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建產能大量投產,全球PE產能過剩
聚乙烯(PE)作為石化行業重要原材料,是五大合成樹脂之一,也是目前國內合成樹脂中產能最大、進口量最多的品種。聚乙烯主要分為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三大類。
根據ICIS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約有460萬噸PE新產能投產,使得全球PE產能增加3.8%,計劃投產的PE新產能包括美國4個以頁巖氣為原料的新建項目,以及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和俄羅斯的大型項目。其中最大項目是西布爾公司位於俄羅斯託博爾斯克ZapSibNeftekhim工廠一個150萬噸/年的PE項目。
未來5年,計劃和宣布建設的工廠約有159家,主要分布在亞洲、北美和中東,全球聚乙烯產能有望大幅增長,有望從2018年的1.1012億噸/年增至2023年的1.5702億噸/年,增長43%。PE銷售商表示,目前全球供應過剩的PE將繼續被中國需求吸收。
從區域產能分布來看,PE產能主要分布在亞洲和北美地區,2018年亞洲和北美地區PE產能分別為3987萬噸和2315萬噸,分別佔全球的36%和21%。
2、中國PE需求市場保持穩定,進口大幅增長
——國內PE產量增長放緩
由於近年來聚乙烯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加上環保監察力度日益嚴厲,部分中小企業進入無期限停工狀態,聚乙烯產量增速開始放緩。2018年中國PE產量為1452萬噸,同比增長3.9%。
2019年上半年,中國PE石化大修裝置較少,開工率較高,產量逐漸釋放,2019年上半年國內PE產量為867萬噸,同比增長8.04%。
——產能擴張並未止步,行業進入產能消化期
2018年已投產的聚乙烯裝置有中海殼牌二期和陝西延長石油延安能源化工,共計115萬噸。中海殼牌二期聚乙烯產能為70萬噸,於2018年5月初正式投產,包括40萬噸 HDPE和30萬噸LLDPE;陝西延長石油延安能源化工聚乙烯產能為45萬噸,於2018年9月底正式投產。
截至2018年底,中國PE產能達到1742萬噸/年,其中國內PE有效產能增量為118萬噸。
2019年5月,內蒙古久泰能源28萬噸/年全密度裝置順利投產,2019年7月,中安聯合35萬噸/年LLDPE裝置已按計劃順利投產,截至2019年8月,國內PE產能達到1907萬噸/年。2019-2020年,計劃投產的PE產能達到415萬噸/年。
——PE進口保持增長
2019年上半年PE進口總量在813.1萬噸,較去年同期(694.1萬噸)增加119萬噸,增幅在17.14%。2019年PE進口量仍處於增加走勢,主要原因是19年國外PE裝置擴能更甚於國內,且國外PE輕烴裝置較多,聚乙烯成本較低,利潤可觀,使得聚乙烯更具價格優勢。
——行業需求保持穩定增長
聚乙烯(PE)作為石化行業非常重要的原材料,是五大合成樹脂之一,是我國合成樹脂中現今產能最大、進口量最多的品種。聚乙烯可用擠出、注射、模塑、吹塑和熔紡等方法成型,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包裝及日常工業中。2018年中國PE消費量為2831萬噸,同比增長10.9%,由於產量增長有限,進口量大幅增加,對外依存度有所提升,達到50.3%。
3、PE產能集中頭部企業
根據卓創資訊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PE在產的企業有36家,包括中海殼牌、大慶石化、獨山子石化、撫順石化、茂名石化等企業,PE產能前十企業佔國內總產能的50.9%,整體市場集中度較高。
4、全球PE供應過剩,價格跌至十年新低
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影響PE需求,同時新建產能大量投產導致全球PE市場供應過剩,部分PE產品價格已跌至10年新低。2019年8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進一步下降至4.4%,庫存處於高位的主要生產商紛紛採取降價措施以減少庫存,PE價格跌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9年9月10日,聚乙烯(LLDPE)價格為7365.7元/噸,同比下降23.3%。
以上數據來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