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識點:時區和區時計算
高考微信 新東方網高考頻道整理高考區域地理知識點,內容包括地圖、等高線、地球、經緯網、太陽、四季、五帶等地理基本工具常識和世界各大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
-
聽乾貨君聊項目多時區處理
聽乾貨君聊項目多時區處理 很多時候在項目的開發中或許沒有接觸過多時區,項目大多是部署國內,同時僅僅為國內用戶提供服務,一旦當用戶到國外後,項目中的很多時間都變得與當地時間不一樣,對用戶非常不友好。
-
中國橫跨5個時區,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想必各位讀者都有這個疑問,全世界橫跨時區最大的幾個國家中,比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前三者都實行了時區制,唯有中國沒有區分時區,全國一個時區,即東八區!我們來看看這些實行了時區的國家是怎麼區隔時區的?中國又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
世界時區圖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1] )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
-
地理小常識:時區的計算
地球上共有360度經度,按照15度一個時區,將全球分為24個時區。以0度經線開始計算,往東方向,依次分為東一區、東二區、東三區.......東十二區;往西方向,依次為西一區、西二區、西三區.....西十二區。其中西十二區和東十二區共佔一個時區,以180度經線為界。如下圖。
-
Globalization Design: 理解時區
所以接下來,我們不妨花幾分鐘時間來討論下時區相關的概念。之後,UTC最早在1960被引入,最終在多次完善後,從1972年開始替代GMT,自此GMT不再是一個時間標準,而僅僅只是代表一個時區(零時區)。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me_zone簡而言之,為了滿足法律、商業和社交需求,我們用時區將全球劃分成不同地區並遵循統一的時間表達方法。剛才說到的GMT是零時區的一個縮寫(也叫Z - Zulu Time Zone),還有CST(China Standard Time)也是一個時區的縮寫,全球各個國家、地區或城市根據時區的劃分使用特定的縮寫。
-
張北海:時區和時差
道理誰都知道,這是因為世界各地不同時區( time zones)而出現的時差( time differences)。那時差的科學定義是什麼?至少按照中國現代漢語詞典,是「(天)平太陽時和真太陽時的差」。聽起來有點玄,又好像與人無關。但凡搭乘噴氣飛機十幾個小時穿越好幾個時區的旅客,尤其從西飛向東,卻因之而身心受苦,於是英文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jet lag。但此一名詞卻沒有恰當中譯。
-
世界上的時區是怎樣劃分的?
在地理上我們都知道有個世界時區的表,這個表讓我們一眼就看出在不同的國家的時間,一般的來分析時間時區上有一定的規則的。先看下全球的時區分布情況。俄羅斯時區劃分再說說美國,美國的領土也是經度跨度較多,美國本土,包含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總共有六個時區。如下圖所示,從左至右它們分別是:美國東部時區 EST,美國中部時區 CST,美國山區時區 MST,美國太平洋時區 PST,以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也分別擁有各自的時間標準。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時區
也就是說,時刻向東每過一個時區要加上一個小時,向西每過一個時區減去一個小時。時期向東過日界線要減一天,向西過日界線要加一天。 2.在計算某時區的中央經線時,用公式:時區數×15°=該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度數。東西經與時區的東西相同。 如,東八區的中央經線為:8×15°=120°故120°E就是東八區的中央經線。
-
時區劃分及區時計算
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 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帶來很大不便,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在會議上確定了時區劃分和區時標準。1、時區劃分(1)全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佔15個經度。
-
每日一圖【時區環】
時區與區時(1)時區的劃分 在國際交往中,使用地方時很不方便。為了統一時間,國際規定,每隔15°劃為一個時區,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從西經7.5°至東經7.5°,作為中時區,或叫零時區;中時區以東,依次劃分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跨經度7.5°合為一個時區(即東西十二區)。全球分為24個時區(如圖)。
-
跨境網絡小知識-時區
跨境夥伴們,大家好,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為大家帶來與跨境息息相關的小知識-時區。世界時區圖:先簡單理解下,不同的時區的表現的形式就是時間不一致。地球是圓的,每個國家和地區處在不同的經度上,全球不可能同時享受到白天或者黑夜,因為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所以不同時區的時間就有了差別。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15° (360/24)劃分為一個時區。每個時區都有一個中央子午線,全球統一的子午線本初子午線位於英國(日不落帝國的實力可見一斑)。
-
臺一網民欲提議將「臺灣時區」改為日本時區 被民眾痛罵
日前有臺灣媒體曝出,一位網民連時區也要「去中國化」,該網民聲稱要「將『臺灣時區』由目前GMT+8提前至GMT+9,與日本相同,脫離中國大陸標準時區」,隨即被島內網友痛罵。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報導稱,一位臺灣網民在臺「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作出上述提議,他宣稱,「臺灣在過去曾屬於GMT+9時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朝鮮、韓國也屬於GMT+9時區,認為臺灣若由GMT+8改為GMT+9,可象徵性地脫離中國(GMT+8)的從屬,讓到臺灣的陸客或是外國旅客意識到臺灣與中國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
-
搞清日期、時間與時區
夏令時與冬令時 Daylight Saving Time(簡稱 DST)又稱「日光節約時制」和「夏令時間」,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採用的統一時間稱為「夏令時間」。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提前一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
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
一口氣看懂「時區」裡的秘密
,將世界劃分為24個時區,東12區和西12區。一個國家十次「高考」那麼剛剛說了,每跨15°經度,便是一個時區,比如英國全國都使用零時區,德國全國都使用東一區。但是對於一些幅員遼闊的國家,比如俄羅斯,美國,中國,事情就變得複雜起來。例如俄羅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整整跨越了十一個時區,做個飛機從東邊往西邊飛,落地時間比起飛時間還早。這種情況下,很難採取統一時區,而更多地則是選擇「多時區制」。
-
百達翡麗5110世界時區表
百達翡麗5110世界時區表 這款編號為5110世界時區表是以城市盤東經120度製作鏤刻,將簡單易用的特質融入世界時間觀念之中,使用者只需按下10點鐘方向的單一按鈕便可輕易地調整兩地時間,即使在轉換時區時也不會影響分針的精確度,不僅能顯示當地時間,更能在同一時間將其它24個時區時間顯示在單一城市環上,
-
備忘:初中地理《時區》知識點歸納
也就是說,時刻向東每過一個時區要加上一個小時,向西每過一個時區減去一個小時。時期向東過日界線要減一天,向西過日界線要加一天。2.在計算某時區的中央經線時,用公式:時區數×15°=該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度數。東西經與時區的東西相同。如,東八區的中央經線為:8×15°=120°故120°E就是東八區的中央經線。
-
玩轉地理 | 世界時區的那些事
正式的時區劃分,其中包括24個時區,每一時區由一個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經度15°劃分一個時區,有一個例外,每個時區有一條中央子午線。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會見到一些奇怪的時區分法 1.半區計時法:根據本國所跨經度範圍,採用與中央經線相差7.5°的時區的邊界經線的地方時。例如,印度採用東5.5區。
-
臺灣5000人聯署要求把中國時區改為日本時區,結果被臺灣網友罵翻了
16日,名為「Yohan Ting」的網民在島內「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上提出一個奇葩的點子:提議臺灣時區由目前的 GMT +8 提前至 GMT +9,與日韓相同,「脫離中國大陸標準時區」。關於時區島內的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上,兩派網民留言中,不支持者更多。支持者之所以支持改時區,多數還是覺得可以「更充分利用陽光」,而非藉此「去中國化」。反對一方中,置頂前三位的帖子分別是:「真的有病!連時間都要和倭寇同步。重點是你跟鬼子本來就是不同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