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老苗手打原創,拒絕侵權抄襲轉載。
最近,我和愛人商量,想再我家小苗同學報個特長班,想著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多學點總是好的。
徵求小苗意見後,他想學滑冰。
聽到孩子的想法後,我和愛人先是震驚,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讓他接觸過這項運動。隨後我們就查了滑冰相關的信息。
很多網友家長說,孩子起初是有興趣,但是滑冰避免不了摔跤和受傷,很多孩子在學習一段時間後就放棄了。而和滑冰十分相似的輪滑受到廣大家長朋友們的推薦。
鑑於這些情況,我們如實和小苗同學講清楚後,他依然堅持要學,所以我們尊從孩子的決定,但是也立下規矩,就是不能中途隨便放棄。
其實對於小朋友來說,他們對所有的東西都只有三分鐘熱度,喜歡與討厭只是一瞬間的轉變。但是作為家長的我們,卻不能任由孩子耍小性子,打著愛孩子,心疼孩子的名義,放縱他們。
要知道在這個人人努力的時代,只要我們的孩子放鬆下來,就會有成千上萬的孩子超越他。
記得一次看《奔跑吧兄弟》時,很多明星都在說小時候學了什麼,有什麼才藝。而旁邊的楊穎卻遺憾的說:「我真後悔小時候什麼都沒有學,如果當時我的爸媽也能逼我一下就好了。」
人就應該在什麼年紀做什麼事情,孩子時期,就是他們儲備知識和技能的時候,一味的放縱和散養,孩子小時候沒有吃過的苦,長大後還是會加倍補回來的。
那麼,對於現在的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小學生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學,每一次都需要看孩子的分數。現在甚至上幼兒園也要對孩子的知識儲備,學習能力,情商智商等做測評,給出一個公平的分數。
所以,無論哪方面,高分就是當下教育的唯一準則。
那個揚言「多拿一分幹掉千人」的衡水學霸,如今怎麼樣了?
記得2011年聞名全國的衡水中學一名高三學生在採訪時說過:「高考多拿一分,就可以壓倒一千人。」
這是事實,分數就是在這個時代給每個孩子的壓力。
記得當時,有很多家長嘲笑衡水中學這樣的教學模式,甚至說,這樣的孩子即使培養出來,也只是考試的機器,是書呆子,不會有大出息。
但是事實卻是那些嘲笑的人被打臉,衡水中學每年700分以上數十人,踏入清華、北大的學生一批接著一批。
而10年後的這位衡水中學的學生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常駐聯合國外交官。
當他回憶起高中生活時,他說那樣的生活帶給他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和安心。因為有了那樣的機會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我們一生中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我們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別忙著給娃「減負」了,關鍵時刻不如「逼一逼」
「減負」一詞最近在中小學中十分流行。
很多父母反應,孩子課業太重,寫作業到深夜,要求學校給孩子減負。
甚至有很多家長和老師直接開懟。
並且好多家長還拿起國外的例子來和國內學生做比較,目的就在於減少孩子學習負擔。
但是,當學校縮短了學生的上課時間,家長還是會用大量的課外補習班和特長班來填滿孩子的課餘時間。
所以我認為現在孩子並不需要減負而是需要被逼一次。
1、逼他們養成好習慣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都要逼他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起初可以為他們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讓他們逐漸建立時間觀念,提升做事效率。隨著孩子逐漸成長,學習計劃和時間表可以由他們自己來制定。這樣的孩子就能逐漸做到生活自律,學習自覺。
2、逼他們獨立自理
很多家庭,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錯誤觀點:孩子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什麼都不做。所以導致很多孩子離開家,來到大學,生活不能自理。
孩子是一個發展的人,在他們學習成績逐漸提高時,生活上的能力同樣不能落下。
學習之餘,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學會簡單的家務,如何清潔自己的房間,如何整理衣物,如何幫家長做家務。如果孩子能在生活中做事的井井有條,相信他們在學習中也一定思路清晰。
3、和他們交流
在孩子受教育過程中,無論在學校還是課外班,總能遇到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所以家長和孩子交流,聽他們分享學習中的快樂,幫他們排解憂慮。這樣不僅可以拉近與孩子的關係,還能幫助孩子減輕學習中的壓力。
老苗結語:
我們不用成為虎媽,也不用成為狼爸,用正確科學的方法逼孩子一把,同樣能給他們一個好的未來。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都為孩子報了什麼興趣班?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