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曉夢閣主
公眾號 | 曉夢閣神秘文化觀
——說奇玄志怪之事,談古今神魔精道之物
在人類漫長的文明進化史中,可能由於人類對於大自然、對於茫茫宇宙而言,人就如滄海之粟、桑田一塵埃。所以人從基因印刻中就對力量、飛行、巨大生物有著崇拜,在崇拜的過程中演繹了無數神話。其中就有著關於能翱翔天際的巨大神鳥的精怪神話,不僅華夏神話中出現,西方神話中亦然。
本期閣主就給大家盤點下東西方神話中巨大怪鳥的神話,有些可能你不太熟悉。
鯤鵬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哈哈,鯤鵬大家已經很熟悉。鯤鵬是華夏神話中非常特殊的神獸,由兩種巨大無比的生靈演化而來。鯤鵬神鳥起始於《列子》一書,書中描述在極北之地有一海,名溟海;海中有一大魚,身長几千裡,名鯤;又有一鳥,展翅能遮蔽雲日,名鵬。
可以看出最初鯤與鵬是分開的,而南華真人莊子在《逍遙遊》中將鯤與鵬合二為一。便有了由「鯤」化「鵬」的神話。由此鯤鵬神獸誕生,鯤鵬能化羽垂天,摶風九萬,振鱗橫海,擊水三千。鯤鵬在神話的地位是超脫九天之外,代表著玄冥大道。
希有
希有神鳥我認為是華夏神話中第一巨大神鳥,可能有些讀者對它不太了解。希有這種巨大神鳥始於漢朝。在《神異經》中有記載,是這樣描述它的:「崑崙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鳥,名曰希有」,「綠赤煌煌,不鳴不食」。
它是崑崙山的守護者也是神明的住所。希有站立在崑崙山巔的天柱上,「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東王公即是東華帝君,眾男仙之首,住扶桑碧海;西王母,眾女仙之首,居西崑侖。希有的翅膀上有無數小羽毛,每個小羽毛長寬約一萬九千裡,難以想像希有到底有多大。
《神異經》是奇人東方朔所寫,東方朔的腦洞開的也是大,這樣巨大的神鳥無疑是想像力的加工出來的產物。
大鵬
大鵬,是華夏神話中人們用來比喻最多的神鳥,比如「鵬程萬裡」、「萬裡鵬翼」等等。大鵬神鳥有著王者的地位,與鳳凰、孔雀一樣能夠號令群鳥。就起源推論,大鵬和鳳凰都源自先民的一種鳥圖騰,後分化獨立。
大鵬身軀巨大,但相比鯤鵬、希有已經小了太多,不過卻更正常,更接近真實。有不少學者認為大鵬的原型就是恐鳥或象鳥。
大鵬個性高傲,既不屑與凡鳥為伍,又不願像其它神鳥一樣被規則束縛。只願意翱翔於廣闊的天宇,而它的志趣只有希有知道。故此古人常把大鵬和希有比喻成心心相惜有遠大志向的人。大詩人李白就曾以大鵬和希有作了《大鵬遇希有鳥賦》:「吾右翼掩乎西極,左翼蔽乎東荒。……我呼爾遊,爾同我翔。於是乎大鵬許之,欣然相隨。」
席茲
席茲是西方神話中一種巨大無比的怪鳥,是上帝所創造出來的。在古猶太教神話中上帝創造了三隻代表海陸空的巨大怪獸,一隻叫利維坦盤踞海洋,一隻叫貝希摩斯足踏大地,另一隻就是席茲覆蓋天空。
在猶太教文集《阿加達》中記載,席茲被上帝派遣管理世界上所有的鳥類,作為天空之王的席茲,體型巨大,它站在大地上,伸長脖子,頭就會埋進雲裡。張開翅膀,就會遮擋住太陽。席茲還有一種重要任務就為人間阻擋來自南方的風暴,所以在西方神話中傳說大海航行中的水手會看到一隻巨鳥的立於大海之中,海有深啊,竟然立於海中,難以想像席茲有多大!
迦樓羅
迦樓羅是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巨型神鳥,是印度教三大主神毗溼奴的坐騎,也是佛教天龍八部之一。迦樓羅就是《西遊記》中金翅大鵬的原型,專以「龍」為食。其實這裡的「龍」就是那迦蛇族蛇眾。一隻迦樓羅每天要吃掉一條那迦蛇王和500條那迦子孫。迦樓羅臨死前會飛往金剛輪山,因常年吃毒蛇,會全身自焚,燒到只剩一顆琉璃心。
相傳迦樓羅是一種神奇的物種,有四種生育方式:化生、溼生、胎生、卵生。化生的迦樓羅實力最強大。迦樓羅西來之後被漢化,中土神話稱之為「金翅鳥」,但與大鵬有本質的區別,並是同一個。
雷鳥
雷鳥是北美印第安神話中一種擁有超自然力量的巨大神鳥,在印第安神話中雷鳥是神靈的化身。雷鳥振翅拍擊會產生轟隆的雷聲,雙眼會射出閃電。雷鳥為人間帶來雷電和風雨,滋養萬物,對人類既是恩惠也是災難。比較有趣的是在《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說雷鳥的鳥蛋需要成年人行走五十步才可以繞其一周。巨蟒吞食大象,而雷鳥以巨蟒為食。
以上便是東西方神話中巨大神鳥精怪,不過在我覺得要論巨大,希有當之無愧;論意境,非鯤鵬不取;論寓意,必是大鵬無疑。
參考文獻:
《山海經》
《列子》
《逍遙遊》
《神異經》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