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氣象路地下通道禁止非機動車通行 市民:極其不便

2020-12-05 瀟湘晨報

原標題:昆明市氣象路地下通道禁止非機動車通行 市民:極其不便

近日,昆明市民馬先生向春城晚報記者反映:氣象路和二環交叉口的地下通道,在通往船房村的通道出口處設置了欄杆,不讓非機動車通行,造成了極大不便。

隨後,記者來到上述地下通道看到,地下通道一邊通往船房新村,另一邊是宏海小區,在船房新村一邊的通道出入口停放了很多共享單車以及電動車。在地下通道出入口處標有「人行通道,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標牌。但在地下通道內的牆上,仍標有「非機動車推行道,禁止騎行」的提示牌,在宏海小區一邊的通道出入口也發現了相同提示牌。

一邊的出入口被設置欄杆後,騎車出行的市民只能將電動車停放在出入口外,然後步行通過;也有騎自行車的市民,在過通道出入口時將自行車抬過欄杆後再騎行。

經過通道去另一邊買菜的陳先生說:「我平時去買菜,都把電動車停放在通道出入口,步行去宏海小區,買完菜再回來騎電動車。」陳先生表示,這個欄杆是前兩個月才安裝的,雖然騎電動車不方便了,但如果下雨遇到地下通道積水,過往行人會安全些。

騎自行車過通道的劉女士,到出入口時將自行車抬過了欄杆。她說:「每天買菜都要抬上抬下的,很不方便,要是不走這個通道,就需要繞到福海立交去,或者往明波立交橋下面走,要繞行很大一個圈。安裝欄杆後,每天買菜都要抬車,快練出肌肉來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通道內標有「非機動車推行道,禁止騎行」的標識,但階梯邊的坡道又陡又窄,遇水淹後坡道則會變滑,不論是推行還是騎行都極其危險。安裝了欄杆禁止非機動車通行後,很多騎電動車的市民都選擇了繞行。(記者 馬藝寧)

責任編輯: 董翔宇

【來源:雲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昆明氣象路地下通道突然禁止非機動車通行!市民:極不方便
    近日,昆明市民馬先生向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反映,在氣象路和二環交叉口,通往船房村的地下通道出口設置了欄杆,不讓非機動車通行,造成了極大的不方便。隨後,記者來到氣象路地下通道,看到地下通道口停放了很多共享單車以及電動車。
  • 威海多條道路通行方式有變
    隨著威海市過街天橋的建成試運行,近日,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對市區六處過街天橋周邊道路的通行方式進行了調整。「此次調整主要是取消過街天橋附近人行橫道,加設了中央護欄對原先通道進行封堵,並對信號燈的信號方案進行調整。」交警工作人員介紹。
  • ...非機動車分類停放區 讓共享單車有序「排隊」(建設更高水準的...
    星辰在線7月7日訊  長沙晚報7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唐朝昭 實習生 崔友)6日,全市各區城管執法部門開展主次幹道市容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特別是針對機動車、非機動車佔道違停行為進行嚴查。  共享單車給市民帶來出行便利的同時,扎堆停放也給市容市貌帶來了影響。6日上午10時30分許,記者在地鐵2號線芙蓉廣場站4號口附近看到,由於上班高峰期換乘地鐵的市民較多,附近人行道被停放在此的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佔據,只留下狹窄的通道供行人通行。  芙蓉區行政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和共享單車企業運維人員一道,將佔道車輛擺放整齊,並將多餘車輛進行轉運。
  • 重慶現「迷宮」地下通道 360度圓形共8個出口
    2018年4月1日,在重慶楊家坪直港大道的一地下通道成了地下「迷宮」,不少市民進入地下通道後會迷失方向感,有市民用手機導航也無法識別出口方向。  在地下通道上面是四個方向的公路,而地下通道有8個出口,分別為ABCD,除開A出口只有一個出口,其它分為B1.B2.C1.C2.D1.D2出口
  • 南岸一地下通道6部電扶梯停擺數月 老人小孩樓梯爬得有點累
    近日,上遊新聞熱線966966/上遊新聞APP接到市民陳女士報料,稱南岸區人民醫院旁的人行地通道自動扶梯停運三個多月了,遲遲未見恢復運行,導致市民出行不便,希望有關管理部門能儘快維修處理。
  • 禁止夜間通行!
    12月5日起長江隧道連續15天禁止夜間通行今年下半年長江隧道的夜間封閉即將到來,因封閉管養需要,12月5日-12月19日,每天0點-5點長江隧道封閉,無法通行。(上下滑動查看更多)繞行提醒長江隧道封閉期間,揚子江隧道仍24小時通行,本地19座(含)以下客車、固定線路公交車夜間均可從揚子江隧道過江。其他車輛還可從長江三橋等過江通道繞行。
  • 6月底前漢水路、贛水路通行方向將調整 哈爾濱市公園周邊打造慢行...
    人民網哈爾濱6月16日 入夏後,哈爾濱市外出市民逐漸增多,選擇徒步、騎單車出行的市民整體較多,行人非機動車混行現象突出。對此,哈爾濱市交警部門於近期優化調整市區內重點公園景區周邊交通,打造慢行系統交通示範路,營造良好的通行秩序,保障廣大市民的出行安全。
  • 淄博高新區試運行單側雙向非機動車道 開啟省內綠色交通新模式
    為保障非機動車運行安全,提高綠色交通出行效率,淄博高新區交警基於充分的前期調研和科學設計,將柳泉路(裕民至金科學府段)東側輔路調整為單側雙向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可在東側輔路雙向通行,最大限度減少在路段內橫過道路,有效保障了非機動車的安全通行、有序通行,獲得沿線居民一致好評。
  • 中衛多輛私家車亂停亂放、堵塞消防通道!給居民帶來極大困擾
    瑞豐家園小區的住戶馬淑敏告訴記者,私家車越來越多,小區的停車位明顯不夠用,有些住戶只好將車停在空地上,只要能做到文明停車都可以理解,但一些車主圖方便,直接將車停放在過往通道上,給其他住戶出行帶來不便的同時,還影響小區環境整潔。 隨後,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發現均有此類現象。
  • 之江路地下通道螢光燈要改成LED燈·都市快報
    通訊員 謝德林 金林傑 記者 於佳    本報訊 之江路地下通道(清江路-新業路)原有的1368盞螢光燈,都將被LED燈替換。改造工程預計3月上旬完工。  在隧道裡通行,有時會碰見燈光斷斷續續閃爍,這主要是因為燈管到了使用年限。比如,螢光燈的平均使用壽命在6000個小時左右,如沒及時更換,光源就不穩定。
  • 80釐米長,碗口粗,地下通道裡一夜「長」出冰錐
    漢口火車站地下通道內的冰錐。通訊員提供鄭遠勝說,上午8點,有市民及計程車司機通過城管熱線反映,漢口火車站地下通道頂部懸掛有多處冰錐,隨時有可能脫落,引發安全事故,江漢區城管執法局立即安排巡查人員到現場查看。「我們看到通道內頂部確實有滴水結成了冰錐,最長的80釐米,碗口那麼粗。我做快速通道保潔這些年,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冰錐。」他們發現,下穿涵洞伸縮縫有滲水現象,在低溫天氣形成冰柱。
  • 從「趕」地鐵到「擠」地鐵 蘭州市民對軌道出行日益依賴 期待地下...
    從「趕」地鐵到「擠」地鐵市民對軌道出行日益依賴 期待地下網絡更加完善客流滿滿的地鐵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自2019特別自今年國慶長假以來,越來越多的市民能明顯感受到在乘坐軌道交通1號線時比早前更加擁擠,早晚尖峰時段從原來的「趕」地鐵變成了現在的「擠」地鐵。而逐漸上升的客流從側面反映出軌道交通1號線對於城市以及市民出行的重要性,在市民依賴地鐵出行的同時,也對蘭州軌道交通有了更多的期待。
  • 成馬組委會對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表示歉意
    去年成馬的好評如潮,也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熱情支持,賽道沿途到處可見市民朋友對選手們加油、助威、喝彩。在此,成都馬拉松組委會向您及您的家庭表示感謝。成都馬拉松是成都的節日,是成都市民的節日。為了保障成都馬拉松的順利舉行,今天在賽道進行了臨時交通管制,可能會對您所居住的小區或者您的出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請沿線單位和廣大市民充分理解並做好出行安排。
  • 明年威海城區要建2條過街天橋、3條地下通道,新增12個停車場
    近年來,威海市住建局著力破解市民反映較為集中的通行難、過街難、停車難等難題,先後建設立體過街設施8處,建成公共停車場37個、增加停車泊位7670個,2018至2019年打通市區斷頭路11條(段)。立體過街設施分為人行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兩種形式。截至目前,市區共建成人行過街天橋4座,分別位於文化路(鯨園小學)、海濱路(實驗中學)、青島路(僑鄉廣場)和文 登區(實驗中學),全部為灌注樁基礎、鋼箱梁結構;建成地下通道4座,分別位於新威路(威高廣場)、海濱路(幸福公園北側、南側各1條)和文登區(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