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物種的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體的生命活動始終遵循自然規律。在自然界的長期演化中,人類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種的智能,並建立起極其複雜而嚴密的社會組織體系。但我們清楚,即使沒有人類,自然照樣存在,自然不依存於人類。
人類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才能生存,即人類始終依存於自然,而自然界是由無數種動植物所組成。而自然界之組成部分,動植物卻在為著自己一系的生存,將自己以外的其它作為自己延續的犧牲品,這就是大自然弱肉強食的法則。
作為自然生態圈中食物頂尖的一員,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動物;人類需要相關動物的皮肉蛋奶毛等,這是不可避免的。人類要延續,必然要剝奪動物的生命或者它們的生存資源,這既客觀又現實,否則就太虛偽了。所以,如果說不殺生就是保護動物,那是不現實的;而發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人類,是有選擇和有計劃地滿足人類的需求,如野生動物的保護,在全球達成共識,現在就連麻雀都進入到野生動物保護行列就是明證。
在此基礎上來講,那些吃著魚刺啃著藍鰭金槍魚,而又去談放生的人純屬沽名釣譽。現實中的人類,主要食用和使用養殖的動物和他們的產物,讓野生的動物自己過自己的日子,把野生的植物和果實,讓給野生動物去降低肉食的比例,不去幹擾它們,使它們自然地進行著優勝劣汰,這本身就是人類文明的高度進步。
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已經在較多的食用素食、水果、蛋、奶等,其減少皮革的使用方面,多使用棉麻塑料等替代品對於養殖的動物。我們對動物們已經在行動上心存感恩,我們所做的也只有這些了,但人類還在努力,爭取用科技手段製造多一些的代用品。
對於日常生活中,犧牲一些動物的生命,滿足人類的需求,這是不可避免的。雖然,我們為它們提供食物住所和庇護,但是我們卻剝奪了他們的生命、甚至還有下一代。
目前情況下,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人類的生存是必須要放在首位的。但是,我們應該減少對它們的虐待,改善它們的生存環境,減少它們的恐懼,人類所做也只能如此了。
有鑑於此,說人類虛偽也好,殘忍也罷,叫全球人類完全變成素食主義是不現實的。要理解人類的善待動物及保護動物的真實含義,客觀全面地看待一切,不可因噎廢食,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可本末倒置的禁錮人類的生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