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每日熱點 精選精闢觀點
1、「破圈」,讓更多人珍視和保護測量等公共設施
據報導,各省份近10年普查測量標誌12.3萬座,狀態完好的有8.1萬座,納入普查的測量標誌損毀率達34%。除了自然損毀,大量測量標誌因工程建設遭損毀失效,嚴重影響了測繪活動的開展,加強保護工作十分必要和緊迫。
點評:測量、監測、觀測等公共設施裡藏著國家的天文地理「密碼」,無數的科研人員通過解讀這些「密碼」助力國家建設、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保護這些公共設施,當務之急是要讓知識「破圈」,即通過多種途徑,讓外界了解其重要性,在全社會營造保護這些公共設施的濃厚氛圍。(杜鑫 | 工人日報)
2、給教師減負是優化教育環境關鍵舉措
福建省日前印發《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清單在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規範社會事務進校園、規範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工作、規範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等方面明確作出18條規定,全面減輕教師非教學任務負擔。
據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此前披露,要加大中小學教師減負督查力度,目前全國已經有20個省份出臺了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的省份都會出臺減負清單。
點評:教師減負,家長減負,學生減負,這三者其實是一個同頻共振的關係,存在很大的正相關性。一方面,要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釐清家校的邊界;另一方面,也要全面減輕教師非教學任務負擔,把教師從雜務中解脫出來。說到底,減負本來就應該成為教師、家長、學生的共識。只有這些關係都理順了,教育教學的生態才會越來越好,家長、教師、學生的關係才會越來越正常。(胡印斌 | 光明日報)
3、網絡暴力,豈能傷害之後一笑而過
前段時間,杭州的吳小姐取快遞被偷拍,後被編造成少婦出軌快遞員的故事,在網上大肆傳播。事後,兩名造謠者被行政拘留,戴著口罩錄製了道歉視頻。
10月26日,受害者吳小姐在律師的幫助下,提起刑事自訴,要求以「侮辱誹謗罪」追究兩名造謠者的刑事責任。12月10日,吳小姐通過視頻發聲「絕不退縮絕不和解」,希望法院能儘快立案。12月14日,吳小姐得到法院通知,成功立案。
點評:讓造謠施暴的人「無處遁形」,讓遭遇網絡暴力的人「有地兒說理」,用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構建一個理性清朗的網絡環境,關乎社會文明進步和每個人的合法權益。吳女士堅持向司法要公道,這不是執拗,有效打擊肆無忌憚的網絡暴力,恰恰需要更多平凡人的堅定出列。圍觀者也有義務消除歧視和偏見,儘自己的能力聲援和幫助「吳女士」們,讓正義的陽光溫暖和照亮他們的生活。(張萍 | 浙江日報)
整理: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胡俊
來源:光明日報、工人日報、浙江日報(原文有刪節)
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莫偉濃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