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上有美麗的條紋/摸起來像淺海的泥一樣柔軟/她把時間塗滿全身/然後拉起我飛向存在的邊緣/這是靈態的飛行」春節氣息逐漸濃鬱起來,這段優美的文字讓我感受到一種與節日同樣的愉悅。
一種被瑪雅人預言卻最終沒有到來的關於世界末日的「新生」愉悅,一種看著家家戶戶家門上貼著寫了各種美好意願文字春聯的愉悅,一種感受到時間在流淌卻依舊期盼正月初一早日到來的愉悅。
這段文字出自一部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系列(又被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正是這部小說,掀起了中國科幻小說一輪新的閱讀熱潮,並且讀者群大步邁出學生群體,數百萬本來從不關心科幻的文青、白領和社會主流精英加入到閱讀隊伍中。
抬起頭來,在最最遙遠的天際,仿佛可以感覺到那個被稱為「三體」的外星文明,三顆無規則運行的恆星,在太陽主導下經歷一次次的毀滅與重生,最終逼迫他們逃離木星,來到地球。跨越時空的分割,讓我們用最大膽的想像,來勾勒一個屬於未來的匪夷所思的世界。
劉慈欣,這個供職於山西娘子關某大型電站的「60後」高級工程師,連續12次獲中國科幻文學創作最高獎「銀河獎」,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科幻文學的領軍人物」「中國科幻第一人」。其創作的《三體》系列被稱為「當代最優秀的長篇科幻小說」。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新發現》主編嚴鋒甚至作出了這樣的評語:「在讀過劉慈欣幾乎所有作品以後,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似乎是為了佐證嚴鋒的評語,2012年12月,《三體》開始了進軍世界的步伐:英文版3位譯者確定——新鮮出爐的2012年美國科幻雙獎(雨果獎、星雲獎)得主劉宇昆,將承擔《三體1》的翻譯工作。《三體2:黑暗森林》和《三體3:死神永生》的譯者也是享譽世界的頂尖翻譯家。眾所周知,在好萊塢電影中,科幻早已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元素。從《2001太空漫遊》、《人猿星球》,到《星球大戰》、《黑客帝國》,再到《變形金剛》、《盜夢空間》,科幻是永不過時的題材。而很多電影中肆意縱橫的想像力,都是源自眾多英美科幻文學大師的筆下。
如今,《三體》系列很有可能在推出英文版之後,被好萊塢打造成一部科幻大片。
《三體》描述了一種在半人馬座三星(應該是指半人馬座α星:這是一顆三合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生存的三體人及其三體文明。而後,隨著三體文明介入地球文明產生異化力量,引發了一系列的衝撞和更深層次的反思。
劉慈欣在《三體》中完成了一個國人幾乎無法完成的夢想。他近乎完美地把中國五千年歷史與宇宙一百五十億年現實融合在了一起,挑戰令一代代人困惑的道德律令與自然法則衝突互存的極限。又以他那超越時代的宏偉敘事和深邃構想,把科幻這種邏輯嚴密而感情豐沛的文學樣式,空前地展示在眾多的普通中國人面前。這些文字註定要改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並讓我們重新檢討這個行星之上及這個行星之外的一切審美觀。
令人期待和愉悅的春節假期馬上就要開始了。在這個最溫暖的日子裡,可以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睡就睡。
也可以重新認識一種叫做「三體」的文明。
□溫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