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月5日《民航局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開始執行以來,目前國外入境的航班已經有31次熔斷。比較有代表性的熔斷事件有以下幾個:
6月11日南航CZ392孟加拉達卡至廣州航班發現17位旅客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這也是政策執行以來的首次次熔斷。
7月1日,民航局決定自7月6日起暫停四川航空埃及開羅至成都3u8392航班運行1周。
7月6日,民航局再次發布通知,決定即日起,暫停孟加拉優速航空公司孟加拉國達卡至廣州BS325航班運行1周。這是針對外國航空的首次熔斷指令。
7月14日,民航局發布對泰國兩家航空公司實施熔斷措施的通知,決定自7月20日起,分別暫停泰國獅子蒙特裡航空公司SL117曼谷至廣州航線航班、泰國亞洲航空(長途)公司XJ808曼谷至天津航線航班運行1周,並要求熔斷的航班量不得用於其他航線。
8月11日,民航局單日發出三份「熔斷指令」,分別對阿聯阿提哈德航空公司EY862航班、中國東方航空公司MU212航班、斯裡蘭卡航空公司UL866航班採取熔斷措施。
這些被熔斷的航線都比較具有代表性——東南亞是我國在外同胞數量最多的地區。而非洲和中東地區代表的埃及和阿聯,則是我國於這兩個國家全面恢復航空聯繫前,該地區唯一的回國中轉站。
目前入境航班被取消的總數為52班,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累積2341例,目前確診病例有176例。
雖然熔斷政策+入境前的各種要求給海外想要回國的同胞造成了很多不便,但是毫無疑問以目前的情況看,這個策略是很成功的。
根據上周西班牙旅遊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國內航空數據已經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而國際航線的恢復數量和頻率也是相當樂觀的,8月國際航線的總量比4月多了接近3倍,越來越多的航線也必然帶來更大的風險。
而熔斷和取消入境航班的做法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在某個高風險國家或地區,高頻率的轉運人員,減少了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感染的概率,同時也讓入境人員的健康狀況得到了相應保障。而後續執行的國際健康碼持續打卡和對部分國家要求的核酸檢測,跟熔斷機制形成了更加完善的機制。從目前來看, 針對控制疫情輸入的角度來說,其他國家執行的政策都沒有我國的有效。
從本月(9月)開始,無論是復航的國家/地區還是航班總數,又會創造疫情以來的新高。民航對入境航線和乘客的管控也將越發嚴格。其中不乏不少航線是在「高風險地區」運營的,而民航局也會從本月開始對高風險地區航空入境航班採取更嚴格的管理措施。
民航局要求,對於以下三類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入境航班採取嚴格管理措施,客座率按照不高於75%控制,第一類為按照最新版《運輸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國際航班防疫風險分級標準評分歸類為高風險的航班;第二類為單個航空公司同一航線同一航班入境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旅客人數連續3周累計達5個的航班(單個航班以入境後連續7日衛健委公布數據為準);第三類為因輸入病例超標實施「熔斷」後恢復運行的航班。對於上述第二類和第三類航線航班,民航局規定其入境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旅客人數連續3周為零的,可以取消75%的客座率限制,並可依程序申請實施獎勵。
在原有基礎上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顯然民航局對高風險地區入境的問題提前做出了考慮。而且正是因為前期工作有著符合目標的效果,才會再次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調整了策略。希望入境病例的數量得到更好的控制,也希望滯留海外的同胞可以早日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