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爾聲學,聲學市場內地A股上市公司的龍頭企業,與瑞聲科技一樣同為蘋果供應商,在過去的幾年中,蘋果訂單在其營收佔比均超過了20%!然而,僅就聲學市場而言,在瑞聲科技的強力壓制下,眾多的聲學廠商經營並不理想,諸如共達電聲最終被借殼,而歌爾聲學可以說是其中強有力的主力軍之一!
隨後,立訊精密在無法收購美律的情況下,進一步聯合美律以及抗控,試圖分享蘋果訂單紅利,事實證明此舉成功!但業界也有消息表示,儘管如此,但是見效並不是很大!而歌爾聲學在聲學市場難以取得快速增長之際,其進一步試圖轉型,向VR、可穿戴、機器人等市場大力進軍,並成為Oculus Rift和索尼PS VR代工廠!同樣,瑞聲科技也在向其他市場布局,諸如觸控馬達、天線、機殼和光學鏡頭等!
儘管當前的歌爾聲學正在向更多的智能終端設備市場進軍,但是就客戶群體來看,其最大的客戶依然是蘋果,從2014年到2016年,蘋果訂單在其總營收中的佔比分別達到了26.31%、20.18%、26.76%!與此相對應的瑞聲科技,蘋果訂單在其總營收的佔別分別為35.1%、28.4%、47.2%!顯而易見的是,在過去的過年中,兩者的競爭一直十分激烈,但目前來看,兩者在聲學市場高低早就判定,同時兩者未來轉型到了不同市場!
歌爾股份營收力壓瑞聲科技:淨利潤卻一直不及後者一半
近來,歌爾股份公布了其2017年度財報,據財報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其營收達到了255.36億元,同比增長32.40%,這是其營收首次突破200億大關,而其淨利潤也達到了21.39億元,同比增長29.53%。從這一成績來看,看似十分不錯,這在當前的智慧型手機市場而言無疑十分亮眼!
細分來看,歌爾股份2017年電聲器件營收為152.66億元,佔營收比重為59.78%,與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長39.56%,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客戶是小米,小米在過去一年中出貨量的增長顯而易見;而電子配件業務去年營收為98.36億元,佔營收比重為38.52%,同比增長26.32%!
再來看看瑞聲科技2017年的戰果,據瑞聲科技2017年財報顯示,其2017年營收達到了211.19億元(前五大客戶佔比83%),與2016年的155.07億元相比同比增長36%,其中第四季度營收達到了71.51億元,與2016年的57.37億元相比同比增長25%。
此外,淨利潤方面,2017年的淨利潤為53.25億元,與2016年的40.26億元相比同比增長32%,第四季度的淨利潤則為18.32億元,與2016年的15.71億元相比同比增長17%。不過,在毛利率和淨利率方面,其2017年的毛利率下降0.2個百分點至41.3%,當然,這在手機行業依然處於較高的狀態,而淨利潤則下降了0.8個百分點至25.2%!
從其過去幾年來看,從2010年到2017年整整8年時間中,瑞聲科技的業績一直處於增長狀態中,從聲學器件起家,到目前業務涉及到觸控馬達、射頻結構件、光學鏡頭等多方面業務,並且新業務營收佔比已經超過了最初的聲學器件業務!
從其2017年具體業務來看,觸控馬達及無線射頻結構件銷售額如預期般超過聲學分部銷售額。受客戶滲透率提高所推動,觸控馬達及無線射頻結構件業務貢獻總收入的50%,按年上升51%。聲學分部繼續延續聲學表現的加速增長趨勢,年度收入增長率為20%,佔總收入的45%。
對於一下兩者2012年-2017年的營收與淨利潤,在此期間歌爾股份的營收分別為72.53、100.48、126.9、136.56、192.87、255.36億元,瑞聲科技的營收則為62.83、80.96、88.79、117.39、156.07、221.19億元!顯而易見,歌爾股份營收方面一直力壓瑞聲科技不少!
但是從淨利潤方面來看的話,歌爾股份淨利潤卻遠不及瑞聲科技,2012年-2017年歌爾股份的淨利潤分別為9.07、13.06、16.57、12.51、16.51、21.39億元,相對來說,除了2015年淨利潤出現大幅度下降以外,其餘幾年一直穩定增長,不過,瑞聲科技淨利潤增長明顯要恐怖一些,分別為19.80、25.12、25.81、34.35、40.22、53.25億元!
兩者無論是在營收還是在淨利潤方面,過去的5年中均實現了翻倍的增長,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出,兩者之間存在比增此消的情況,如2014年歌爾股份淨利潤同比增長26.87%,而瑞聲科技在這一年幾乎沒有增長,到了2015年,歌爾股份業務大幅下降24.50%,此時瑞聲科技淨利潤則同比大增36.74%!到了2016年-2017年,歌爾股份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31.97%、29.53%,而瑞聲科技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34.8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