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雜談】微型投影加入到傳統投影的行列當中,但被嗤之以鼻的就是亮度和對比度這兩項最基本屬性,而因為這些產品本身的問題,市場中有一種聲音是說,亮度不一定要高,幾百流明就夠用。同時對比度也不一定要高,且和亮度高低本身沒有連帶關係。這兩個傳統意義上的衡量指標貌似發生了一些變化,那亮度和對比度本身對於產品而言,究竟如何制定選購指標呢?流言終結者第一期,我們從亮度與對比度本身的基礎意義上去正視它們。
流言終結者第一期:亮度與對比度的關係
一 黑白對比度與亮暗對比度
黑白對比度是指在環境亮度一定的條件下,將最白的顏色和最黑的顏色之間等間隔低劃分出灰度級,期間的灰度級數即黑白對比度。在較亮的環境下,人眼能分辨的灰度級為40至60級,也就是黑白對比度在40:1與60:1之間。當灰度級到60以上時,人眼對其中任何兩個相鄰灰度將無法分辨,而認為他們是統一灰度。
人眼對黑白對比度的分辨與環境亮度有關,亮度下降時,對比度也在下降,當亮度為0時,也就是全黑環境下,人眼分辨的灰度級為0級。因為投影機一般是將影像投影在白色屏幕上,不會出現全黑的情況,所以我們可以認定投影機標稱的對比度不應該是黑白對比度,而應該是亮暗對比度。
密閉的房間,在關閉燈光後,能夠達到0級灰度,呈現最佳的效果
投影機的亮暗對比度是指在投影幕的一個觀測點處,投影機投影的最大亮度與最小亮度之比,測量觀測點的亮暗對比度可以用人眼直接觀測,也可以用光度計進行測量。用人眼觀測到的對比度為主管對比度,用光度計測試出的則為客觀對比度。
二 主觀對比度與客觀對比度
人眼視網膜上的視覺細胞由錐狀細胞和柱狀細胞組成。錐狀細胞又稱明視細胞,主要強光下檢測亮度和顏色;柱狀細胞又稱暗視細胞,主要在弱光下檢測亮度,無色彩感覺。由於每個錐狀細胞都連接著一個視神經末梢,所以解析度高,能夠分辨細節和顏色;而多個柱狀細胞連接著一個視神經末梢,所以解析度低,僅能夠分辨圖形的輪廓。雖然人眼對亮度的總感覺範圍很寬,但當人眼適應某一環境亮度後,其感覺範圍將受到限制。在非直接照射的太陽光環境下,錐狀細胞起主要作用,人眼的亮暗對比度可以達到1000:1;在很低亮度下,柱狀細胞起主要作用,人眼的亮暗對比度只能達到10:1,。進行這種主觀對比度測量時,必須保證人眼「適應某一環節亮度後」,否則無法測量,例如:一個長期關在小黑屋裡的人,只要見到一點點亮光也覺得十分刺眼。
目前投影機對比度有兩種測試方法。一種是全開/全關對比度測試方式,即測試投影機輸出的全白屏幕與全黑屏幕亮度比值。另一種是ANSI對比度,它採用ANSI標準測試方法測試對比度,ANSI對比度測試方法採用16點黑白相間色塊,8個白色區域亮度平均值和8個黑色區域亮度平均值之間的比值即為ANSI對比度。
沒錯,這是高對比度帶來的銳利的畫質
一般來說,廠商更喜歡將全白屏幕與全黑屏幕亮度比值標示出來,因為它的數值更高,更具有迷惑性。並且在之前的許多年,由於測試環境難以控制,測試手段也沒有統一流程的情況下,投影機廠商經常會虛標對比度,不過近年來,由於競爭激烈,價格下降快,投影廠商對自己的品牌形象更加的重視,對比度虛標已經變得比較少見了。
最近國家在有關方面的監控也嚴密起來,自2012年起,出廠的投影機都要統一標示兩個對比度,也就是全開全關和ANSI對比度都要有,這樣就比較利於消費者了解到一款投影機的真實對比度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