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天津市衛健委獲悉,為強化本市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市衛健委高度重視核酸檢測工作,高位推動,周密部署,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築牢第一道防線。
本市初步選取了5家實力較強的三級公立醫院承擔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同時,全面推進本市三級綜合公立醫院核酸檢測能力建設,積極引入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加入戰隊。在國家規定能力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三級專科醫院和二級綜合醫院核酸檢測能力建設。截至1月8日,本市62家公立醫院、16家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17家疾控機構和17家城市檢測基地均具備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
本市明確檢測資質申報標準要求。市衛健委於事前指導醫療機構了解申報要求和標準,方便醫療機構做好申請前準備。同時,成立市級專家指導組。選取臨床檢驗、生物安全等專業資深專家,組建市級專家指導組,負責對全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進行技術指導。2020年5月,本市率先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室間質評、室內質控、結果報告格式等工作提出建議和明確要求。針對重點任務,市衛健委提供專業指導。2020年11月在執行「濱城大篩」任務中,市衛健委安排了36名權威檢驗專業專家,進駐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實施全流程現場專業指導,督促隨採、隨送、隨檢,確保檢測任務高質量、按期完成。
本市做好應檢盡檢人員核酸檢測,施行核酸檢測數據日報制度。搭建信息報送平臺,施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日報制度。將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等人員檢測結果進行分類統計。同時,定期開展醫療機構人員核酸檢測。截至目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篩查人次數約為26.5萬。
為了提升實戰水平,本市創新檢驗人員培訓考核模式。採取線上培訓+線下考核模式開展PCR檢測人員培訓考核。截至目前,共舉辦5期培訓班,具備PCR檢測資質人員3000餘人。此外,還進行了檢測業務全流程培訓,加強鼻咽拭子採樣培訓考核。安排一線人員分享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事項和所遇到的「假陰性」、「假陽性」等典型案例,三級醫院採取「老帶新」,二級以下醫院採取「龍頭醫院帶動基層醫院」模式,開展獲得核酸檢測資質人員強化培訓,組建以三級醫院檢測人員為班底、具備實操能力的核酸檢測應急機動隊伍,做好人員儲備。
隨著冷鏈食品行業風險升級,方便各區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等高危職業人群主動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篩查,市衛健委組織各區指定了19家醫療機構設置單獨採樣點並進行公示,避免與其他核酸檢測人群交叉,減少交叉感染風險。(津雲新聞記者趙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