia型超新星爆發。
  • 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每秒30萬公裡,科學家如何測量的呢?
    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每秒30萬公裡,科學家如何測量的呢?在人類的認知中,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當屬光速。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宇宙中不會出現比光速還快的速度了。那有一個問題來了,已經完全超越我們日常所能反映的時間,並且它的移動速度相當快,科學家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測得它的速度的呢?很多人都認為想要測量光速,一定需要非常先進的科技,有很多科學家都已經不斷的嘗試過了。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每秒30萬公裡,科學家如何測量的呢?
  • 光速每秒30萬公裡,動力源在哪?
    根據相對論,100噸的太空飛行器加速到99.999%光速,需要兆瓦級發電站日夜工作1.28億年,如果到達光速,太空飛行器質量變為無窮大、需要的能源也變為無窮大,就算是1個粒子,只要存在質量,到達光速就會變為無窮大的質量。到達光速需要如此巨大的能量,為何光可以直接到達光速?
  • 這顆超新星爆發四百年後,仍然在高速膨脹
    公元1604年,夜空中突然有一顆超新星爆發,成為後來近400年間唯一肉眼可見的超新星。這顆超新星,被行星三大定律的發現者克卜勒發現,因此又被稱作克卜勒超新星。在宇宙的尺度上,416年幾乎相當於是一瞬間,因此,它對於我們了解超新星剛剛爆發所經歷的變化至關重要。同時,和許多幾十萬光年外的同類超新星相比,它和我們的距離只有2萬光年,觀測起來也相對更容易一些。正是由於這兩個原因,克卜勒超新星一直是科學家們重點研究的對象。
  • 30萬公裡長棍子沿固定點旋轉,每秒1周,棍子末端能超光速嗎?
    對於光速無法超越理論,相信有不少人一定不服,假想一下,如果將一根長達30萬公裡鐵棍一端沿一個固定點旋轉,每秒只需旋轉1周,不考慮棍子斷裂等因素,根據圓周長公式L=2πr計算得出,棍子末端線速度不就達到每秒188.4萬公裡嗎,是真空光速6.28倍。
  • 1光年是多少公裡?以當前飛行器速度來講,一光年要飛多久?
    一光年大約等於10萬億公裡,是光按照30萬千米每秒的速度,在一年內所行走的距離。
  • 每秒400公裡!地球正遭受一股「太陽風暴」襲擊,從日冕洞中發出
    地球目前正受到太陽風的猛烈襲擊,太陽風以極快的速度襲來。該風暴從太陽上層大氣的一個日冕洞中爆發,以驚人的400公裡/秒,即144萬公裡/小時的速度撞擊地球。
  • 哈勃望遠鏡拍到7000萬光年外超新星爆發,將修正宇宙膨脹速率
    這顆編號為SN2018gv的超新星是一位天文愛好者於2018年1月15日於位於船尾座編號為NGC2525的棒旋星系的其中一條旋臂的外圍,下圖為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NGC2525星系和SN2018gv倍太陽質量),就會發生由電子簡併態的碳核心失控的核聚變引發的超新星爆發,由於其物質形式(電子簡併態的碳核)和質量(1.44倍太陽質量)都相對確定,而理論上它的爆發程度也基本一致(完全炸開),因此理論上這種超新星爆發產生的絕對亮度應該是基本一樣的,也就是說,如果在同一距離上觀測任何一顆Ia型超新星,它的亮度應該是一樣的。
  • 為何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大家都知道,光線是現在宇宙所有物質中,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排除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現象,因為它們都不能傳遞信息),這個速度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為了便於記憶和計算的方便,人們通常將光速近似看作30萬公裡每秒。
  • 太陽以每秒400萬噸速度損失質量,當質量為0時,地球將何去何從?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正在以每秒400萬噸的速度損失質量,屆時地球將何去何從?眾所周知,太陽是地球上的生命來源,正是因為太陽發出的光熱才為地球的運轉提供了能量,而人類也正是依靠著這些能量才得以生存,是最近一些科學家卻在太陽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太陽正以每秒400萬噸的速度損失質量,如果等到太陽消失不見了,地球又該何去何從呢?
  • 光速每秒30萬公裡,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需要加速嗎?
    這個過程就涉及到了能量轉化問題,「石油」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最終轉化為車的動能,但是車的速度是有極限的,最終能量因為地面的阻力都消耗掉了。 那麼真空中近似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速度?
  • 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需要加速嗎?
    這個過程就涉及到了能量轉化問題,「石油」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最終轉化為車的動能,但是車的速度是有極限的,最終能量因為地面的阻力都消耗掉了。那麼真空中近似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速度?
  • 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需要加速嗎?
    這個道理非常的淺顯易懂,當你開車的時候想好跑得快一點,那就需要狠踩油門才行,這樣車的速度就會提升。這個過程就涉及到了能量轉化問題,「石油」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最終轉化為車的動能,但是車的速度是有極限的,最終能量因為地面的阻力都消耗掉了。那麼真空中近似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是什麼?
  • 為何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大家都知道,光線是現在宇宙所有物質中,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排除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現象,因為它們都不能傳遞信息),這個速度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為了便於記憶和計算的方便,人們通常將光速近似看作30萬公裡每秒。那麼,有朋友不禁要問了,為什麼光速不是每秒35萬公裡、40萬公裡,只能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呢?
  • 太陽正以每秒400萬噸的速度損失質量,地球會因此而遠離太陽嗎?
    現在問題就來了,太陽正以每秒400萬噸的速度損失質量,地球會因此而遠離太陽嗎? 大家都知道,太陽是以其強大的引力束縛著地球繞其公轉,而引力的大小又與質量成正比,因此可以推測出,由於太陽質量的持續損失,其引力也會隨之減弱,地球肯定會因此而遠離太陽。然而從理論上來講這種推測是成立的,實際上的情況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 快速飛離太陽系,速度26公裡每秒,「奧陌陌」會是外星飛船嗎
    ,這個星際訪客呈雪茄形,長度大約為400米,寬度大約為40米。當時這個星際訪客以每秒26公裡的速度衝向我們太陽系,最後飛到近日點,再加速飛離我們太陽系。這個速度是非常快的,換算下來相當於9.36萬公裡每小時。要知道,我們想擺脫地球引力需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裡每秒,擺脫太陽引力需要達到第三宇宙速度16.7公裡每秒,這個速度又稱太陽系的逃逸速度。也就是說這個奧陌陌的速度比太陽系的逃逸速度快得多。
  • 科學家首次測定伽馬射線爆發速度
    伽馬射線暴示意圖(圖片來源:Universetoday.com)    本報訊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La Silla觀測站的REM自動天文望遠鏡,科學家首次測定了伽馬射線暴(GRB)的爆發速度他們發現,劇烈爆發的物質的運動速度可以超過光速的99.999%,幾乎是宇宙中速度的極限。    領導該項研究的Emilio Molinari表示:「隨著快速定向地面望遠鏡的不斷發展,我們現在能夠深入細緻地研究伽馬射線暴等宇宙『災難』的最初瞬間。」    伽馬射線暴是短時間內(0.1秒~1000秒)在遙遠宇宙發生的劇烈爆炸,它常常預示著恆星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