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藍色字關注公眾號
反映者類型
非自己主題:失望
人生策略:等待月循環周期
目標:驚喜
反映者的人體圖很好辨認,他們的九大中心都是空白的。
反映者沒有固定被啟動的部分,被啟動的只有閘門。
當他們和其他人的能量場接觸,或是因天體運轉,當被啟動閘門之對應閘門開啟了,便形成通道。
反映者運用能量的方式和其他類型不同,他們擁有不同的生命規則。
他們在許多面向都十分特別,大約佔世界人口的1%。
反映者非常獨特,他們的能量場展現方式並不引人注目,但他們扮演的角色十分特殊。
他們的天賦是調和宇宙環境與微中子對人類的影響。
就像是金絲雀之於煤礦坑,他們每天都在體驗、反映和評斷周遭環境。反映者能夠充分調和轉化的過程,也可以評估別人轉化的結果。
他們可以察覺誰是活出真我、誰在轉換過程中被制約,進而變成受害者。當越來越多的人在轉換過程中被制約,就越來越無法運用自己獨特的潛能。
而反映者可以辯別出,誰已經準備好活出真我。
他們可以感受到所處環境、社群或團體的物質、心靈和情緒狀態,判斷一切是否適切作著。
當人們開始覺醒及覺察,反映者將會客觀地分享或反映出他們所體認到的一切。這個過程使得反映者逐漸成為團體的中心、並被別人「看到」。
反映者可以把別人的能量增強然後再反射回去。
這項獨特的天賦,使得他們可以以不帶評估判斷的方式、透過體會別人的所見所知,提高對自身經驗的察覺。
反映者的能量場本質並不顯眼、不具侵略性,因此他們能夠有效地促進團隊運作。
然而,當反映者活出自我時,這些潛能才能發揮,否則不過是放大這世界的影像而已!
現今許多反映者所凸顯出來的特性,與過去人類祖先配合宇宙運行、與大自然共存與彼此共生,有許多共通性。
長期下來,他們在自然求生的本能,有系統性地被積極、策略性的意識形態所取代。
一旦頭腦的優越感主導一切、產生統治階級,溫和不顯眼的反映者便無法在其中佔一席之地。
然而,嶄新的階層正在興起,因為反映者代表最終的公平正義,將會在新的階層中扮演敏銳的角色。
他們在社會中有一席正確的位置,運用他們安靜、不顯眼的能量場,反射出長久存在於人類社會中不公平的事物。
他們將會促進人類朝向合作、正義、和平、公正的社會、為二0二七年出生的人類儲備未來的精神覺醒。
其他三種類型必須表裡一致、有所察覺,並以開放的態度,來面對反映者的意見或判斷,讓反映者達到上述的地位,實現這個角色。
顯示者、生產者和投射者都是太陽類型,也就是說,他們會顯露出自己的目標。
反映者是唯一的月亮類型,像月亮默默地反映太陽的運行和其微中子所產生的影響。
就如同月亮一樣,反映者只是隱約地發光,卻會產生顯著的影響,特別是當這樣的光芒被別人發現或察覺時。
反映者沒有定義的九大中心,可以嘗試並放大他們周遭所有人事物的振動頻率,這讓他們具有察覺周遭的潛能,這是其他類型做不到的。
他們獨特的開放性能平靜完美地反映出身邊所有的事物,這讓他們開放的本質,成為通往智慧的窗口。
即使九大中心都呈現開放狀態,反映者與其他類型相比,並不見得比較脆弱,或更容易被制約。
事實上,反映者被具抵抗力、試驗型的能量場所保護,反而在四大類型中最具彈性。
這樣不尋常的能量場,使得他們可以分辨一個人是否已經準備好展露自己的獨特性,而不會繼續接收這同質化世界中所充斥的非自己。
當反映者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設計,不再屈服於符合社會的壓力之下,他們的能量場會保護他們,避免反映者其開放能量場被接受到的外在事物混淆。
他們的天賦之一是察覺外界或是周遭尋常之事。透過不間斷、深刻的方式,他們可以輕易與天體連結,特別像是月亮,他們擁有大部分無從得知的神秘生活。
在許多方面,反映者都是我們了解及參與宇宙意識的關鍵,他們極端開放的特質,不斷過濾人類的意識層面。他們在這裡的任務就是嘗試,並融入群體。
反映者不見得有興趣研究自己,也不會過於關心他們對別人的影響。
對反映者來說,每天都是不同的,所以他們腦海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我今天是誰?」「我會感到驚喜、被接納或是被忽視?」
如果他們活出自我,就會感到無拘無束、時時刻刻充滿喜樂並活在驚奇中。
反映者最不可思議的表現就是,他們每天都可以體驗到新奇、新鮮和驚喜,並且察覺有更多等著他們去體驗。
可惜的是,大部分反映者的生活環境同質性太高,總是試著成為別人,只因為他們尚未理解,或從未被好好鼓勵而接受自己的特質。
反映者在感到不被接納、冷漠和沮喪之後,他們不再反抗,只求生存。
若能開始欣賞自己的獨特,並試著跳脫(或是不再認同)他們所反映出來的事物,比較不容易迷失、困惑或陷入身邊的混亂。
他們將會接受自己處於團體的核心位置,而不是感到自己被忽視、像個局外人一樣。
獨特性對反映者而言,是他們必須處於社會或團體的核心位置,這讓他們可以自由地經驗及反映周遭的能量場。
這是他們最適切的位置,他們必須在這個位置才能達到目的。
他們的使命是被他人所接受、反映真實的狀況、教導我們所謂的好壞不過是顯示人類的多元性。
所以,反映者必須在所處環境,或是參與集會中,能無拘無束地移動,當他們發現不需要反映時,也可以自由離開。
他們運作的方式和其他類型不同。反映者要尊重他們所處的位置和目的。
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決定是在社群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像家一樣環境,以及如何在其中自由移動。
雖然他們自我中心未被定義,他們要理解那些自我中心被定義的人,是來啟發他們、引導他們認識新朋友和環境的。
只要反映者被引薦,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察覺他人。
當反映者被帶到新的環境或認識新的人,應該避免依賴或依附著帶他進入新環境的人,這是非自己的表現。
假如反映者一直待在不健康的環境,不論待多久,他們可能會接收到那些導致自己生病的能量、使他們元氣大傷。
擁有一個專屬、具創造力的自我空間是不可或缺的。
在這個空間裡,他們可以獨處,抖落每天暴露的制約。不這麼做的話,他們很容易會依賴身邊的能量;因此他們更要慎選自己親近的家人與朋友圈。
反映者沒有固定被啟動的區塊,也沒有穩定運作的內在權威。
當他們在做人生決策時,內在沒有可信賴的資源,給予「是」或「否」的答案。
反映者的策略是和月循環周期連結,月亮繞行曼陀羅一圈約是二十八天,這循環之輪包括六十四個閘門。
穩定且重複的循環模式,提供反映者較為一致的模式,雖然這與擁有被定義的中心,並不相同。
反映者其人生中重大的決定,來自外在的發起。
當他們接到重要的提議或是邀請時,他們的月循環周期(決策過程)便會被啟動,換句話說,他們無法自行發起。
當他們隨著月周期運作時,內在越發透徹清晰,而身為反映者,他們的觀點會改變,在這期間,他們會想和別人對談,不是為了得到建議,而是為了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聽見內在潛藏的真實心聲。
基於周遭人際關係的層次,反映者的能量場會過濾所處的環境,隨著時間過去,精煉出他們的決定。
他們必須從容地進行,避免處於被壓迫或是倉促的情況下;他們會突然自內心深處得到答案,知道這是不是正確的選項。
然而,如果他們遵循月循環周期但仍然不確定答案,最好還是繼續等待清楚的答案到來,理解到這或許需花超過一個周期的時間。
反映者以月循環周期為基礎的決策模式非常獨特, 了解月循環和轉變對生活所帶來的影響,仍能讓所有類型的人都獲益。
檢視月循環周期如何對自己的人類圖帶來影響,是很棒的過程。
反映者極端開放的特質,會讓他們受制於另一半有定義的部分,也使得整段關係有自戀的成分。
反映者反映並放大另一半有定義的部分,並回饋給對方,因此另一半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倒影,或者可以說是不知不覺與自己墜入情網,但其實愛上的不是反映者本身。
不喜歡自己的人常透過他人來愛上自己,而這樣的自我探索過程往往因為反映者開放的設計,而被引發出來。
若沒有互相了解、表裡一致忠於自己,和清楚的界限,反映者內在根深蒂固害怕被忽略、害怕真正的自己的決策過程缺乏安全感時,將會再度顯現。
當反映者不斷被催促做決定時,或是對自己的決策過程缺乏安全感時,他們很可能會越來越依賴那些擁有穩定內在權威的人,這對他們來說充滿風險。
如此一來,他們可能會套用伴侶的決策模式,以決定性愛的表現方式、飲食和睡眠習慣、職業、居住地和在家庭中的地位。
反映者可能任由周圍的人所擺布。
假使反映者讓自己受制於呈現非自己狀態的人,將會放大對方於能量上的扭曲,進而對自己的人生經歷感到失望。
反映者沒有時時刻刻能依賴的決策模式可遵循,他們唯一的內在權威是等待完整的月循環周期後,清楚的答案才會浮現。
這樣的決策方式對其他類型來說很陌生,若沒有理解這一點,會造成雙方爭執,也對反映者造成困擾。
處於被催促或壓力下的反映者,長期下來可能會有健康上的問題。
對反映者來說,一段關係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孕育後代。
大部分的反映者都喜歡小孩,因為小孩的存在可以讓他們再度與反映者單純一致的設計連結。
他們喜歡這樣的關係,喜歡能對生命充滿敬畏與驚喜的人相互「映照」。
只是當小孩長大後,反映者很難真的放手讓小孩獨立。
若父母了解月循環周期對反映者孩童的重要性,可以鼓勵他們依循個人的節奏成長。
其中的關鍵是,讓反映者孩童依自己的步調成長,不要催促他們。長期下來,小孩將學會耐心地等待,直到月循環周期過後,才做重大的決定。
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必須幫助小孩尋找容許他們自然發展的師長,以及支持他們的學習環境。
反映者孩童需要積極融入學習團體中,但不能背負過多的期待。如同自由的靈魂,以不同的規則運作,不同的個體接收資訊的方式也不一樣。
反映者孩童會吸收並反映出他們的家庭或課堂上的一切。
一個生氣勃勃健康的反映者孩子,與一個病奄奄難過的反映者孩子各自反映出其所處環境的真實狀態。
和反映者成人一樣,反映者孩童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必要時可以遠離其他人而獨處。
透過耐心練習,父母可以教導反映者孩童如何保護自己,即使可以感受他人的痛苦,仍能避免接收到痛苦的能量或受其影響。
反映者最深層的擔憂是被忽視、被阻絕在外,沒有參與感。
為了減緩這樣的憂慮,即使他外在的制約並未黏附在他們的能量場,他們還是會呈現非自己的狀態,以博取關注。
若反映者不明白自己的能量場和宇宙韻律,會感到困惑,並讓擁有動力能量的太陽類型的人凌駕其上。
在試圖發起或顯示的過程中,會遭遇抵抗,因而感到氣餒,並對另人失望。最後,反映者會想離開社群,而非處於核心中。
他們會不停地接收並認同別人的恐懼、情緒、壓力和焦慮。
反映者的關鍵在於保護中立,避免認同他人的痛苦,稍做嘗試但仍保持旁觀者的角色。
當反映者對沒有固定運作模式的人類圖設計開始安然以對,與月循環周期共舞、檢驗周遭人們的能量場時,他們將反映出真實的狀況,而不只局限於他人的痛苦。
他們可以發展出睿智的潛能,專注於「我現在是誰?」「我今天是誰?」,而不是被他們所擁有的開放性所幹擾。
當反映者開始活出自我時,需要面對的恐懼:
我現在是誰?我可以做自己嗎?
我會繼續被忽略,或是有人會發現我的不同、接納我以及我的反思?
我是否能在所處的環境中自由地移動,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沒有固定的運作模式,該如何避免承擔周遭的世界,源於非自己所呈現出來的焦慮、恐懼、緊張與不健康的情緒?
對於薦骨中心呈現開放的反映者,最好在體力完全耗盡前就上床就寢。
在熟睡前至少花一個小時,躺下或放鬆,好讓身體可以完全伸展。
如此一來,他們才有足夠的時間釋放不屬於本身的能量,為自己帶來平和放鬆、重新充電的睡眠。
反映者的非自己主題是失望。
當同質化的世界中,充斥扭曲的非自己互動模式和人際關係感到失望。
當反映者可以品嘗諸多差異,體驗敬畏與驚奇的時刻,才有活著的感覺。
若能智慧地與周圍能量保持著不依附且獨立的關係,他們本身具嘗試性的能量場,就會帶來驚喜的回報。
這意謂著他們不再只是觀察者,而是被接納為參與者。
當有人發起,邀請或詢問反映者,說出他們所見的差異,或要求他們分享意見,反映者會深受激勵,感到活力充沛。
因為,他們可以察覺不同類型的人是否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因此他們可以為那些想要打破既有模式,找回獨特、真實自我的人指點迷津。
這是反映者可以帶來的特殊貢獻,喚醒其他人未來的可能性,並體驗他們的人生,這將為反映者帶來驚奇與喜樂。
反映者的曼陀羅與人體圖
反映者的人體圖有很多啟動,或未啟動的閘門。
每一個都像接收器,在尋找通道另一端的相對應閘門。
月循環以逆時鐘方向運轉,穿過易經六十四卦(大約每二十八天),這樣的行星運轉將會啟動不同的閘門,使得反映者原本未串接的通道被連結,帶來了暫時被定義的區塊。
雖然每個被短暫定義的中心可能只維持半天,但時間久了,每個月固定的運作模式,將可成為反映者可仰賴的決策模式。
月循環模式是反映者反映月亮與地球繞行的頻率,同時提供並定義反映者對自我的認知。
因此,反映者的特質是依照完整月循環的節奏與周期逐步顯現,而不是時時刻刻都能展現。
麻煩點個「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