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發布首份核電生態報告:核電站已成動植物生態圈

2020-12-08 快科技

核電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這就跟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一樣,這個結論顯然會有很多人本能性地反對,這種反對根源上還是談核色變,充滿了對極小概率的核輻射的恐懼。

中廣核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或許可以讓某些人更了解核電站的生態安全問題,這份名為《大亞灣核電基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的報告是全國核電行業首份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獲得了公益組織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潛愛)支持。

根據官網資料,中廣核是我國最大、全球第三大核電企業及中國第二大清潔能源企業。截至20197月底,中國廣核集團擁有在運核電機組23臺,裝機容量2539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5臺,裝機635萬千瓦;擁有風電在運控股裝機達1239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在運控股裝機容量422萬千瓦,海外新能源在運在建控股裝機1338萬千瓦。

在這份報告中,中廣核指出,由於大亞灣核電公司長期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在整個核電基地陸地及周邊海域形成了物種豐富的生態圈。

兩個公益組織作為技術支持多次派出動植物保護專家、海洋生物保護專家走進大亞灣核電基地開展生物多樣性的獨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基地陸地範圍發現國家級二級保護動植物6種,包括鳳頭鷹、普通鵟、領角鴞、虎紋蛙、蟒蛇、禾雀花等。列入國家三有動物保護名錄的動物,有白鷺、牛背鷺、變色樹蜥、黑眶蟾蜍、花狹口蛙、花姬蛙等。

核電基地11公裡蜿蜒的海岸線為珍貴的珊瑚提供了安居的港灣,周邊海域發現國家二級保護的石珊瑚種類15種,包括蜂巢珊瑚、角蜂巢珊瑚、多孔同星珊瑚、捲曲黑星珊瑚、扁腦珊瑚、刺星珊瑚、沙珊瑚、棘星珊瑚等。

在實地調研過程中,大亞灣核電基地優美的環境和尊重自然的理念給動植物保護專家留下了深刻了印象。」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李燊表示,在核電基地裡能經常看到環保鳥「白鷺」和牛背鷺的身影,這也是大亞灣核電基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較好成效的一個例證。大亞灣核電基地的員工還積極開展多樣的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常年在基地開展海漂垃圾清理和在周邊壩光地區開展紅樹林復育。

在大亞灣核電基地周邊海域的潛水調研中,經專家鑑定有100多種海洋生物,其中15種石珊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潛愛)理事王曉勇表示:珊瑚的生長對環境的要求較為嚴苛,這些珊瑚群落能夠在核電基地周邊海域野蠻生長,與中廣核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生態核電的主張以及系統性的環保管控舉措密不可分。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核電站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核電基地周邊海域水質如何?中廣核直播「核電站海底種珊瑚」
    在核能公眾溝通領域,中國最大核電企業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再次開創行業先河,直播「核電站海底種珊瑚」,讓核電基地更加透明。後續,中廣核將在海底接入視頻信號,珊瑚保育官以及廣大網友可以線上觀察珊瑚的生長情況大亞灣核電基地位於南海之濱——廣東省深圳市大鵬半島,擁有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嶺澳核電站二期共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
  • 核電站周邊有什麼?我國核電行業首份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發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陳棟棟)8月7日,在中廣核第七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上,由公益組織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潛愛)支持發布的《大亞灣核電基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正式發布,這是我國核電行業首份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
  • 核電基地周邊海域水質如何?企業在核電站海底種珊瑚
    (下稱中廣核)再次開創行業先河,直播「核電站海底種珊瑚」,讓核電基地更加透明。8月7日在大亞灣核電基地舉行的中廣核第八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活動上,全國首個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揭牌。在一批珊瑚斷枝「入住」海底培育苗圃後,中廣核將在海底接入視頻信號,40位認領斷枝的珊瑚保育官以及廣大網友後續可以線上觀察珊瑚的生長情況,見證受損的珊瑚重獲新生,從斷枝變成獨立的珊瑚。
  • 全國首個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揭牌 中廣核公開召集40位保育官見證...
    六大核電基地聯動,天上無人機俯瞰全景,水下種珊瑚深度體驗,為公眾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盛宴。大亞灣核電基地航拍圖「大亞灣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正式揭牌大亞灣核電基地位於美麗的南海之濱——廣東省深圳市大鵬半島,擁有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嶺澳核電站二期共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
  • 核電基地建成珊瑚保育區,大亞灣又飲了「頭啖湯」
    本屆開放日以「海底種珊瑚,雲遊核電站」為主題,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廣大網友共同見證了「大亞灣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正式揭牌並完成首批斷枝珊瑚苗圃培育。▲大亞灣核電基地大亞灣核電基地位於美麗的南海之濱——廣東省深圳市大鵬半島,擁有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嶺澳核電站二期共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
  • 「核電之王」中廣核
    主導秦山核電站建設和運營的是中國核工業集團,大亞灣核電站的主導方則是中國廣東核電集團,這兩家公司是我國核電領域的雙子星,目前在中國核電市場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 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陸地及海洋物種超過200種
    在大亞灣核電基地棲息的白鷺(資料圖)中廣核供圖中新網深圳6月1日電(記者 鄭小紅)「大亞灣核電基地動植物物種超過200餘種,其中陸地上發現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植物8種,周邊海域發現國家二級保護的石珊瑚種類7種,生物多樣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 我國核電雙喜臨門
    【深圳商報訊】(記者 程連紅)「十三五」開局首日,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旗下兩大核電基地相繼傳來喜訊:1月1日,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簡稱防城港核電)、陽江核電有限公司(簡稱陽江核電)先後發布消息,宣布防城港核電站1號機組、陽江核電站3號機組分別於當日完成所有調試工作,具備商業運營條件,開始進行上網電量的統計。
  • 三巨頭主導中國核電 其他公司控股核電站希望渺茫
    隨著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在5月29日正式宣布合併,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浮出水面,這是1994年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成立之後,國內出現的第三家核電巨頭。
  • 核電站退役中:我們這代人或將目睹核電的終結
    「核電將會消亡,這只是時間問題。如果核電是一個有機體的話,它早該出現在瀕危物種名錄上面了。從每年的《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WNISR)中可以看出,新建的核電站數量不足以彌補接下來20年中大批核電站退役所造成的空缺。」國際核能政策獨立分析師、WNISR發起者和首席作者麥可·施奈德(Mycle Schneider)說。
  • 核電利好接踵而至 據稱未來10年中國要建超60座核電站
    9月20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國家核電)傳來消息,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及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   更為勁爆的是,坊間傳聞,某核電人士透露,中國擬在未來10年,興建超過60座核電站。不過,就這一消息,截至發稿前,《證券日報》記者尚未獲得官方確認。
  • 央企再合體 核電重組謀出海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公開資料顯示,中電投組建於2002年12月29日,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三大核電開發建設運營商之一。2007年5月22日,國家核電揭牌成立,被認為「誕生於核電發展的春天」。公司具備自主研發能力,至今已經擁有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壓水堆型核電站成套技術CAP1400。同時,從國外引進消化吸收的AP1000已完成國產化標準設計。
  • 繼芬蘭法國之後開建臺山核電如何後來居上成EPR全球首堆
    12月14日下午,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聯合宣布,廣東臺山核電1號機組已於北京時間12月13日17:00完成168小時示範運行,具備商業運行條件,由此成為全球首臺具備商運條件的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三代核電機組。
  • 中國首份城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報告發布
    我國首份城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報告發布深圳「曬出」生態家底圖為深圳南山區大沙河兩岸景觀新華社記者 梁旭攝 本報記者 李 禾陸域生態系統保持了282萬噸土壤,緩解了熱島效應1.99℃,減少了6.62億噸的暴雨徑流,固定了30萬噸二氧化氮,釋放
  • 大亞灣核電站運行20年 環保效益相當於10萬公頃森林
    供港電量佔香港用電量1/4    大亞灣核電運營公司新聞發言人馬剛介紹,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20年來,大亞灣核電站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安全運行指標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截至2014年5月5日,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4147天,無非計劃停機停堆、連續安全運行天數位列國際同類機組第一名。
  • 核電重啟進入倒計時核電三巨頭籌措資金爭相上市融資
    近日,有消息稱,中廣核電力H股IPO已經於11月13日通過港交所聆訊,擬下周四(11月27日)起招股,12月10日掛牌。此外,中核集團旗下的中核電力和中國核建都在今年5月份發布了招股說明書,將在上交所掛牌。   這意味著,在此輪三大核電巨頭上市競賽中,中廣核電力有望拔得頭籌,最早上市並獲得融資。
  • 你的家鄉可能會建核電站(名單)
    可是吧,後來傳出內陸江西彭澤要建設一個帽子山核電站,而且傳是中國內陸首座大型商用核電站,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頭號重點工程,當時識局君就懵了。不是說內陸相對不那麼安全麼?不過,這個東西,作為非業內人士,也只能懵一下罷了。後來一查資料,擦,河南南陽也要建核電站。
  • 海上核電、四代核電、小型堆 中國核能未來15年技術路線圖正浮現
    中核集團官方微信在18日發布的一則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了《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並同時發布了《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前者列舉了包括「先進核能技術創新、乏燃料後處理與高放廢物安全處理處置技術創新」、「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等15項重點任務,後者則明確了這15項重點任務的具體創新目標、行動措施以及戰略方向。
  • 核電三巨頭擴張致使資金鍊緊張 紛紛加緊上市步伐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馮慶豔 隨著國家核電政策的開閘,很多原來暫停的項目即將上馬,然而一個核電站投資動輒幾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這也倒逼著核電三巨頭紛紛加緊上市步伐。一位某大型核電企業內部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國家對沿海核電項目重新放開,中核、中廣核和國核技在建的核電項目都不少,在大擴張之下三大企業最缺的就是資金,通過向銀行貸款等方式成本太高,而上市是它們目前最好的選擇。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3月底,中廣核負債權益比率為267.65%,過去兩年該比率都在200%以上。
  • 山東要建三座核電站 核電工業大蛋糕濟南能否分杯羹?
    2 4500億的大蛋糕  張德利的樂觀不是盲目的,我國核電企業常駐山東專家李先生表示,從國際上來看,全球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或計劃發展核電,需求非常迫切;另一方面,儘管我國發展核電起步比較晚,但目前技術水平已在世界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