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是以艦艇部隊為主體,具有在水面、水下和空中作戰的軍種,其主要任務有:一是消滅敵戰鬥艦艇和運輸艦船,破壞敵海上交通運輸;二是襲擊敵海軍基地、港口和海岸附近的重要目標;三是協同陸軍、空軍進行反襲擊,保衛海軍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標;四是協同陸軍、空軍進行登陸作戰和抗登陸作戰;五是進行海上封鎖和反封鎖作戰;六是保護我海上交通運輸、漁業生產、資源開發、科學實驗和海洋調查的安全 。
海軍指的是一個國家對海上軍事和防禦的全部軍事組織,包括船隻,人員和海軍機構。在海上作戰的軍隊,通常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航空兵部隊、海軍陸戰隊、海軍岸防兵及各專業部隊組成。
1、海軍指揮學院(南京)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學院是海軍最高學府,擔負培養海軍中高級指揮人才任務。學院地處人傑地靈的古都南京市區,營院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學院自86年開辦研究生教育以來,目前已擁有10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3個博士學位授權專業,具有組織碩士研究生入學單獨考試權。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學院設有海軍戰役指揮、海軍合同戰術指揮、海軍師團政治工作、海軍航空兵戰術指揮、海軍後勤指揮、海軍參謀指揮、海軍岸防兵戰術指揮、海軍陸戰指揮、海軍師資培訓等10多個專業。
經國家教委批准,1986年開闢了研究生教育,1990年被批准為全國首批軍事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設置並獲得授權點的專業有:軍事思想、軍事歷史、海軍戰略學、海軍戰役學、海軍合同戰術學、海軍作戰指揮和海軍後勤組織指揮。其中海軍戰役學、海軍合同戰術學是全軍重點建設學科。
1989年,學院 "海軍圖上戰役演習改革"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和軍隊級一等獎;1993年學院"海軍戰役戰術指揮計算機模擬訓練"成果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和軍隊級一等獎。
2、海軍工程大學(武漢)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簡稱海工大,位於"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省武漢市,是在中央軍委、海軍黨委領導下的高等軍事院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管結合、指技合一、文理兼容、具有鮮明海軍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全軍重點建設的五所綜合大學之一和對外開放院校,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正軍級編制。
學校的前身是創建於1949年5月的安東海軍學校,後合併升格為海軍工程學院;1999年,海軍工程學院、海軍電子工程學院合併組建海軍工程大學。海軍第一個本科專業、第一個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全國重點學科均出海工大。
學校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學科專業領域、8個海軍重點建設學科專業、2個省級優勢學科、2個省級特色學科、3個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和18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2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一級學科、7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工程領域面向全國招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3、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經毛澤東主席於1949年11月 22日親自批准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所正規高等軍事學府,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優秀的海軍軍官,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
至今已為我國海軍培養了4萬多名軍政指揮軍官和工程技術軍官,近200餘人成長為將軍,80%以上的現役水面艦艇艦長畢業於該學院,被譽為"海軍軍官搖籃"。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是專門培養海軍艦艇指揮軍官、海軍政治指揮軍官和海洋測繪工程技術軍官的高等軍事學府,是全軍重點建設院校,被譽為"海軍軍官搖籃"和"中國海軍的黃埔軍校"。學院為中國海軍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4、海軍潛艇學院(青島)
學院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環境幽雅,氣候宜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學院是直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一所專業性很強的技術指揮院校,是亞洲唯一的一所潛艇兵種高等學府。
學院創建於1953年8月。1957年9月,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學校。1983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學院。
5、海軍航空大學(煙臺)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大學是海軍指揮與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和航空航天領域科研中心之一,是一所以培養海軍航空兵和岸防兵初中級指揮軍官、飛行軍官、參謀軍官、空中戰勤軍官和航空航天工程技術軍官為主的高等軍事院校,是海軍航空兵、岸防兵戰鬥力建設的重要源頭。
2017年軍隊院校調整改革,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大學由海軍航空兵學院和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重組而成。
擁有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3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領域涉及工學、軍事學、理學和管理學4個學科門類。
6、海軍軍醫大學(上海)
第二軍醫大學全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直屬的一所為軍隊培養醫學專門人才及衛生管理幹部的全國重點醫科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是「2110工程」和總後「53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軍隊3所設置研究生院的單位之一,是中國11所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院校之一,是36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之一,是中國軍隊唯一的外軍醫學留學生培訓基地。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1950年改稱上海軍醫大學。1951年7月正式定名為第二軍醫大學。
學校有國家級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二、三級學科26個,上海市重點學科7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3個,總後「53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5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特種醫學、護理學、公共管理等7個學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建設計劃。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二、三級學科8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二、三級學科106個,博士後流動站7個。
7、海軍勤務學院(天津)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勤學院1952年7月組建於青島,始稱"海軍後勤業務學院",1953年4月遷至塘沽。海軍後勤學院是一所初級指揮和技術管理軍官的院校,有大學本科、大學專科2個層次,開設7個專業。
學院現在營區3處,總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學院編設18個教研室,現有教授、副教授30餘名。學院設有兩個系、10個學員隊;實驗室、專修室、模擬室30多個,圖書館藏書15萬餘冊,學院設有電教中心,負責全院的電化教學任務,已攝製編輯電教教材80餘部。
8、海軍士官學校(蚌埠)
海軍蚌埠士官學校是海軍所屬的8所院校之一,是一所集海勤、陸勤士官人才培養於一體的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性士官學校。學校位於素有"珠城"美譽的安徽省蚌埠市市區,與蚌埠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相鄰,南靠燕山、北望淮河、交通便利。
1986年11月1日,海軍蚌埠士官學校在原海軍第二航空機務學校的基礎上宣告成立。這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專門培養海軍士官人才的學校,也是全軍首創的兩所士官學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