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懂「時區」裡的秘密

2020-08-14 心笑了

在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關於美國的笑話,一個美國網友知道了北京時間比紐約早14個小時,憤怒的指責中國人為什麼不在9月11日的前一天晚上警告美國第二天會發生恐怖襲擊。這位美國的朋友,很顯然,並不知道「時區」是個什麼東西,很多人也知道出國旅行的人需要適應「時差」這個東西,這些概念究竟是什麼意思,又隱藏著什麼秘密,今天本少女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什麼是時區

地球這個勤勞的球體,每天都在進行自轉運行,同時還繞著太陽進行公轉,因此便形成了日夜交替,季節更迭。那麼問題來了,由於地球永遠只有一面正對著太陽,不同地區的人們,會在不同的時間迎來當地的日出,當孔子仰望星空時,他一定不知道,此時此刻的大陸彼端,蘇格拉底還在為晚飯吃什麼而發愁。

在過去,人類還像散落在地球上的孤島一般生存時,這並不是個問題,反正各過各的,誰也不知道誰。但是隨著航海大發現,啟蒙運動,一二次工業革命等等事件的發生,世界已經緊密地連接成一個個體,在幾萬公裡以外的美國剛發生的事情,一秒鐘就能通過網絡傳遞到你的手機上,在這個時候,每個地方的時間不一樣就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如果每個地方都把日出時間定為早上六點,那世界上會有無數個早上六點,各種國際會議,國際航班基本都無法進行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884年各國大佬齊聚華盛頓,召開了國際經度會議,把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的那條經線設定為0°經線,也就是本初子午線,同時以每隔15°一個時區的原則,將世界劃分為24個時區,東12區和西12區。為什麼是15°呢,因為地球自轉1小時,剛好約等於15°,24個時區相當於24個小時,我們現在熟知的北京時間,其實就是東八區時間,而美國的華盛頓,處於西五區,所以北京的晚上8點,相當於華盛頓的早上7點。

時區就這樣誕生了,它的產生,使得人類不僅能夠方便地使用本地時間,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的時間上去。

一個國家十次「高考」

那麼剛剛說了,每跨15°經度,便是一個時區,比如英國全國都使用零時區,德國全國都使用東一區。但是對於一些幅員遼闊的國家,比如俄羅斯,美國,中國,事情就變得複雜起來。例如俄羅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整整跨越了十一個時區,做個飛機從東邊往西邊飛,落地時間比起飛時間還早。這種情況下,很難採取統一時區,而更多地則是選擇「多時區制」。

不過時區過多,造成的混亂和麻煩也很難避免。2009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提議,俄羅斯將原有的十一個時區改成了九個時區,同時將莫斯科時間設定為法定時間。這也造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俄羅斯人民會兩次迎接新年,一次是按照當地時間,一次是按照莫斯科標準時間。

不過這種生活的小麻煩都是小事,在一些大事,例如高考上,多時區帶來的問題則更加嚴重。2013年的5月27日,俄羅斯的「高考」拉開序幕,當年的考生數量是86萬人,第一門考試科目是必考的俄語語言,然而在考試前夜,俄羅斯的網站上卻出現了高考的題目和答案,這便是因為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考生會提前九個小時進行考試,由於採用的是同一套試題,先考試的學生能輕而易舉地將考捲髮在社交網絡上。這次考試,有近60名學生涉及洩題而失去了考試資格。但這樣的事情一直在反覆發生,在2011年,俄國的社交網站上出現了一個30萬人的小組,用戶只要付費,就能將考題下載至自己手機中...想想這要是在中國,高考試卷洩題了,這將是多麼嚴重的一場事故。

當然也有人提議講俄羅斯的高考設置為統一時間,但是這便會導致有的學生可以在早晨八九點,或者下午二三點的身體黃金時間,頭腦清醒地進行答題,而另一些學生則需要在凌晨夜裡二三點進行考試,更加失去公平性。

所以領土大,也是有很多煩惱的呀。

為什麼中國只有一個時區

那麼除了俄羅斯,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等領土面積比較大的國家,都有跨時區的煩惱。大家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有不同的應對策略。比如俄羅斯,這種跨越十一個時區,無人能敵的超大領土,採取的就是分區原則,即把國家劃分為好幾個區域,每個區域使用自己的區域時。同樣採用這個原則的還有美國,作為一個橫跨九個時區的超級大國,美國將美國本土劃分為四個時區,即太平洋時間,山區時間,中央時區和東部時區。所以在美國旅遊的朋友,一定不要忘記調表,一些老式的酒店,也往往保持著掛多塊鐘的傳統。

一般而言,每個國家不管領土大小,採取的時區往往都是整數,方便計算。但有一個國家偏偏特立獨行,那就是印度。這是因為印度採取的時區劃分方法是適中原則,即一般會選擇全國適中的地方作為標準。印度的首都新德裡位於東經82.5°的地方,既不屬於東五區,又不屬於東六區,最後折中把當地定為5.5區了。很多海島地區,由於島嶼位置分布比較離散,採取的也是半時區。

當然了,除了以上原則,還有我國所採取的統一原則,即全國統一採取北京時間。為什麼我國面積這麼大,橫跨了五個時區,卻沒有採取美國的分區原則呢?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人口分布比較集中,絕大多數人口分布在」黑河騰衝線「以東。另一方面,中國大部分經濟發達的地區,也集中在東部。所以東八區的時間,能夠照顧到中國的大部分人口。

當然,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源並且照顧到西部地區人們的生活,1986年,政府也批准了新疆民間採用新疆時間(即東六區時間),比標準的北京時間晚兩小時。如今,一些自治區的電視臺,事業單位除了採用北京時間外,也還在使用新疆時間。

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多人口的國家,使用統一的時區,也可以加強人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畢竟雖然我們的地理時區不同,但是我們的心理時區,永遠是統一的中國。

關注我,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喲~

相關焦點

  • 法科學家擬定增添「25時區」計劃是真的嗎?
    法國科學家已經將增添「25時區」計劃提上日程。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沿用一百多年的24時區時代已經結束? 如果「25時區」一旦落實,我們的時間該怎麼改變?這一消息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火熱討論。新增的「25時區」只是一個虛擬時區,其作用是為了計量因地球自轉速度改變而帶來的時間差。與我們所知的24時區概念不同,不會互相影響,更不會影響人們的生活習慣。
  •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所以,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 Globalization Design: 理解時區
    所以接下來,我們不妨花幾分鐘時間來討論下時區相關的概念。之後,UTC最早在1960被引入,最終在多次完善後,從1972年開始替代GMT,自此GMT不再是一個時間標準,而僅僅只是代表一個時區(零時區)。我們可以發現,UTC時間裡帶上了和零時區的正負時間偏移量。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偏移量的最小單位並不是小時,而是分鐘,比如IST(India Standard Time),它的偏移量是UTC+05:30,也就是5個半小時,再如NPT(Nepal Time),它的偏移量是UTC+05:45,5個小時45分鐘。
  • 臺一網民欲提議將「臺灣時區」改為日本時區 被民眾痛罵
    日前有臺灣媒體曝出,一位網民連時區也要「去中國化」,該網民聲稱要「將『臺灣時區』由目前GMT+8提前至GMT+9,與日本相同,脫離中國大陸標準時區」,隨即被島內網友痛罵。還稱「換時區後,臺灣民眾冬季下班天才不會太暗,夏季也可充分利用陽光」。提議在網絡曝光後,引發激烈討論,不少網友痛批是在搞「臺獨」,稱「這麼『去中國化』改投日本好了。」還有人酸「臺灣自卑到這種程度了?乾脆跟美國爸爸同一個時區好了!」臺灣「中時電子報」19日也對此事進行報導,報導稱,有關「臺灣時區」該不該改的說法,很早就有人討論。
  • 簡單聰明的世界時鐘設計,輕輕一滾就換時區!
    這不,設計師就給我們帶來了一款有趣的時鐘擺件「 World Clock 」這個小東東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只需要切換不同的邊角,就可以知道不同時區城市的時間!「 World Clock」鐘錶的外輪廓是一個 12 邊形,每條邊都印著一個城市的名稱,對應一個時區,只需要將城市的名字放置在正面,它就會告訴你那個城市的時間。
  • 中國橫跨5個時區,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想必各位讀者都有這個疑問,全世界橫跨時區最大的幾個國家中,比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前三者都實行了時區制,唯有中國沒有區分時區,全國一個時區,即東八區!我們來看看這些實行了時區的國家是怎麼區隔時區的?中國又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 世界上的時區是怎樣劃分的?
    在地理上我們都知道有個世界時區的表,這個表讓我們一眼就看出在不同的國家的時間,一般的來分析時間時區上有一定的規則的。先看下全球的時區分布情況。俄羅斯時區劃分再說說美國,美國的領土也是經度跨度較多,美國本土,包含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總共有六個時區。如下圖所示,從左至右它們分別是:美國東部時區 EST,美國中部時區 CST,美國山區時區 MST,美國太平洋時區 PST,以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也分別擁有各自的時間標準。
  • 【今日常識】時區
    一、時區的概念:時區是地球上的區域使用同一個時間定義。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國際經度會議時,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二、時區的劃分: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東邊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比西邊的早。
  • 張北海:時區和時差
    可是,我們的祖先,雖然沒有親身感受,卻隱隱知道東西各地的日出日落有些時間上的差異,各地古老文明,單靠以太陽辨別時間的「日規」(sundial),就已經知道或猜到東部某地的正午,和五百裡或三千裡外西部某地的正午的時間,並不相同。
  • 上海書展"全球文學12時區"引爆通宵狂歡"不眠夜"
    東方網8月18日消息:前天晚上9時至昨天上午9時,上海書展分會場之一的思南文學之家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通宵狂歡——「全球文學12時區」活動。來自全球12個時區的數十位作家通過現場、電話、視頻連線等方式,連續12個小時與讀者「接力」開聊文學那些事兒。  「山頭呢?房屋呢?人呢?
  • 搞清日期、時間與時區
    涉及到跨時區的業務,需要搞清楚幾個時間相關的概念: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reenwich Mean Time(簡稱 GMT)指位於倫敦郊區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臺的標準時間,因為本初子午線被定義在通過那裡的經線。
  • 世界時區圖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1] )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
  • 我們為什麼不在同一個時區
    無論如何,時區決定了無論我們在地球上的哪個地方,所使用的時鐘都必須與太陽時保持一致,當你穿越多個時區或與遠在他鄉的人交流時,時間的不同真的會讓人感到痛苦。鐵路如何使時區標準化直到19世紀,人們才開始對時間的準確性產生困惑。當時,火車開始使人們能夠快速地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突然間,人們經常錯過火車,並開始有火車相撞的事故發生,受時區混亂困擾的不只是歐洲,在美國,一開始有300個當地時區,後來鐵路系統將其壓縮至100個。
  • 地理小常識:時區的計算
    地球上共有360度經度,按照15度一個時區,將全球分為24個時區。以0度經線開始計算,往東方向,依次分為東一區、東二區、東三區.......東十二區;往西方向,依次為西一區、西二區、西三區.....西十二區。其中西十二區和東十二區共佔一個時區,以180度經線為界。如下圖。
  • 臺灣5000人聯署要求把中國時區改為日本時區,結果被臺灣網友罵翻了
    16日,名為「Yohan Ting」的網民在島內「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上提出一個奇葩的點子:提議臺灣時區由目前的 GMT +8 提前至 GMT +9,與日韓相同,「脫離中國大陸標準時區」。「趕脆換去跟美國爸爸同一個時區好了,有自卑到這種程度喔……有什麼毛病嗎?」「臺灣就是在GMT+8 東經120度的在線,是要多管閒事換什麼時區?」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時區
    也就是說,時刻向東每過一個時區要加上一個小時,向西每過一個時區減去一個小時。時期向東過日界線要減一天,向西過日界線要加一天。   2.在計算某時區的中央經線時,用公式:時區數×15°=該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度數。東西經與時區的東西相同。   如,東八區的中央經線為:8×15°=120°故120°E就是東八區的中央經線。
  • 時區劃分及區時計算
    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 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帶來很大不便,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在會議上確定了時區劃分和區時標準。1、時區劃分(1)全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佔15個經度。
  • 每日一圖【時區環】
    時區與區時(1)時區的劃分 在國際交往中,使用地方時很不方便。為了統一時間,國際規定,每隔15°劃為一個時區,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從西經7.5°至東經7.5°,作為中時區,或叫零時區;中時區以東,依次劃分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跨經度7.5°合為一個時區(即東西十二區)。全球分為24個時區(如圖)。
  • 跨境網絡小知識-時區
    跨境夥伴們,大家好,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為大家帶來與跨境息息相關的小知識-時區。世界時區圖:先簡單理解下,不同的時區的表現的形式就是時間不一致。地球是圓的,每個國家和地區處在不同的經度上,全球不可能同時享受到白天或者黑夜,因為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所以不同時區的時間就有了差別。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15° (360/24)劃分為一個時區。每個時區都有一個中央子午線,全球統一的子午線本初子午線位於英國(日不落帝國的實力可見一斑)。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
    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