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通俗點說就是天空出現紅色的月亮,血月是一種奇觀。
血月
紅色月亮一般是發生月全食的時候會出現的。這是因為濃厚的大氣層把紫、藍、綠、黃光都吸收掉了,只剩下紅色光可以穿透過來。月全食時的紅月亮也是同樣的道理,大氣層將紅色光折射到月球表面上,所以我們仍然能看到在地影裡,紅紅的月亮掛在天空中。
拍攝於1月1日馬爾他的「超級月亮」
1月31日晚,152年來超級月亮、「藍月亮」和月全食將首次同時出現。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26日報導,1月31日,你會同時看到一個肉眼可見的超級月亮和月全食。人們稱超級月亮(這裡指的是超級滿月)是在繞地運行軌道上處於近地點的滿月。這種天文上的巧合150多年來沒有發生過。這種現象十年內都不會再重現。
報導稱,這次超級月亮還是一連三次超級月亮的最後一次——前兩次發生在2017年12月3日和2018年1月1日。作為1月第二次滿月,這次超級月亮也被稱為「藍月亮」。
一起來提前欣賞一下世界各地滿月景觀吧!
接下來重點來了,給大家說幾個時間點,供大家參考觀月
首先,一次月全食有初虧、食既、生光、復圓等重要時間點。
這次月全食初虧的出現時間為晚上19:47左右,大概在20:52迎來食既,從食既到生光就是月全食最精彩的部分,也就是著名的「血月」時間。
而根據NASA的計算,本次的月全食,亞洲、歐洲東部、北美洲、大洋洲都能看到(只不過有些地區看不到全程,比如我國西部部分地區就看不到半影月食的階段)。
圖中P1、U1、U2、U3、U4、P4分別對應半影月食始、初虧、食既、生光、復圓、半影月食終
當然,這樣的天相還需要好天氣來配合,就官方提供的天氣預報顯示,我國東南華南和西南地區今天可能多陰雨天氣,不適合觀賞。除此之外,全國大部分地區則在冷空氣影響下天氣較為晴朗,基本上都能看到「血月+超級藍月」的景觀。這是昨晚拍的最佳照片。
「藍月亮」並非是我們屆時能看到藍色的月亮。通俗地說,是一個數字遊戲,通常情況下,我們將一個公曆月份內,出現兩次滿月時,後一次的滿月被稱為「藍月亮」,根據曆法計算,滿月每隔29.5天出現一次,公曆曆法中每個月的時間大月為31天,小月為30天,這就出現了一個時間差,導致一個月可能同時出現兩個滿月。
那麼「藍月亮」一詞究竟是如何來的呢?其中一種說法,藍月亮一詞源於「once in a blue moon」,英文譯為「千載難逢、難得一見」,所以用來形容一個公曆月內的第二次滿月並不常見。
如果你至今還不了解「超級藍血月全食」
請看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所拍的圖片:
那麼美的月亮,昨晚是誰陪你一起賞的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