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派、神怪派、凡人派,四川方言江湖的三大幫派
| 你敬我一個烏龜打屁,我還你一個如來講經,四川人吵架的神器
四川方言就有如一挺機關槍,層出不窮的獨特詞彙讓外地人無力招架。
四川歇後語就有如一個原子彈,等你琢磨出來的時候轟然爆炸,或生氣,或狂笑,或無語。
四川歇後語就如同四川的小江湖。四川人的幽默,閒適,懶散,狡黠都混入其中,就像「花椒開水——又麻人又燙人」。
孰不知,四川歇後語也是有小幫派的。
動物派有野獸的靈性,神怪派有鬼怪的跳脫,凡人派有小人物的狡黠,我們來挨著擺一下。。
01 動物派歇後語的恰如其分
四川歇後語的動物派有三大神獸:抱雞婆、癩疙寶和豬。
「抱雞婆」在四川方言裡指的是孵蛋的雞,暗指潑辣而體態臃腫的婦女。由抱雞婆引申出來的歇後語很多,比如「抱雞婆長鬍子——窩裡老「,」抱雞婆打擺子——咯咯咯「,」抱雞婆抓糠殼——空歡喜「等等。
「抱雞婆打擺子——咯咯咯「還經常能在一些老成都人嘴裡聽到。打擺子就是害瘧疾的意思。咯咯咯,字面上指得是母雞不停地叫喚,實際上比喻話很多,不停地嘮叨。
「癩疙寶」在四川方言裡指的是蟾蜍,因為體表有很多疙瘩,所以得名「癩疙寶」。癩疙寶在四川方言就是一個反派角色,基本上沒有啥子正面形象。寫幾個和癩疙寶有關的歇後語,你們感受一下。
「癩疙寶變得——奪一下,跳一下」,「癩疙寶吃豇豆——懸吊吊的」、「癩疙寶打呵嗨——口氣大」、「癩疙寶拍馬屁——跳起來拍的」、「癩疙寶爬香爐——碰一鼻子灰」,是不是和癩疙寶有關的基本上沒句好話。
此外還有「癩疙寶變得——吃自來食」。自來食,就是自己送上門的食物。因為蛤蟆捕食的時候經常把分泌了粘液的舌頭伸在外面,引誘昆蟲自己飛到舌頭上然後捕食之,所以才有此說法。這句話經常用來比喻不勞而獲的人。
「癩疙寶墊床腳——鼓起來的勁」,蛤蟆的肚子經常都是鼓起的,用它來墊床腳就像是它鼓起勁在支撐在樣子,所以這句話在實際使用中常用來比喻勉強鼓勁,死撐的人。
「癩疙寶躲端午——躲得過初五,躲不過十五」,這個歇後語是有背景故事的。舊時中藥鋪每到端午節的時候就會買癩蛤蟆回來取蟾酥(蟾蜍耳後腺及表皮腺體的分泌物)做藥,取過蟾酥的癩蛤蟆多難再活。初五,舊時專指端午,十五是指的舊曆的五月十五,民間俗稱的大端午。若初五沒有取得蟾酥,則延至十五再取。這句話經常用來比喻始終躲不過某種災禍,避不開某個難關。
作為四川人最喜愛的動物之一,豬在四川歇後語裡也有一席之地。
「母豬過門坎——經佑肚皮」,母豬肚皮大,又懷有小豬,所以需要特別注意保護。在過門坎的時候自然要留心照料自己的肚子。這句話便引申為不讓肚子挨餓。
「豬蹄子抽筋——爪了」。爪,在四川方言裡是指手指彎曲不能伸直的樣子。爪了,引申為害怕極了,沒了主意的樣子。
「死豬不怕開水燙——整囚了」。囚,四川方言裡指某些言行經常重複,已經失去了刺激性。整囚了,指再整也沒有變化,沒有反應。
四川歇後語裡和動物有關的很多,經常使用的還有「貓兒抓餈粑——脫不到爪爪」,「猴子扳包穀——扳一個丟一個」,「老母豬打架——光使嘴」,「推屎婆兒搬家——滾蛋」等等
02 神怪派歇後語的放蕩不羈
生性浪漫的古蜀人自然不會放過任何調侃神怪的機會,首當其衝的就是菩薩。
「觀音菩薩長鬍子——亂載」。載,字面上的意思是插上。觀音菩薩肯定是不會長鬍子的,所以這句話引申為形容胡亂插上,硬給安上的意思。
「紅蘿蔔雕娃娃——飲食菩薩」。紅蘿蔔雕刻出來的人像是用來吃的,所以叫做飲食菩薩。這句話用來比喻貪吃的人。
「石經寺的菩薩——幹人」。石經寺是位於成都龍泉山上的一個寺廟,該寺廟內供有肉身菩薩。幹人,字面上是指肉身菩薩的乾屍,舊時使用時多指除了身體,一無所有的窮人。
除了菩薩,各路神仙在四川人嘴裡也被「踏屑」(故意貶低)了個夠,比如「王母娘戴花——老妖豔兒」,
「土地老爺賣房子——神不住了」,「羅漢請觀音——客少主人多」,「盤古王耍巴浪鼓——老天真」等等。我們挑幾個經典的「神怪派歇後語」給大家賞析下。
「王母娘的蟠桃——老果果」。蟠桃傳說中是三千年開花,五千年結果,所以才是老果果。老果果在四川方言裡專指老年人或者經驗豐富的人。
「如來講經——佛說」。佛說,諧音「胡說」。
「姜子牙的婆娘——姜何氏」。婆娘,四川方言裡老婆的意思。舊時女子出嫁隨夫姓,傳說中姜子牙的老婆姓何,所以叫做「姜何氏」,諧音為「將合適」,意思為剛剛好。同樣的用法還有「何老婆子嫁給姜老漢」。
「雞腳神戴眼鏡——假裝正神」。這句話在四川方言裡十分常用。舊時所謂正人君子的紳士經常戴著眼鏡,裝腔作勢。這句話常用於假裝好人,假裝正人君子。
03 凡人派歇後語的民間智慧
凡人派的歇後語主要分兩個方向,一個是以古喻今,一個是各種職業體驗。
作為曾經蜀國的地盤,四川歇後語裡劉關張三兄弟一個都跑不脫,我們先來三句品味一下:「劉備的兄弟——紅黑都是對的」,「張飛扯倒蹄——黑人一跳」,「關二爺的臉——紅到頭了」。紅臉的關公,黑臉的張飛自然是最好的梗。此外還有「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張飛賣肉——關耍舌頭不動刀」等等。
四川人相當會總結,各類職業的特點在歇後語裡體現地淋漓盡致。比如「裁縫比手藝——認針」,「叫花子要黃連——自討苦吃」,「木匠的鑿子——專打眼眼」,「泥水匠整耗子——敷眼了事」,「鐵匠死了不閉眼——欠錘」等等。
除了以前兩種主流以外,好吃會吃能吃的四川人還總結了許多和吃相關的歇後語。比如「稀飯泡米湯——清上加清」、「夜明珠蘸醬油——寶得有鹽有味」、「一支筷子吃藕——專挑漏眼兒」、「油炸麻花——乾脆」,「油湯裡面撒花椒——你燙我,我麻你」等等。
四川方言裡還有許多經典的歇後語,我們一起來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