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去年9月開始的澳大利亞大火,這場大火持續了近5個月,這下南極就有了反應。據央視網新聞2月14的報導,今年2月13日,南極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南極摩西島,最高氣溫達到歷史最高值的20.75度。
一.南極高溫企鵝數量暴降77%,它們幾乎餓死了
巴西科學家在南極洲摩西島測得20.75攝氏度的高溫紀錄以來,南極的「原住民」企鵝數量急劇減少,數據顯示,南極東北部每一塊企鵝聚居地的個體數量都在急劇下降,在1971年的企鵝數量調查中,該島上的企鵝總數為122,550對,但現在這裡只剩下了52,786對,將近60%的企鵝居民消失在了這片冰雪大地上。
有科學家預言,如果南極再持續高溫,企鵝將不再繁衍,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的同時,因氣候變暖,企鵝找不到食物,很可能大量企鵝被餓死,某些企鵝很可能絕跡。
二.南極出現了罕見的「雪藻」
「雪藻」在南極歷史上曾經有過,不過像今年這樣大面積的「雪藻」也稱「西瓜雪」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只要南極出現「雪藻」那一定與氣候變暖有直接關係。這次南極的氣候極度異常,應該說與澳大利亞大火及全球變暖的共同作用有著直接的關係。
三.澳大利亞大火是否成為南極氣候變暖的催化劑?
南極變暖,人們自然聯想到澳大利亞持續了幾個月的大火。畢竟,這幾個月的大火至少有4億多噸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氣中,無數澳大利眼動物死於這場大火。同時,成群結隊的蝙蝠湧向城市。這一幕令人感到不寒而慄。
而澳大利亞這一次大火就將大量蝙蝠逼出了山洞,據英國媒體給出的數據顯示,大約有將近70萬隻蝙蝠大範圍「遷徙」,已經給澳大利亞民眾造成了恐慌。
原因很簡單,蝙蝠被稱為「毒王」,並且有的蝙蝠會襲擊人類,不管是哪種後果,都令人脊背發涼。
那麼澳大利亞大火是否成為南極氣候變暖的催化劑?或者更為嚴重的病毒是否與蝙蝠有關?
寫在後面:南極變暖,尤其是今年達到20.75度令人難以想像。如果南極,北極的冰川融化,那麼後果一定是災難性的。那些災難大片很可能在現實上演了。
小夥伴們,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