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小區域——巴丹吉林沙漠

2021-01-10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18·武漢市第六中學高三期中)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圖a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其附近地區。巴丹吉林沙漠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小於80mm),蒸發旺盛(蒸發量大於3500 mm),年均溫7~8℃。沙漠中分布眾多湖泊,湖水終年不凍。湖泊水的化學成分與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層地下水接近,湖底常見碳酸鈣沉積。當壓力減小,水中可溶的碳酸氫鈣會轉化為碳酸鈣沉澱下來。沙漠中沙丘廣布,還有眾多高大沙山(沙山高200~300 m,最高500 m以上),沙山內部有碳酸鈣膠結層(圖b)。近年來,河西走廊沙漠化加劇。

(1)指出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水的主要補給水源,並說明判斷依據。

(2)說明巴丹吉林沙漠中湖底碳酸鈣沉積的原因。

(3)說明巴丹吉林沙漠中高大沙山的形成過程。

參考答案:

(1)地下水。因為該地湖泊水的化學成分與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層地下水接近,且該地存在深大斷裂,可以推斷,青藏高原冰雪融水通過深大斷裂帶,經河西走廊,至巴丹吉林沙漠出露地表,形成湖泊(或「湖泊主要分布在地下水流動路徑上」;該地年均溫較低,但湖泊終年不凍,符合地下水水溫較高的特點;該地降水稀少,蒸發旺盛,說明該地湖泊不可能以大氣降水和河流水補給為主。

(2)青藏高原冰雪融水在下滲流動過程中大量溶解了地層中的碳酸鈣,深層地下水出露地表時,由於壓力減小,水中的碳酸氫鈣會轉化為碳酸鈣沉澱下來。

(3)該地氣候乾旱,沙源豐富;地下熱水上升遇到沙丘,水蒸氣繼續向上運移,遇到溫度較低的沙層,凝結在沙粒表面,形成溼沙層,(在沙粒間形成水膜,增加沙粒間的凝聚力,)加之碳酸鈣膠結,沙丘抗侵蝕能力增強,隨著風力不斷地搬運、沉積,逐步形成高大的固定沙山。

典型例題二:(2018·河南高二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9月11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召開。來自196個締約方的正式代表約1400人與會,共商全球防治荒漠化大計。巴丹吉林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西部,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是中國第二大流動性沙漠,沙漠內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複合型沙山群。沙漠南部存在著多條斷裂帶,使沙山間形成大小144個內陸湖泊景觀,冬季不結冰。中國自從2010年開始,就對阿拉善旗地區的巴丹吉林沙漠進行治理,如採取流沙地質機械壓沙、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籬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鋪沙障、植物固沙等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1)說明巴丹吉林沙漠成為中國第二大流動性沙漠的原因。

(2)簡述巴丹吉林沙漠眾多湖泊形成的原因。

(3)說明巴丹吉林沙漠流沙治理對中國西北地區其他沙漠治理的啟示。

(4)試為巴丹吉林沙漠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參考答案:

(1)沙漠面積廣大,沙漠流動空間大;晝夜溫差大;風化作用顯著,地表乾燥疏鬆;沙源豐富;氣候乾旱,全年降水少,地表植被稀少,對沙漠流動阻擋小;位於西北地區,接近冬季風源地風力大(答出三點即可)

(2)沙漠南部多斷裂帶;深層地下水沿斷裂帶出露地表,在低洼處形成湖泊

(3)因地制宜地設置不同類型的沙障,提高固沙效果;在流沙地段釆用機械壓沙措施;充分利用水資源,在水分條件較好的地區有計劃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

(4)在沙漠地區開發利用太陽能和風能資源等綠色能源;充分利用沙山群、沙漠湖泊景觀開發沙生態旅遊;加大科技和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治理流沙,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合理即可即可)

典型例題三:(2018·新疆兵團二中高二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採、沙山等聞名於世。雖位於沙漠,但是卻有100多個湖泊,其中面積大於1km2的湖泊5個,冬季不結冰。2014年12月,該地尋找飲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公開掘八口井,每晝夜近1萬立方米的優質礦泉水噴湧而出。

材料二 巴丹吉林沙漠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高達500米以上。沙丘內部較潮溼,沙丘頂部附近生長有較多的植物。

材料三 巴丹吉林沙漠

(1)簡述巴丹吉林沙漠降水少的原因。

(2)分析巴丹吉林沙漠湖泊較多且原因。

(3)分析世界上最高沙丘的形成條件。

(4)該地湖泊冬季不結冰的原因.

參考答案:

(1)深居內陸,離海較遠;地形阻擋,水汽難以到達。

(2)該地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山地冰雪融水、降水等下滲,以地下水的形式流至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多風蝕地貌,窪地多;巴丹吉林沙漠多斷裂帶,巖層破碎,地下水巖層破碎處出露地表,在窪地處形成湖泊。

(3)位於沙漠,提供了豐富的沙漠;冬春季節多大風,提供了動力;沙山內部溼度較大,且頂部附近植物較多,使得沙塵能夠持續堆積。

(4)原因:有來自(深層斷裂帶)溫度較高的地下水補給。

典型例題四:(2018·全國高二單元測試)某考察隊在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東南部發現了湖泊與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觀。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1: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邊環境示意圖。

材料2:考察隊在沙山中發現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動的植物根管結核化石,經測定年齡在4000年以上。同時發現沙山內部含水量較高。

(1)該地沙山是固定的還是流動的?說明判斷依據。

(2)在最近《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等單位組織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巴丹吉林沙漠被評為「中國最令人銷魂的五大沙漠」之首。但近年來,有人發現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積有擴大的趨勢。你認為導致該現象出現的主要人為原因有哪些?

(3)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治理過程中,應堅持怎樣的方針?採取哪些措施?

參考答案:

(1)是固定的;判斷依據:沙山中發現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動的植物根管結核化石

(2)人口迅速增長,環境壓力加大;過度放牧、亂砍濫伐、盲目開墾等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導致草原植被破壞和沙漠擴大

(3)方針: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封沙禁牧、禁樵禁採、合理用水、生態移民、退耕還林還草等

典型例題五:(2020·山東滕州市第一中學新校高三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於阿拉善荒漠中心,是我國第三大沙漠。阿拉善高原是一個長期穩定隆升的剝蝕區,燕山運動以來,在高原南部邊緣和周圍形成了一系列斷裂山地和盆地。巴丹吉林沙漠裡有眾多湖泊,湖泊水位多年變化較小。在湖泊旁有眾多平均高達200-300m的沙山,有的海拔達1000多米。沙山內部含水量大,山上普遍生長較多沙拐棗、檸條等灌木或草本植物。

石羊河是該區域生產和生活重要水源,但隨著河流上下遊修建了大大小小多個水庫,河流水量越來越少,某些河段甚至出現斷流現象。

(1)分析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水位變化較小的原因。

(2)簡述巴丹吉林沙漠分布的沙山較高大的原因。

(3)從自然環境整體性角度,分析石羊河流域過度用水對周圍環境甚至華北地區產生哪些影響?

參考答案:

(1)該地區位於我國內陸,降水稀少,湖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補給;湖泊周圍多斷層,地下水沿斷層線向地勢低洼處匯集;地下水補給比較穩定;當地年均溫多年較穩定;湖水的年蒸發量與年補給量大約相等,導致湖泊水位多年變化較小。

(2)地處內陸,氣候乾旱,風沙充足;沙山內部溼度大,沙粒粘稠,固定性增強;山上植物較多,根系發達,利於固丘固定。

(3)該地區全年降水較少,氣候乾旱,生態環境脆弱,過度用水會加劇水資源短缺,導致荒漠化;石羊河乾涸會使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里沙漠相連,加劇沙漠化程度,增加治理沙漠化難度;沙漠面積擴大,冬春季節形成沙塵暴,影響華北地區的大氣質量。

典型例題六:(2019·林芝市第二高級中學高二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所示區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峰、沙山等聞名於世。該地年降水量40~80 mm,蒸發量超過3000 mm,沙漠中卻有100多個湖泊,冬季不結冰。該地沙丘廣布,最高可達500 m,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內部較潮溼,沙丘頂部附近生長有較多的植物。2014年12月,該地尋找飲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共開掘八口井,每晝夜近10000 m3的優質礦泉水噴湧而出。

(1)分析巴丹吉林沙漠降水少的原因。

(2)試分析該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

(3)你是否贊同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區大量開採地下水,請表明態度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深居內陸,離海較遠;地形阻擋,水汽難以到達。

(2)該地位於西北內陸,附近沙源豐富,冬春多大風天氣,挾帶大量沙塵在此處堆積;沙山內部溼度較大,且頂部附近植物較多,形成固定沙丘,隨著沙塵持續堆積,形成高大沙山。

(3)贊同。地下水資源豐富,補給穩定;優質礦泉水,水質好;提供生產、生活用水(緩解用水緊張狀況),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或不贊同。過量開採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沙丘內部乾燥(植被死亡),沙丘活化,沙塵天氣增多;地下水補給速度慢,無法滿足大量開採需求;湖泊萎縮,生物多樣性減少。

典型例題七:(2017·河北衡水中學高三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見左下圖)年降水量大約在 40~80 mm 之間,蒸發量超過 3000 mm。沙漠的海拔在 1200~1700 m 之間,主體是沙山和高大的沙丘。沙丘內部較潮溼,沙丘頂部 附近生長有一些根系發達的篙屬、沙米等草本植物(見右下圖)。沙山之間的窪地分布著 100 多個大小不等的永久性湖泊,冬季不結冰,多為鹹水。湖岸邊生長的茂密植物是優良的防風 固沙樹種,也是沙漠中動物的食物。湖泊周圍常為牧場及聚落所在之地。

(1)運用水循環原理說明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的形成過程。

(2)分析沙丘頂部可生長植被的原因。

(3)分析該地區眾多湖泊對周邊居民生活的有利影響。

參考答案:

(1)黑河地表水或沙漠冷凝水下滲到地下,地下水沿著斷裂帶流動,在沙山之間的窪地 出露地表形成湖泊。

(2)該地氣候乾旱,地下水豐富且水溫較高,沙丘下層的地下水蒸發後,水汽不斷向沙丘頂部移動,導致沙丘內部溼度較大;植被的根部較深,有利於吸收沙山內部的水分。

(3)湖泊調節局部小氣候,溫差變小,溼度增大,改善居住環境;湖泊周圍土地溼潤, 植被生長茂密,防風固沙,減少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湖區植物為牲畜提供飼料,利於畜牧 業發展;保護了生物的多樣性,為當地居民發展經濟提供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典型例題八:(2018·河北張家口一中高三課時練習)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位於內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發量超過3000mm。沙漠東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下圖所示)。研究發現,湖泊水由深部斷裂帶的地下水補給,湖泊及附近出現鈣華(含碳酸氫鈣的地熱水接近和出露於地表時,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鈣的化學沉澱物)及鈣質膠結層。沙山底部以鈣華及鈣質膠結層為「內核」,且沙山內部較潮溼。

材料二 我國最大內陸淡水湖的南側不遠有一個槽狀鹽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鹽層。下圖為鹽池附近的地質剖面示意圖。

(1)據材料一,分析該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2)據材料一,推斷沙山迎風坡和背風坡從坡底到坡頂表層沙粒粒徑的變化,並分析原因。

(3)據材料二,結合水循環過程簡述鹽沼池鹽層的形成過程。

參考答案:

(1)風力強盛,沙源豐富;鈣華及鈣質膠結層對風沙的阻擋,風沙在此沉積;水及水汽對沙的吸附(沙山內部溼潤),使風力對沙山的侵蝕減弱,沙山不斷長高

(2)迎風坡和背風坡從坡底到坡頂沙粒粒徑均由大到小變化;原因:迎風坡隨著坡面升高,風力搬運能力減弱,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後沉積;背風坡一側,顆粒大的由於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3)湖水通過含水層滲透(或地下徑流輸送)到鹽池;鹽池池水蒸發,鹽分逐漸積累,形成鹽層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巴丹吉林沙漠 – 中國最美的沙漠
    by 網絡在我國西北部有一片美麗的沙漠,沙漠裡卻散布著大大小小共約140多個湖泊。這個奇特的沙漠,叫做巴丹吉林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它東起弱水,西至雅布賴山,南起拐子湖,北至北大山,總面積約4.92萬平方公裡。by 網絡巴丹吉林沙漠有五絕:奇峰、鳴沙、群湖、神泉、古廟。
  • 巴丹吉林沙漠,絕!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 Jaran Desert)(※友情提示:沙漠風沙下拍攝需謹慎,容易毀相機)巴丹吉林生機勃勃巴丹吉林特有的紅色海子就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之中,巴丹吉林特有的紅色海子讓人眼前一亮,宛如熠熠發光的紅寶石。據當地人說,這種紅色海子只有每年5-9月才會出現。
  • 風光無限的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號稱中國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風光極美。巴丹吉林沙漠由眾多的沙山和海子相伴組成,沙山高大雄偉,景觀堪稱是沙漠中的極品。在沙漠腹地分布有140多個清澈見底的海子,如鑲嵌在大漠裡閃爍的珍珠,海子多為鹹水湖。不可思議的是,湖裡有淡水泉眼,噴出的水十分甘甜,令人稱奇。在巴丹吉林沙漠裡還生長著各種植物,這些植物耐著風沙,耐寒,耐乾旱。
  • 走進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的駱駝巴丹吉林 沙漠位於內蒙西部的銀額盆地底部,是 中國 四大沙漠之一。沙漠主要屬內蒙 額濟納旗 和 阿拉善右旗 。由於人少車小,我們得以隨處停留,有了和沙漠駱駝的親密接觸。。。巴丹吉林沙漠旅遊區次日一早,看到天氣晴好(若再下雪,司機打算返回),我們進入內蒙的 巴丹吉林 沙漠。眼前的沙漠,荒野、蒼涼,讓我們大為震撼和感慨。
  • 世界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開啟申遺之路
    2019年12月20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文本論證會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專家一致認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滿足世界自然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的相關標準,希望儘快完成國內報出程序,爭取獲得在2021年代表中國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資格。
  • 巴丹吉林沙漠必魯圖峰海拔高程公布 填補國內空白
    近日,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魯圖峰高程數據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予以公告並啟用:必魯圖峰海拔高程為1611.009米。這項重要的測繪成果填補了我國沙漠地形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空白,為我國國土資源管理、國防建設、環保、氣象、生態治理、旅遊等提供了精確地理信息數據。
  • 測繪地信局: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魯圖峰海拔高程1611.009米
    測繪地信局: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魯圖峰海拔高程1611.009米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25 15:29 來源: 測繪地信局網站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12號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經國務院批准,現將內蒙古自治區巴丹吉林沙漠必魯圖峰海拔高程數據公告如下:    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魯圖峰
  • 巴丹吉林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是世界四大沙漠之一
    走進巴丹吉林,巴丹吉林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西部,是世界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7萬平方公裡。其中的巴彥諾爾,吉訶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高聳入雲的沙山,神秘莫測的鳴沙,靜謐的湖泊、溼地,構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獨特的迷人景觀,每年吸引了上萬名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 阿右旗召開《內蒙古自治區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保護條例》送審...
    9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保護條例》起草工作領導小組與專家學者就《內蒙古自治區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保護條例》送審稿(初稿)舉行了座談論證會,為《條例》送審稿(初稿)進行把脈和審定。旗人大常委會主任、《條例》起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那順夫主持會議。
  • 沙海中出現的古潼京在什麼地方 於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內
    浩大沙漠機密工程為何突然被廢棄?發現悶油瓶留下的關鍵線索,黑眼鏡隻身犯險,解雨臣暗布迷局。為了尋找失蹤的手下,吳邪尋到了無辜受牽連的少年黎簇。少年背後的傷疤成為吳邪解開沙漠古墓謎團的關鍵。威逼利誘之下,吳邪帶著黎簇深入沙漠死亡禁地古潼京。
  • 巴丹吉林沙漠科學藝術考察活動舉行
    參加此次活動的有中國科學院沙漠研究所研究員、陝西師範大學副校長董治寶教授,地理學家張軍,沙漠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薩日娜、肖南,青年畫家高海平。 考察採風隊伍首先抵達內蒙古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隨後赴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城牆城樓、嘉峪關魏晉墓室壁畫原址保護區6號墓、嘉峪關市科技館、酒鋼集團紫軒葡萄酒酒窖景區等地考察學習,收穫頗豐。
  • 無數人點讚—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
    「五一」期間,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的馬湖、粉紅湖、諾爾圖湖等在學習強國、人民網、中國新聞網、新華社、內蒙古日報、草原雲等多家媒體頻頻亮相,同時英國《每日郵報》《衛報》也對巴丹吉林沙漠進行報導宣傳。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深處的馬湖,周邊沙山陡峭,人跡罕至。
  • 巴丹吉林沙漠,我們來啦
    這是在額濟納旗胡楊林八道橋的巴丹吉林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主體,同時也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這裡的特別之處就是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是多達100多個。就是這樣,我們才有了登頂的決心,都想從上往下看看這個沙漠的特別之處。
  • 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空+地」生命大救援!
    中國警察網訊  10月5日,一名越野愛好男子被困阿拉善右旗境內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內蒙古警方和甘肅空中救援力量第一時間緊急構架「空+地」救援網,地面警民聯合救援力量沙漠腹地「白+黑」千裡尋蹤,專業救援直升機往返千餘公裡飛越展開空中生命救援,被困人員最終得以在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成功施救,目前傷員生命體徵穩定。
  • 巴丹吉林沙漠珠峰大會暨自駕旅遊活動啟動
    五一小長假,遠離都市喧囂,在戈壁裡穿行、在峽谷裡高喊、在篝火旁把酒、在沙漠裡越野、數星星······,這是很多人嚮往的度假方式。在巴丹吉林旅遊景區,一場好玩、好看的第四屆巴丹吉林「珠峰大會」暨「一路向西」自駕旅遊活動正式啟動。
  • 巴丹吉林沙漠,堪稱世界鳴沙之最,像是上帝畫下的一道曲線
    巴丹吉林沙漠是這片土地當之無愧的魂靈。相傳幾百年前,有一個叫巴丹的老人,迷路闖進了大漠中,發現了60多個海子。「吉林」是蒙語「60」的意思,巴丹吉林故而得名。「奇峰、鳴沙、秀湖、神泉、古廟」堪稱巴丹吉林「五絕」。
  • 【警方關注】阿右旗公安局召開巴丹吉林沙漠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
    【警方關注】阿右旗公安局召開巴丹吉林沙漠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安保部署會 2020-08-19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邊塞詩刊》|何五根:巴丹吉林沙漠(詩歌)(總1042期•1332條)
    巴丹吉林沙漠何五根/江西上饒1在荒涼到絕望的地方是巴丹吉林沙漠他輕舞衣袂一角用四萬七千平方公裡的一顆心告白無盡的起伏與刺芒恰如生之無奈我捧起一瓢沙沙粒太小像昨天一樣>真實、瑣碎殘忍、不朽如果你正為活著悲傷巴丹吉林如果你正為死去歡欣巴丹吉林!
  • 【地理視野】我國第一處申遺沙漠,到底美成什麼樣?
    「 2019年12月20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文本論證會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專家一致認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滿足世界自然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的相關標準,希望其能爭取獲得2021年代表中國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資格。巴丹吉林沙漠將力爭填補我國世界自然遺產中沒有沙漠類型的空白。
  • 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的我國「最美五大沙漠」你知道幾個?
    2005年,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主導,全國34家媒體協力,組織200多位專家,對中國最美的地方進行了全方位的巡禮,共分17個類別,評出了「選美中國」排行榜。評選最美的中國五大沙漠排行榜:1,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內蒙)—上帝畫下的曲線 2,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新疆)—大地的天體營3,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新疆)—大漠的血脈4,鳴沙山月牙泉(甘肅)—千年的守望5,沙坡頭(寧夏)—曳住流沙的腳步第五名:沙坡頭(寧夏)—曳住流沙的腳步沙坡頭位於寧夏中衛市西部騰格里沙漠的東南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