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9 08: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8月7日,中廣核第八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活動在大亞灣核電基地舉行。本屆開放日以「海底種珊瑚,雲遊核電站」為主題,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廣大網友共同見證了「大亞灣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正式揭牌並完成首批斷枝珊瑚苗圃培育。
▲大亞灣核電基地
大亞灣核電基地位於美麗的南海之濱——廣東省深圳市大鵬半島,擁有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嶺澳核電站二期共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目前整個核電基地陸地及周邊海域形成了物種豐富的生態圈。
▲潛入海底為珊瑚保育區掛牌
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潛愛等公益組織於2019年發布的《大亞灣核電基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顯示,大亞灣核電基地11公裡蜿蜒的海岸線為珍貴的珊瑚提供了安居的港灣,是一座「天然」的珊瑚保育基地。周邊海域發現國家二級保護的石珊瑚種類15種,包括蜂巢珊瑚、角蜂巢珊瑚、多孔同星珊瑚、捲曲黑星珊瑚、扁腦珊瑚、刺星珊瑚、沙珊瑚、棘星珊瑚等。
據悉,全球珊瑚礁覆蓋面積不足海底的千分之三,卻為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環境,被稱為海底的熱帶雨林,為海洋生物繁衍生息提供生態空間。維護生物多樣性,珊瑚保育是一個非常基礎和核心的工作。
本次活動前,中廣公開召集了40位珊瑚保育官,認領並命名首批完成苗圃培育的珊瑚斷枝。當天,作為首席珊瑚保育官,「水哥」王昱珩潛入海底為「大亞灣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掛牌,並將刻有40位認領珊瑚保育官信息的銘牌固定在了保育苗圃旁。後續,中廣核將在海底接入視頻信號,珊瑚保育官以及廣大網友,可以線上觀察珊瑚的生長情況,見證珊瑚從斷枝變成獨立的珊瑚。
▲和市民分享在海底為 " 珊瑚保育區 " 掛牌感受
為了讓公眾深度體驗珊瑚保育及核電站,中廣核通過開展「雲遊核電站」直播,吸引了超過50萬人次網友圍觀。觀眾跟隨直播鏡頭「走進」了國內唯一的1:1核電站換料水池、大亞灣核電主控室,通過三道門禁、多番安全檢查進入到嶺澳核電站二期生產區域並觀看了核電工程師們的實時工作場景。此外還通過無人機和水下拍攝機器人,領略了「中國最美電廠」海陸空全線美景的獨特魅力。
與此同時,中廣核六大核電基地同步線上雲科普,紅沿河核電基地的花海、陽江和臺山核電基地的白海豚、防城港核電基地的白鷺、寧德核電基地的茶園等,為廣大觀眾呈現中廣核各核電基地的獨特之美。
中廣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長利表示,中廣核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核能等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為天更藍、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做貢獻。
來源/人民日報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原標題:《核電基地建成珊瑚保育區,大亞灣又飲了「頭啖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