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生產者,最獨特且重要的特性是,薦骨中心啟動,孕育了世界上的生命模式。建造者的類型又分為:純種建造者、顯化建造者。當喉嚨中心未直接與任何啟動的動力中心連結,便是純種建造者,約佔世界人口的37%。當喉嚨中心有管道與其它動力中心相連結時,便是顯化建造者,約佔世界人口的33%。所有的建造者都擁有環繞式的能量場,可以轉化來自薦骨中心的創造力。
寶瓶時代最重要的事就是建造者的覺醒,這是一個以建造者為主場的年代,過去雙魚時代建造者被奴役的階段已經過去。其他三種能量類型的人類都容易偽裝成建造者,沒有把他們自己的能量特質發揮出來,混在人群中一起幹活兒,因為他們容易被建造者所同化,建造者自身攜帶的能量場太強,成為了這個星球上大的充電器,把反映者、投射者、顯化者全部充滿。
建造者的人生策略:等待回應
建造者必須等待,直到事情找上他們,薦骨中心可以接受或不接受,只需要聽從薦骨中心最真實的回應即可。而等待回應並不等同於不做任何事,因為建造者總是不斷地忙碌於生產。建造者被設計來等待、相信生命本身會自行找上門。他們通過回應式的生活循環,喚醒薦骨中心的創造力,臣服於薦骨的回應,進而進行創造和生產,改變世界的頻率。
其它三種類型的人必須明白,當建造者投入任務時,他們無法快速換擋。對顯化者來說,建造者可能緩慢,而投射者提供指導時,可能會覺得建造者沒在聽,這時需要詢問建造者,他們才能回應。如此協作,不同類型的人之間才能夠更清楚、更直接和具建設性的交流。學會詢問建造者是非題,能讓一切變得不同。
顯化建造者與顯化者、純種建造者的異同:
顯化建造者有著與顯化者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都有顯化和發起的能量,區別在於顯化者不需要經過任何等待就可以獨立直接行動,顯化建造者必須聽到自己內在的回應是否支持他,如果顯化建造者發起的時候內在的聲音是不支持他的,他會非常的辛苦。顯化建造者是顯化者和建造者的合體,顯化者是外在的戰士,迅猛的發起,建造者是內在的佛陀,顯化建造者的法則是外在戰士必須臣服於內在佛陀。就當外在發起的能量沒有臣服於內在丹田的深度支持的時候,縱然可以開頭,但是堅持下來會非常辛苦。因為顯化的能量非常快,會容易一下發起的非常迅猛,但是沒有持久性,真正具有持久性的是丹田的能量。
純種建造者相對會慢一些,不會像顯化建造者發起速度那麼快,也不會一個時間同時啟動幾個項目,他們一次只能創造一個項目,慢慢地做,看起來效率好像沒那麼高,但是穩定度高很多,更紮實一些。
綜上,四大類型的分類是根據他們是否有穩定的生產或發起能量的能力。顯化者與建造者這兩種類型屬於能量類型,而投射者與反映者則屬於非能量類型。非能量類型無法持續產生動力,因此在生產時的持久力有限,但是一旦遵循了每個類型的內在權威的運用,將會最極致的能量潛能。這個激發的過程是個找到內在的自我、去制約,活出我們的天賦設計的過程,如何有效地找到活出完成設計的方法,需要我們耐心地進入課堂,跟隨老師的詳細指導去一步步發現這條回歸之路。
四大類型除了人生策略的學習,還要有效地了解自身類型對應的飲食及作息法則,以及相對於每個類型,更適合的能量環境與關係模式,更精彩個更詳盡更有趣的內容將在三階段的課堂裡呈現。
我們誠摯地邀請每一位有意願找回自我的你,開啟這場生命地圖的尋找之旅。在人類圖的課堂上,找回我們本自俱足的天賦設計,活出真正的自我,為自己的人生旅途,也為這個星球貢獻我們最大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