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最近兩天,好幾位網友發私信問我怎麼看考研名家張雪峰老師在節目中機智怒懟馬丁的事兒。既然已經形成節目,那我可以聊幾句個人看法。
事情緣起是這樣的。考研輔導老師、網絡人氣王張雪峰參加魯豫主持的《演說家》節目,在上邊發生了一幕讓人覺得霸氣且充滿智慧的怒懟。張雪峰老師演說認為,大學生要合理選擇自己的人生規劃,對於一些非名校畢業的大學生,考研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晉升途徑。
而作為節目重要嘉賓的馬丁老師,則直接反駁張雪峰,認為大學生畢業之後直接工作,才是最快的晉升之路,而非考研。張雪峰老師曉之以理,很多非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根本無法進入知名企業的招聘眼帘,何談什麼晉升呢。馬丁這邊則馬上反駁,說自己的公司根本不招聘知名大學的畢業生。張雪峰老師面對這種「以身作則」的說辭,只能動之以情,「所以你的企業不是五百強」。
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馬丁好像覺得在節目中被懟的不輕,下了節目之後,又發微博,搞了一個所謂的道歉視頻,實際上,還是為自己的觀點打圓場,不願意承認自己在節目中被懟中了要害。張雪峰老師也發了一封公開信,依舊理論與情感相結合,讓大家更加確信,非名校大學生,應該在考研這條路上仔細思考一下。
關於此事,我有幾個粗淺的看法。
首先,節目上的懟來懟去,收視需要罷了。包括後續的微博上的互相發公開信,也是延續話題罷了。恰好,老馬的一份朋友曾在某知名娛樂節目做事兒,我拿此事諮詢於他。這位朋友回復,不少發酵出來的爭執點,都是做節目的時候編排好的。馬丁老師正是這檔節目的重要參與者,裡邊的彎彎繞不言而喻。
第二,雖然這是一起故意的炒作事件,但依舊可以拿其中的互懟方式聊一聊。
無論私人辯論,還是正規的辯論賽,都比較忌諱一個問題,那就是拿自己說事兒。兩方辯論,都能夠拿外在依據做依託,進行分析,不僅更容易達成共識,而且不會授人以柄。一旦拿自己說事兒,很容易就落入敵手了。
馬丁辯論的錯誤之處,就是首先引入了自己公司招聘的事兒。這個事兒,是馬丁公司的,張雪峰老師無從可考,看似馬丁要佔便宜了,但是,馬丁也恰好授人以柄了。張雪峰老師足夠機警,看準了對方倒持太阿,直接握穩劍把,撲哧一聲,就扎的馬丁鮮血直流了。馬丁拿自己說事兒,首先就是不守規矩,用沒法考證的個人事件,被怒懟,是活該。
第三,別信馬丁公司沒有名校畢業生的信口開河。
馬丁公司的員工多少人,都是什麼學歷,估計只有馬丁公司的人力部門工作人員知道,咱們外人無法考據。可是,馬丁本人絕對不是低學歷的。資料顯示,他是青年政治學院的畢業生。青年政治學院可是提前批名校,不是一般人可以考上的。這所院校後來直接併到了社會科學院,水平不比清華北大低啊。
而且,馬丁畢業後,曾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做講師。這是什麼概念?青年政治學院的畢業生,直接去清華教書啊。講師就是大學老師的初級階段,如果馬丁願意一直留在清華的話,那他現在估計已經是教授了。正是青年政治學院的學歷,為馬丁提供了在清華教書的基本學歷保障。
第四,此事為何能夠成為社會熱點。
當然,我們可以作為娛樂節目炒作事件來分析「張雪峰怒懟馬丁」一事,可是,若是沒有社會痛點,再努力宣傳的炒作,也於事無補。包括全民為何對一個考研輔導老師感興趣,都值得思考。
張雪峰老師,能夠被很多並不考研的人熱愛,首先是因為他風趣幽默的講課方式,這種方式,最近一次在教師身上爆發,還是袁騰飛。我是師大畢業,很清楚這類講課風格。此風格不適合去嚴肅的中學教育,理論知識的深入淺出絕對不是幾個相聲幽默可以打發的,最有價值的知識,都是在初級階段枯燥乏味的,只能真正鑽進去,才能自己品味出茶香來。
可是,不少帶著痞子氣的師大畢業生,都有這種講課風格。他們一般也不會選擇中學任教,而是留在大學,在一個相對輕鬆的教學環境中贏得學生們的愛戴。當然,張雪峰老師去了半體制外,專門做考研輔導。這樣有趣的人,做自媒體也會火得跟papi醬一樣。
而張雪峰老師真正引起「深刻」關注,還是源自他帶來的社會痛點:大學本科已經不值錢了。隨著大學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享受大學教育,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未來中國會實現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大學教育。當年的萬裡挑一,變為如今的全員培養,自然要產生升級版的學歷競爭關係。
因此,考研不過是當年考大學的競爭升級版。一旦全員考研,那考博又成了下一個競逐的目標。任何時代,大家都清楚,學歷是重要的競爭力。而且學歷這個東西,是相對最公平的競爭之物,不以你爸爸是誰為根本性的轉移。學歷越高,獲得優勢社會資源的可能性就越大。一個處於貧瘠向富足邁進的上升期社會,容易產生學歷競爭。
美國和中國,都拼名校。北歐國家好像就不怎麼拼學歷。但是,他們也確實體現出了競爭力的下滑。張雪峰現象,並不是一個壞事,他把學歷競賽擺在了明面上。人與人之間,要搞學歷競賽,國與國之間,亦然。如果我們大量的優秀大學本科生能夠進入研究生人才競賽,更多的優質研究生進入博士生競賽,那中國尖端人才的底盤就是正金字塔形的,我們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頂級人才。
有讀者問了,老馬,你叨逼那麼多,你自己為什麼不考個博士生,到大學當教授呢?我是因為窮,不想給我爸增加壓力了,才趕快畢業賺錢的,殊不知,老馬當年也是學霸。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要聊的,其實根本不必是考不考研的問題,而是讓窮人如我者,能夠不因為錢,而不敢考研。我相信,時代的進步,會解決這個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