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日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在第十一屆議會開幕式上表示,伊朗軍事實力已從全球第22位升至第14位,同時伊朗軍事潛力在各個領域都發生了巨大變革。
從伊朗電視臺的直播報導中可以看出,魯哈尼對於伊朗軍事排名上升一事,感覺還是相當滿意和自豪的。客觀上說,凡是重視全球軍事排名的國家,基本都希望本國名次能高一些,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對於伊朗來說,這卻並不一定是好事。
外界在關注全球軍事排名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伊朗排名不斷飆升期間,以色列的排名卻在不斷下降。比如以最著名的全球火力指數(GFP)歷年評估數據為例,2017年之前,以色列的全球軍事排名處在11~13位,伊朗則是22~23位左右;
2017年之後,這個榜單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以色列排名逐年下降,直至當下的第15~16位,而伊朗的排名卻一路飆升,直接升至目前的第13~14位。
另外需要提一下,為何以上排名有一定的浮動區間呢?原因是全球火力指數(GFP)通常只會提供世界各國的軍力分析數據,比如海陸空三軍裝備數量以及軍事相關資源等等,而真正給出排名榜單的,則基本都是媒體借用該數據自行給出的排名,所以理論上這些名次是有些許差別的。
不過,因為有GFP的數據兜底,因此這些排名浮動性也並不是很大,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綜上可看出,以色列排名下降的幅度是不大。
但問題是同期伊朗的軍事排名上升速度卻快得驚人,短短的三四年時間迅速超越澳大利亞、加拿大、西班牙、越南和以色列等國,軍事實力排名幾乎提升了近10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既然排名是從2017年開始發生變化的,那就看看當年發生了什麼事!2017年1月20日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上臺後隨即宣布要修改伊核協議,在未得到支持的情況下,於2018年5月宣布美國退出該協議,緊接著恢復對伊朗制裁。
同一時期,以色列開始接收並列裝12架F-35戰鬥機,然而軍事排名卻下降了1~2位。再看伊朗,在美國的經濟制裁和貿易封鎖下,國內經濟雖一蹶不振,但軍事排名卻意外的上升了近10位。
或許有人會說,伊朗在飛彈和無人機研發領域確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也正是因為如此,GFP才眷顧了它。事實上,尚且不談以色列是否擁有核武,單從它出口無人機、試射飛彈以及列裝F-35的事例中就可看出軍事實力的提升。
然而這一切似乎都被發布軍力排行榜的西方媒體給忽略了。要說伊朗軍事實力提升是客觀結果,那它的排名超過以色列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總而言之,從以上兩國軍事排名一升一降中可看出,由於以色列地處中東,地緣環境惡劣,因此西方一直在有意無意地降低其軍事排名,忽略其軍事擴張。
而對伊朗則恰恰相反,有意提高其軍事排名,儘可能地放大它給地區國家造成的威脅,這種做法實質上是捧殺,對伊朗並非好事,這種陰謀也讓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