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10:37:17 來源:新疆網 閱讀:
11月3日,在米東區三道壩鎮三道壩村冷水魚養殖基地,冷水魚養殖戶舒德超正在捕撈狗魚。(記者陳巖攝)
新疆網訊(記者宋建華)正值金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三道壩鎮三道壩村的白斑狗魚養殖基地的狗魚出塘了,肥美的魚兒吸引了不少購買者。
作為特色水產養殖示範戶,村民舒德超經過四年多的摸索,成功養殖白斑狗魚,還實現了自己繁育魚苗,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村水產養殖之路。
11月4日,記者來到水產養殖基地,跟舒德超一起體驗捕撈的樂趣,傾聽他轉變思路促增收的故事。
米東區共有8000餘畝養殖水面,佔首府養殖水面面積的60%,其中三道壩鎮有養殖水面2000餘畝。
養殖基地內,大大小小的魚塘上空,成群的鳥兒低空盤旋。「狗魚的餌料是小鯽魚,魚愛吃,鳥也愛吃,這些鳥一年四季都在這裡飛。」52歲的舒德超一口濃重的川音,穿著水褲正在拉網捕魚。
起網時,網裡的魚兒擺尾跳躍,濺起水花朵朵。
魚兒太滑,舒德超將一條一米多長的魚抱到大家跟前,掰開嘴巴,露出裡面尖利細小的牙齒:「這傢伙兇猛得很,鯽魚、鯉魚、鰱魚都吃,所以叫狗魚,今年養得不錯,豐收了。」
三十多年前,舒德超從老家重慶來到三道壩鎮,以務農為生。十年前,舒德超開始從事水產養殖。
「剛開始,養鯉魚、鰱魚和鯽魚。一年下來,一畝塘掙個萬把塊錢。」舒德超說。
近年來,隨著外地水產逐步增多,養殖家魚效益逐年下滑。米東區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引進稻田蟹、白斑狗魚、南美白對蝦等特色水產品調整水產養殖結構,共發展特色養殖水面1000餘畝。
在鎮政府的幫助下,舒德超引進了白斑狗魚。「以前農民靠天收,現在要跟市場走,這個魚烏魯木齊養得少,價格高,能養。」舒德超說。
白斑狗魚又叫喬爾泰,是冷水魚,在6℃和26℃的水溫中養殖,北疆養殖較多。
第一年養殖,到了夏季,因為沒經驗,沒能及時控制水溫,一塘魚死了不少。
鎮上及時幫舒德超請來了技術人員,手把手教舒德超控制水溫、投餵餌料。第一年,一畝魚塘沒賺錢。
第二年,舒德超將養殖面積擴大到十畝,魚出塘時,鎮政府和村「兩委」還幫著聯繫銷路,當年他淨掙了十多萬元。
舒德超還自學了繁育技術,實現了自己孵化繁育魚苗,還購置了增氧機、餵食機等。去年,養殖水面擴大到了180畝。
養冷水魚投入大,兩三天要投放一批活鯽魚作餌料。今年疫情期間,舒德超資金緊張,在政府幫助下,他享受到了小額貸款政策。
一會兒功夫,十餘條狗魚被捕撈上岸,放到保鮮設施中。他說,今年狗魚產量預計在30噸左右,按目前40元一公斤的批發價,可以淨賺二三十萬。
「現在政策越來越好,農民要跟緊政策,還要腦子活,敢嘗試新東西,才能過上好日子。」舒德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