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在看文章之前,請點開音樂,願你的生命活成天籟!
文 | 李月亮 猛獁姑娘
李月亮(ID: bymooneye)
又是一樁悲劇。
11月7日,上海,高三女生欣欣留下一封遺書,跳河身亡。
她離世的過程,有點奇怪。好像是輕飄飄地走了,但又讓人心裡很沉痛。
這是個一向溫柔、膽小的女孩。
她習慣晚睡,出事那天凌晨兩點,她還在熨衣服、整理房間。爸爸看到了,特意提醒她早點睡。
誰知,沒多久,她就離開了家。
之後還更新了微博。
凌晨三點,她又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沒有早戀,有點不開心,就醬。」
配圖是一個卡通人物坐在車上,圖片中也有一行文字:「我上路了,886。」
凌晨四點,她來到河邊,跳進了冰冷的河水。
家人在她的房間裡發現了遺書,趕緊報警。可是,已經晚了。
上午十點,她的遺體被打撈上岸。
一個蓬勃美好的生命,就這麼成了一具水中浸泡的屍體。
警方認定是自殺。
欣欣的遺書,用清秀的字體,簡單寫了幾行字:
在理房間的時候有種久違的輕鬆感,又有點緊張。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不能再見到熊熊了。
另外請不要指責我。
抱歉。
再見啦,這個可愛的世界。
我沒有早戀,也沒有作弊,請不要無端懷疑我了。
從來沒有想過害人,可為什麼一直不快樂?
今天下午去了市六醫院,但由於缺乏生活常識,到的時候,醫院門診已經關門了。
人們推測她自殺的原因,是受了委屈。
之前欣欣在和朋友的聊天記錄中,也幾次提到老師無端懷疑她:「考好了是作弊,考不好是早戀。」
這讓她覺得過分、難過。
在微博裡,欣欣還多次為別人打抱不平。
老師說一個有些胖的女生「缺乏高中生最基本的自制力」,她感到氣憤,想反駁老師「缺乏人類最根本的善良」。
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到欣欣的敏感和超強的同理心,她同情別人的痛苦,就像自己受到了傷害一樣。
「好想抱抱她們。」
一個多麼溫柔善良的女孩子啊。
可是,面對不期然的傷害,她自己也沒能扛過去。
那幾行遺言,看起來非常輕,非常平靜,而事實上,在寫下那幾行字的時候,她內心一定翻滾著驚濤駭浪,一定壓抑著劇烈的掙扎。
一個那麼膽小的姑娘,要選擇死亡,永遠離開今生摯愛,這是多麼艱難而恐怖的決定。
可她還是選擇了在凌晨四點來到河邊,跳進了漆黑冰冷的河水。
那些大人看起來無關痛癢的指責,在她心裡,就是一個千斤巨鼎,壓得她活不下去。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孩子自殺的新聞,真的太多了。隔三差五,就有一樁。
今年4月,陝西安康的17歲高三女生,在紙條和手機上寫下13個「對不起」後,失蹤了。
第二天上午,她被人發現在老家房子裡開天然氣自殺身亡。
據說是因為模擬考成績不理想,一時沒想開。
5月。
西安一個9歲女孩給媽媽發微信,說老師布置的作文她來不及寫了。
媽媽沒放在心上,只讓她儘快完成。
「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女孩留下這一句對自己的質疑後,從窗戶跳樓身亡。
6月。
江蘇常州的10歲女孩繆可馨,上完作文課後墜亡。
她寫了一篇《三打白骨精》的讀後感,被老師批評要「傳遞正能量」。加上之前曾被老師辱罵體罰,她翻過了四樓的欄杆,墜樓身亡。
9月。
湖北武漢的14歲男孩因為在教室裡打牌,被老師請了家長。
媽媽到學校後,在樓道裡當眾扇了他幾耳光。
媽媽離開之後,男孩默立了兩分鐘,轉身跳下教學樓,身亡。
10月。
江蘇泰州的高二男生跳河自殺。
在遺書裡,他說自己因為「早戀」和「拒絕補課」的原因,被班主任針對辱罵。
「您的辱罵,讓我想撞死在牆上,您親手毀掉了我的白月光,毀掉了我的救贖……」
這樣的新聞,不勝枚舉。
因為太多,我們都麻木了,覺得毫不稀奇。
但其實,正因為太多,我們才必須好好反思。
越頻繁出現的事情,越必須認真重視,否則,誰能保證悲劇不落到自己身上?
所以,每一位父母,請認真看看你的孩子,看他的內心健康嗎,快樂嗎,有巨大的痛苦和掙扎嗎?
除了自殺,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更是數不勝數。
在開頭欣欣自殺的新聞下面,很多網友提到:抑鬱症的門診前,排滿了中學生。
痛苦,抑鬱,甚至輕生……我們的孩子怎麼了?
簡單說,我覺得就是:
現在的孩子,比過去更敏感,更細膩,更脆弱,而他們面臨的壓力和傷害,卻並不比過去少。
當柔軟的孩子,遇到粗糲的現實,他們常常就無法承受。
孩子的內心,本身就是敏感、柔嫩的。他們擁有比大人更強的同情心和感受力,也更容易感到委屈和痛苦。
被懷疑「作弊」和「早戀」的欣欣,就在微博上為那個跳樓的初三男孩說過話。
她不平於大人們對孩子心理問題的忽視。
「你又怎麼了?」
「這算什麼?」
「你只是青春期叛逆。」
「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而在提出這些錐心疑問兩個月後,17歲的欣欣也跳入了河中。
大人們似乎總是覺得:小孩子,能有多大的事兒?
可事實上,孩子們的生存負擔,並不比成年人少。
就像上面的這一樁樁讓人嘆息的新聞:
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被老師冤枉、體罰。
因為一點小事被家長漫罵、責打。
父母一意孤行,自己的聲音永遠不被聽見。
大人們強勢、無理,孩子再不滿意,也只能聽話……
比如,那個被媽媽扇耳光後跳樓的孩子,他在同齡人面前如此受辱,之後可能要承受長期非議,這無異於他的一場「社會性死亡」。
而很多父母意識不到這一點。
他們自己肯定不願受此屈辱,但他們不知道其實孩子更不願意。
他們總覺得「小孩子懂什麼呀」。
懂什麼?
懂自尊。
他們遠比大人更需要尊重、理解、信任、鼓勵。
而那些放棄生命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沒有得到這些。所以他們才會留下這樣的話:
「為什麼我做什麼都不行?」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別再指責我了。」
「從來沒有想過害人,可為什麼一直不快樂?」
在三觀尚未建立的階段,一個孩子的信心多麼容易被摧毀。而一旦活下去的信心都沒了,悲劇還會遠嗎?
所以,懇請各位大人,對孩子多一些同理心。
不管是你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請記住他是個敏感、自尊的生命。
多給他們愛和尊重,不要殘暴地傷害他。
上個月有一則新聞,我看後久不能忘。
一直想著,如果大人們都像這樣,就不會有那麼多孩子自殺了。
這是重慶發生的一件事。
一輛奧迪車被劃了,車主報警後看了視頻,發現一個10歲男孩的嫌疑最大。
孩子的爸爸被找來,看了監控,發現他的孩子確實在車邊逗留。
當時他問了兒子,孩子說自己沒划過車。這位爸爸沒辦法證明孩子到底有沒有劃,當場就賠了車主3500元。
爸爸沒有批評兒子。
但孩子為此心情很不好,一直不開心,說自己被冤枉了。
處理案件的民警得知後,感覺事有蹊蹺。
於是,他花三天時間,把監控從頭到尾地查看了一遍,最後發現孩子的手一直放在口袋裡,而車在進入停車場之前就有劃痕了。
事情水落石出,車主歸還了3500元,並面對面地向被冤枉的孩子鄭重道了歉。
小朋友重獲清白,瞬間輕鬆了。
民警特地強調:
「我就是想還娃的清白,花再多時間也要去證明。」
「如果你冤枉他的話,對他這輩子影響太大了。」
在這個事件中,爸爸、民警、車主,做得都非常棒。他們不約而同地尊重了一個10歲的孩子。
遇到這樣的大人,真是男孩的幸運。
這一次誤會,不但沒有破壞他對世界的信任,反而更鞏固了它。
別以為這是件小事。
一場誤會、一次挫折,我們大人可能不以為意,但對孩子來說,真的可能烙印一生。
而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就是這一次次這樣的事件決定的。
如果之前所列的那些新聞事件,落到了這個幸運男孩的身上,他應該會有自信去面對和反抗,會有勇氣去把他遭受的不公告訴爸爸。
因為他知道,爸爸會和他站在一起。
所以,當我們面對孩子的事情時,請一定記得,放下你成年人的優越感,給他真正的信任和幫助。
要把他當成平等、獨立的一個人來進行溝通,真正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引導他去解決問題。
而不是自以為是地亂下結論,給孩子留下一生的心傷。
還有一點,最最重要。
就是一定要盡力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因為這世界實在有太多艱難坎坷了,誰也不知道我們的孩子會遇到什麼。
我們做父母的也許可以給他足夠的愛和尊重,但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愛他、尊重他,不傷害他。
他只要活在這個世界,就必然會遇到誤解、欺騙、指責、打壓、背叛……
我們無法讓他們避免這些,那就一定要教會他們如何面對。
前幾天,應採兒在節目裡提到對孩子的教育,有段話我覺得很對。
她說,培養孩子的「抗壓性」很重要,這樣他就不至於碰到一點點事,就受不了了,就爆炸了。
怎麼培養孩子抗挫力?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不斷地直面挫折,然後戰勝挫折。
就像怎麼學會騎自行車?
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地騎上自行車,然後摔倒,爬起來再騎,反覆多次,最後就學會了。
我們做父母的要做的,不是一直幫他扶著車,而是在旁邊守護和鼓勵,防止他摔壞了自己,也避免他在失敗中氣餒。
培養孩子抗挫力也一樣。
當孩子遇到他能自己解決、也應該自己解決的問題,一定要讓他自己面對,自己處理。
千萬不要什麼事都你出手。
你只要告訴他:我在你身後,如果你實在解決不了,記得求助我。
如果小挫折不讓他面對,大挫折他一定接受不了。
或者,一點小挫折,在他心裡也會變成過不去的坎。
當然,如果問題大到孩子自己解決不了,那你一定及時出手,跟他一起齊力應對。
一句話:小挫折袖手旁觀,大事件共渡難關。
這樣你的孩子就不會太脆弱,什麼都應對不了。也不至於太無助,覺得自己孤立無援。
這世界總有黑暗,你應該做孩子的一束光,給他溫暖,也帶他成長。
點亮「在看」,努力做一個真正懂孩子的大人。
也請多多轉發,讓更多大人,成為孩子的救贖,而不是催命符。
本期話題
讀完本文,你有什麼感悟呢?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作者-
李月亮,高人氣專欄作家,新女性主義者,紮實寫字的手藝人。解讀情感,透視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來源:李月亮(ID: bymooneye)。
審稿:阿甘 如雲 新芳
輪值主編:粥炸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