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PSC和FSC有什麼區別,二者檢查流程上有沒有區別?
PSC=Port State Control,是港口國控制,是主管機關(我國是海事局)對靠泊本國港口的外國籍船舶開展的監督檢查,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員被稱作PSCO。
FSC=Flag State Control,是船旗國控制,是主管機關(我國是海事局)對懸掛本國國旗船舶開展的監督檢查,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員被稱作FSCO。
由於國內海事法規是以國際公約為基礎進行轉化的,所以二者檢查的內容/方法/手段基本一致。只是,尺度上有可能不太一致!
由於PSC檢查針對的是外輪,對檢查官個人作戰能力要求較高,一般主管機關會選擇業務水平較高,英語水平較好的人員作為PSCO,畢竟外事無小事。
據了解,國外有的國家PSCO是專職的,我國目前的形式是兼職的,PSCO既開展港口國檢查也開展船旗國檢查。所以我國的PSCO和FSCO是同一撥人,內外兼修,優秀。
如果有的朋友第一次出國,沒有經歷PSC檢查,也不用害怕。因為國內的FSC檢查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所以按照FSC迎檢的套路,應對PSC檢查是可以的。
PSC檢查的程序是很規範的,依據是IMO制定的港口國檢查導則,目前最新版本是A.1138(31),裡面內容比較豐富,喜歡研究的自己找來看下。
剛剛從事PSC檢查或者沒有經歷過PSC的朋友,想讓PSCReady介紹下怎麼開展PSC檢查最省力氣,由於船比較高,漏檢了項目,爬上爬下的比較費勁。
其實,沒有最優路線,基本根據各個檢查官的喜好不同,路線會不同。今天我們根據船舶檢驗和多次迎檢的經歷為大家提供下建議性的檢查路線。
一般情況下,國內PSCO會兩人登輪,檢查第一站是船長辦公室,在這裡主要開展證書方面的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船舶各種證書/穩性資料/訓練手冊/油汙計劃/各種記錄薄等。
檢查完畢後,兩位PSCO一般會分開行動,一人去檢查甲板設備,一人檢查機艙設備。
甲板設備檢查的流程建議是:羅經甲板——駕駛臺甲板(包括圖書資料和GMDSS設備)——煙囪甲板(包括生活區)——救生甲板(包括生活區)——主甲板(包括生活區)。
這樣一圈下來基本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
機艙設備的檢查流程建議是:集控室——舵機房——機器處所
個人喜好不同,可以酌情增減,希望各位喜歡。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在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