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是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統稱。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等。)病毒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於活細胞。
微生物檢測可以通過顯微鏡直接觀察。一般來說,在一定的培養條件下(相同的培養基、溫度以及培養時間),同種微生物表現出穩定的菌落特徵。這些特徵包括菌落的形狀、大小、隆起程度和顏色等方面。
2020微生物檢測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研究
目前微生物的快速診斷主要有3 種策略:(1)樣品的直接檢測, 例如PCR檢測, 其中螢光定量PCR是較快的一種方法;(2)檢測前經過較短時間的菌體富集,與傳統的培養鑑定相比獲得結果的速度更快;(3)分離培養後的快速鑑定。針對rRNA的肽核酸探針已經成功應用於以上3種方式的診斷, 由於肽核酸與核酸結合的高特異性和敏感性等特點, 在此基礎上已經發展了多種形式的檢測模式, 如基於顯微鏡載玻片的螢光原位雜交、基於濾膜的螢光原位雜交、化學發光原位雜交、液雜交、淬滅劑標記的肽核酸(Q-PNA) PCR 等技術。隨著多態性微生物分類學及生物信息學的發展, 兩者共同推進了微生物快速診斷技術的飛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微生物診斷試劑市場規模佔體外診斷產業比重維持在3-5%之間,2015年我國微生物診斷試劑市場規模達到11.5億元。
從細分領域來看,全球微生物診斷細分市場傳統微生物診斷的培養、鑑定、藥敏和相關儀器的佔比明顯高於國內。主要原因由於國內的微生物檢測仍處於發展早期,大部分診斷都集中在低值且剛需的領域,如結核桿菌、肝炎、HPV等。隨著微生物檢測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傳統檢測領域有望迎來新一輪擴張。
我國微生物學診斷領域起步較晚,受制於國內生物醫學和機電一體化應用落後於國際水平,國內微生物學診斷髮展一直比較緩慢,培養基種類不多,需求基本要依賴進口滿足。
查看更多微生物行業相關報告,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