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股東踩雷!蒸發400億,「生物質發電第一股」退市!

2020-11-30 騰訊網

又一隻曾經的大牛股,要告別A股了!

這次是曾經被市場寄予厚望的「生物質發電第一股」——*ST凱迪(000939.SZ,凱迪生態)。

幸運兒阿甘曾說過:「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可對於*ST凱迪和它近8萬名投資者而言,老天分給他們的這顆「巧克力」竟會如此難以下咽,令人五味雜陳。

要知道,*ST凱迪也有過不少高光時刻——國內「生物質發電」龍頭企業、曾號稱要達到萬億銷售額、2020年進入世界500強……

然而,一隻突然飛出的「黑天鵝」,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ST凱迪的資金鍊斷裂,緊接著一夜崩塌,終止上市!

看到*ST凱迪生態被終止上市的消息,思緒澎湃。生物質能,在今日中國能源結構來看,就如同棄兒,曾經有多輝煌,如今就有多落魄。

再回首看此行業上市公司,又有多少業績是好的呢!

10月28日,深交所決定*ST凱迪終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0年11月5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關於公司股票被終止上市的原因,*ST凱迪稱因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於2019年5月13日暫停上市。

深交所稱,公司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負、淨資產為負、2019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ST凱迪市值為41.26億元,股東戶數為79410人;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暴雷的近八萬股民欲哭無淚和四十多萬農民的一夜返貧。

據了解,*ST凱迪是一家以生物質發電為主營業務,兼顧風電、水電的清潔能源平臺型公司。同時,公司還從事海外EPC電廠分包、開發建設林業資產等業務。ST凱迪原本是以煙氣治理為主業的環保公司,報告期內,生物質發電為公司主營業務。

*ST凱迪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成立於1993年,1999年9月就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了,中國生物質能聯盟發布的2016年全國生物質發電企業排名中,*ST凱迪的發電裝機規模位居榜首,被稱為生物質發電第一股。

2011年,*ST凱迪生態大舉擴張期間,公司前董事長陳義龍曾經公開宣稱:「 2020年,凱迪銷售額將達3000億元;到2030年,凱迪的規模可能做到1萬億元。」

誰也不曾想到2020年,等候公司的卻是被間斷上市這一局勢。

那麼,早年被譽為我國最大的生物質發電企業,究竟是怎樣一步步走下神壇的呢?

當你的實力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

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

世界生物質發電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世界性的石油危機爆發後,丹麥開始積極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稈等生物質發電。自1990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在歐美許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

其實,最初*ST凱迪最初是以脫硫脫硝、煤炭出售和火電事務等煙氣治理為主業的環保公司,而並非現在的生物質發電。

1999年在深交所掛牌,被稱為生物質發電第一股。

上市初期,*ST凱迪股價由18元/股,一路飆升至最高的65元/股,無限風光。

進入資本市場後,*ST凱迪就開始飄了!也許這也正是上市公司的無奈吧!

股價反映的是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未來的預期,而未來的預期更多是建立在公司對外公布的戰略願景上,也就是公司對外講的故事。賈布斯之前PPT寫得好,股價高,不是沒有緣由的。

為了講好故事,*ST凱迪自2009年從控股股東陽光凱迪處收買9家生物質電廠起步, *ST凱迪」就開始切入生物質發電賽道;

這之後,*ST凱迪便開啟了一場大規劃收買電廠、大規劃融資舉債的擴張之路,最終不負眾望地成為了生物質能行業的領軍企業。

成也蕭何敗蕭何!正是不斷地盲目融資擴張,給*ST凱迪埋下了禍根。

相關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8年末,*ST凱迪的負債總額從184.79億元增至307.14億元;而逾期債務截至2020年9月10日,已經達到184.4億元,逾期債務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為963.30%。

這一切的起源還得從2015年的重組開始說起;

凱迪2015年完成公司成立來最大規模資產重組,通過定向增發和現金收購的形式收購陽光凱迪等股東的生物質發電、風電、水電、林場以及自稱的「頁巖氣」、「煤制天然氣」、「清潔能源平臺」等資產,變身凱迪生態。

凱迪生態先後攬入154家公司,其中有87家生物質電廠和58家林業公司,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生物質發電企業」「A股最大林場主」。

但是,根據媒體報導,87家生物質電廠中,已運營的僅有18家,另外69家處於在建或未建狀態。與重組同步的是資產規模的爆發式增長。

2014至2016年這三年期間,凱迪生態資產規模從140億猛增至420億。

可是,急進出資也將其「拖入泥潭」。

經過定增、股權質押、融資租賃、ABS、發債等多種辦法融資數百億元。公司在財務規劃迅速脹大的一同,負債也隨之水漲船高,從2014年頭至2017年底,*ST凱迪的負債總額從88.41億元激增至278.36億元。

2017年下半年開始,環保板塊遭遇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暴,但其摧毀力讓人大跌眼鏡,眾多環保企業因此顛簸震蕩、陷入遭受傾覆的危險,其中甚至不乏各領域的龍頭。

*ST凱迪從2017年開始,業績陡轉直下,2017年虧損58.6億元。隨後,2018年、2019年接連虧損,分別虧損51.3億元、37.8億元。近三年淨虧近150億!

2018年中期開始,*ST凱迪便因小規模逾期債務「暴雷」。此後,逾期債務規模滾雪球般擴大,最終成為「天文數字」。

面對一系列問題, 2018年7月2日公司股票復牌後,*ST凱迪股價曾連續走出24個一字板跌停板,股價更是從4.99元/股跌至1.22元/股。

更是於2019年1月29日跌破1元面值退市線,淪為「仙股」,當日股價收盤報0.99元/股,也成當時兩市第一低價股(除停牌股、暫停上市股)。

截至暫停上市日,公司股價報1.05元/股,較2015年6月15日的歷史最高點11.39元/股,股價跌去九成,市值蒸發近400億元。

2018年10月下旬半個月的時間,凱迪生態接連遭受了銀行譴責、出售資產、股價大跌、債務攀升、靈魂人物出山救急、職工離職等事件,*ST凱迪已然和其股價一樣,在崩盤的邊緣遊走了。

企查查危險信息顯示,*ST凱迪及其大股東已被屢次列入失期名單束縛高消費,公司失期信息共39條,束縛高消費188條,股權凍住信息301條,現在公司71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當時被執行標的總額超越53.34億。

終於,短期內激進「跑馬圈地」, 成了*ST凱迪的致命之擊, 生物質第一股跌落神壇,凱迪生態退市無力回天,同時也值得行業反思與借鑑:

企業家不能光顧著蒙頭造大船,同時要修煉駕馭大船的能力。做大不算本事,以高超的駕馭技能乘風破浪才是王道。

許多人一味做大,最終卻落得個滿盤皆輸,箇中情由,企業主要引以為戒,股民要警惕提防。

參考資料:

中國證券報《400億蒸發!曾經「生物質發電第一股」退市!》、

中國基金報《A股"好老闆"!巨虧116億面臨退市,為給員工發工資,要賣5000萬資產!》、

每日經濟新聞《A股「好老闆」?巨虧116億,面臨退市,賣五千萬資產,為給員工發工資》、

21金融圈pro《終止上市!8萬股東踩雷,3年巨虧150億!生物質發電第一股徹底涼涼,還曾喊岀「萬億」目標》

相關焦點

  • 長生生物會被強制退市嗎?高俊芳兒子張洺豪:最壞結果是退市
    富國基金、質押方興業證券等悲催踩雷「如果退市,持有其股份的投資者、基金和券商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但是否給予退市的處罰,處罰的程度要看監管層的意見和決定,無法進行預測。」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說。從踩雷基金來看,截止今年一季度,11隻公募基金持倉長生生物,持有數量佔流通股比例為2.3%。
  • 豫金剛石被抽乾,華福證券因何又踩上「瀕臨退市」的雷?
    不過,與這封所謂的「避免退市請求信」存在與否無關,華福證券一定是最不希望看到豫金剛石退市的股東之一。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公告及公開信息顯示,今年8月、10月,豫金剛石的部分股份分別在阿里拍賣官網被拍賣。其中,參與首次拍賣的買家明確指向華福證券間接控股的資管公司。
  • 2018十大奇葩爆雷出爐!從造假到賭博,你掃中了幾個雷?
    根據*ST保千的三季報,機構持股合計比例為8.46%,其中,基金持股為0,券商持股合計1330.83萬股,佔比1.3%。Wind數據顯示,截至最新交易日,流通股合計達10.26億股,機構持股合計0.87億股。若按流通股合計減機構持股數量合計來看,散戶共持有9.39億股。
  • ...如今暴跌99.8%,400億市值灰飛煙滅,一代股王謝幕,6萬股東何去何...
    二級市場上,暴風集團曾在40個交易日創下37個漲停板的紀錄,市值達400億元峰值,集合多項熱門概念,一度被市場稱之為「妖股」。而後,暴風集團及實控人馮鑫後因一宗海外併購而陷入深淵,公司迅速隕落,直至被深交所責令退市。
  • 商界木蘭留34億雷坑:諾亞財富想以股填雷
    如今在財報中,對於旗下歌斐資產34億踩雷承興國際一事,諾亞財富給出了兌付方案,而投資者一旦接受該方案,就要放棄諾亞和承興有關的任何索賠。8月24日,該和解計劃已獲得諾亞董事會的批准,連續十年每年授權發行總額不超過公司股本1.6%的A類普通股。這是一個神馬概念呢?公開資料顯示,諾亞財富當前的總股本是6163.53萬股。按照方案,每年封頂增發總股本的1.6%,也就是0.016,連續10年後,累計增發的股份是當年總股本的17.2%。6163.52萬股的17.2%,是1060.12萬股。
  • 碩世生物(688399.SH):控股股東閏康生物遭法院凍結400萬股
    智通財經APP訊,碩世生物(688399.SH)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紹興閏康生物醫藥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閏康生物」)持有公司156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6.61%。本次凍結數量為400萬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的25.64%,佔公司總股本比例6.82%。
  • 1萬股東連「吃」7個跌停,22億市值蒸發,究竟是「殺豬」盤還是「爆...
    2021年1月8日,A股開盤,意外沒有出現,奇信股份還是一字跌停,截至發稿,報8.89元/股,跌幅10.02%,總市值僅剩20億元。算一算,這已經是連續第7個跌停板了,7個交易日,奇信股份22億市值被蒸發。該股曾在2020年11月底創下階段性最高價23.88元,截至今日已跌去近6成,按高點時的市值52.20億元計算,一個半月市值蒸發約30億元。
  • 280億灰飛煙滅6萬小散崩潰
    2006年8月,「*ST多佳」正式更名為「東方金鈺」,號稱國內翡翠業首家上市公司,被人們稱為「翡翠第一股」。2010年下半年,受玉石價格暴漲刺激,*ST金鈺股價水漲船高,從2.53元/股的低位衝高至10.91元/股,累計上漲284%,被稱為「瘋狂的石頭」。2011年開始,股價處於高位的*ST金鈺多次發布定增計劃,少則8、9億,多則幾十億。
  • 長生生物收退市判決,2.48萬股東有最後出走機會,疫苗行業重生
    撰文/ 王小楠編輯/ 嚴冬雪暫停上市6個月之後,長生生物迎來了最終的宣判。10月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出公告,決定長生生物股票終止上市,並自2019年10月1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將對長生生物的股票予以摘牌。
  • 鋰電池廠商億緯鋰能市值蒸發超百億,成敗皆因電子菸
    自9月12日起,動力電池廠商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300014.SZ,下稱億緯鋰能)股價連續下跌。截至9月23日,報收31.4元/股,較9月11日的45.1元/股已下跌30%,市值蒸發超過130億元。9月11日,正是美國對外頒布調味電子菸的銷售禁令的日子。次日,億緯鋰能股價跌停。
  • 公告匯總:冀東裝備股東減持 金智科技新增訂單1億
    拓邦股份:實控人武永強增持256萬股拓邦股份(002139)5月1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武永強基於對公司內在價值和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於4月27通過競價交易增持256.58萬股,佔總股本的0.38%,增持均價為8.51元/股。此次增持後,武永強持有公司股份1.3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0%。
  • 長生生物終於要退市了
    緊接著繼續挖掘,大家發現長生生物被爆出劣跡非常多:長春長生曾於2017年10月27日被調查出「百白破疫苗效價不合格」事件。再前往,中檢院發布的《2016年生物製品批籤發年報》顯示,2016年,長春長生公司1批(21.0048 萬人份)百白破疫苗因效價不合格,被拒籤。
  • 話題:蘇試試驗控股股東蘇試總廠解質855萬股
    話題:蘇試試驗控股股東蘇試總廠解質855萬股   蘇試試驗(300416.SZ)發布公告,公司近期收到公司控股股東蘇州試驗儀器總廠(簡稱「蘇試總廠」)通知,獲悉其從華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解除質押85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4.20%。
  • 長生生物被ST「埋雷小能手」少東家:事件爆發才收到調查結果
    長生生物23日中午發布的公告稱,如果公司被監管部門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或移送公安機關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在此之前的22日晚間,深交所罕見發布限售公告,表示已對長生生物大股東、董監高所持有的股份進行限售處理。
  • 4年虧400億,市值蒸發800億!蔚來上熱搜:虧起錢來比特斯拉還猛
    2018年9月14日,其股價一度飆升至13.8美元/股,而截至9月23日收盤,僅剩2.72美元/股,短短一年時間,跌幅高達80%,總市值蒸發超800億元人民幣。2014年,李斌創業之初取名「蔚來」汽車,便有未來之意,那麼持續「流血」的蔚來有未來嗎?
  • 千山藥機暴跌99.75%,4.8萬股東不幸中招!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股東戶數為4.8萬戶。由於退市整理期成交稀少,預計目前股東戶數變化不大。01暴跌99.75%!千山藥機跌幅創A股紀錄行情數據顯示,千山藥機14日股價再一次封住跌停,股價僅報0.19元,創下歷史新低。
  • 中弘股份「囚徒困境」:股東急於撤退使退市危機加劇
    對於近來深陷退市危機中「股價保衛戰」的中弘股份(000979.SZ)而言,二股東26日晚間的一則擬減持股份公告無疑將令公司雪上加霜。人人急於逃離,中弘股份「囚徒困境」的結果將使市場上沒有勝利者?  數據顯示,增富1號目前持有中弘股份約80027.31萬股,佔中弘股份總股本的9.54%,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資料顯示,增富1號是通過參與中弘股份2016年的定增而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其當時的入股價為2.82元/股,在經過歷年的分紅送轉之後,這部分實際持股成本約為每股2元。
  • 5年多市值「蒸發」近400億元 暴風集團A股謝幕
    短短5年多的時間裡,暴風集團就經歷了從上市到退市的過程。5年來,這家公司市值最高從400多億元一路跌至1億元,上演了一場生動的風險教育。近年來,伴隨著註冊制的推進和退市的常態化,A股市場退市效率顯著提升,「殼資源」炒作正在逐漸成為歷史。    400億市值「灰飛煙滅」    11月9日,暴風集團將迎來在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 34億踩雷背後 6000億諾亞財富何去何從?
    7月8日,美股上市公司諾亞財富(NOAH)公告稱,該公司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歌斐資產」)發行的產品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為34億元人民幣。作為已經在美股上市多年、國內排名靠前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的巨額踩雷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 長生生物被ST, "埋雷小能手"少東家: 事件爆發才收到調查結果
    長生生物23日中午發布的公告稱,如果公司被監管部門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或移送公安機關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在此之前的22日晚間,深交所罕見發布限售公告,表示已對長生生物大股東、董監高所持有的股份進行限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