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發布6月27日訊(記者 劉霞)記者從今天下午舉行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從今天起濟南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濟南城市形象宣傳用語(中、英文版)、濟南城市形象標識(Logo),以期國內外更多人關注濟南、了解濟南、認識濟南、宣傳濟南、愛上濟南。
濟南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山東省的省會,總面積近800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732萬,是國務院批准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8000年泉水史、4600年文明史、2600多年建城史,是中華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文化底蘊深厚。
此次徵集活動內容為濟南城市形象宣傳用語和濟南城市形象標識(Logo)。城市形象宣傳用語(中文版)要求弘揚時代精神,注重城市內涵,準確反映濟南城市形象,充分傳達濟南城市歷史底蘊、文化精髓、人文風貌,凸顯濟南泉水特色。字數限定在20字以內,應徵作品要包含簡要的創意說明。為適應濟南市在國外宣傳推介的需要,本次專門開設了英文版宣傳用語徵集,具體要求要體現濟南城市之美,反映濟南泉水特色,內容簡潔,便於理解、記憶、宣傳,限定英文單詞8個以內,應徵作品要附簡要的創意說明。城市形象標識(Logo)要求能夠體現濟南泉城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悠久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積極向上的城市時代精神。LOGO應採用彩色設計,圖案簡潔、富有個性、創意新穎、寓意貼切、色彩明快,富有高水平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衝擊力,符合國家法律、法規。
國內外關心、支持濟南城市發展的個人、團體或單位都可以應徵投稿。投稿時間從2018年6月27日起到8月31日,持續兩個月。參與者應填寫《濟南城市形象宣傳用語徵集活動登記表》、《Registration Form for Jinan City Slogan Ideas》、《濟南城市形象標識(Logo)徵集活動登記表》。登記表可登陸舜網、濟南網、愛濟南客戶端、天下泉城客戶端、濟南外宣網、濟南宣傳網、天下泉城網等進行下載,填寫完畢後,連同作品一起提交指定電子郵箱。投稿作品只接受word文檔、電子稿件和圖片,以附件形式發送。郵件標題為「濟南城市形象宣傳用語、形象標識應徵作品」。所有來稿請註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及聯繫電話。投稿郵箱:jncsxc2018@163.com,聯繫電話:0531-67976972。
本次徵集活動分為初評、公眾投票和專家評審三個階段。宣傳用語和形象標識(Logo)徵集活動分設一、二、三等獎,城市形象宣傳用語中文版,一等獎1名,獎金20000元,二等獎2名,獎金各5000元,三等獎3名,獎金各2000元。城市形象宣傳用語英文版,一等獎1名,獎金10000元,二等獎2名,獎金各3000元,三等獎3名,獎金各1000元。城市形象標識一等獎1名,獎金50000元,二等獎2名,獎金各10000元,三等獎3名,獎金各5000元。獲獎人員均頒發證書。活動還設立紀念獎300名,在參與投稿人中隨機抽取,統一發放紀念品(具體要求內容參照《濟南城市形象宣傳用語、形象標識徵集公告》) 。
濟南城市形象宣傳用語、形象標識(Logo)徵集確定以後,會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使用範圍等,廣泛用於國內外文化交流、城市宣傳推介、招商引資、重大活動等,同時在濟南市著名公共建築、城市窗口、特色區塊等地方懸掛宣傳,成為濟南市的對外宣傳名片。
濟南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東承山東半島城市群,西通中原經濟區,是北京、上海之間重要的節點城市,是全國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樞紐。濟南融山、泉、湖、河、城於一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天下泉城」是對濟南城市風貌的真實寫照。全市遍布著十大泉群、700多處天然湧泉,其中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天下奇觀」百脈泉最為著名。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濟南誕生了許多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文學家學者有著名詞人李清照、辛棄疾、張養浩、李開先,明代文學「後七子」首領李攀龍,陰陽五行學派大師鄒衍,墨家的創始人墨翟,文學家鮑照。李白、杜甫、蘇軾、蒲松齡、老舍、季羨林、歐陽中石等古今傑出的詩人、作家和學者,都先後在濟南生活、遊歷或求學為官。
作為山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濟南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城市之一。近年來,成功舉辦了第十一屆全運會、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中國藝術節、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等多項國際和國家級盛會,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等多項國家榮譽稱號。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濟南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確立了「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的總體目標,城市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經濟競爭力持續增強,城市建設管理更加科學,城市形象更加靚麗。
從經濟發展來看,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不斷提升。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發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生物製藥、醫療康養等十大千億級產業集群,2017年生產總值達到7202億元,增長8%,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領跑全省,達到了2000年以來最好水平。
從城市建設來看,城鄉環境全面改善,更加靚麗宜居。「攜河北跨」破題起勢,「兩橋一隧」全面啟動,軌道交通加速推進, 「兩環十二射」即將建成,城區「兩橫三縱」高架「空中走廊」提前一年閉環成網,出行更加順暢。通過拆違拆臨、建綠透綠,城市變得更加敞亮、更加通透、更加養眼。以空前的力度治氣、治山、治水,取締整改「散亂汙」企業,今年以來濟南空氣品質排名「四連升」,位次創史上最佳。「一湖一環」夜景照明工程持續推進,「泉城夜宴」成為城市新靚點。
從改革開放來看,濟南的發展活力和開放水平顯著提升。體制機制越來越順,在全國率先實施大部制改革,逐步構建起「大水務」「大綠化」「大建設」「大交通」「大外事」的體制。引才力度越來越大,出臺實施「人才新政30條」「高校20條」「創新券」等含金量高、吸引力強的政策措施,新引進院士、高層次專家72人、院士工作站達到61家。大力實施對外開放,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成功揭牌,國家僑夢苑落地建設,海外孵化器、海外研發機構達到20多家。中歐班列正式開通,為濟南及周邊地區拓展了國際貿易大市場。成功舉辦市長國際經濟諮詢委員會首屆年會、國際泉水城市聯盟沙龍、中瑞水文化合作論壇、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大會、第十屆中日韓衛生部長會等重大外事活動,拓展了省會的知名度。
從民生改善來看,濟南努力打造一座有溫度的城市。濟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溫度,積極做好為民實事,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深入推進扶貧攻堅,目前916個貧困村「摘帽」退出914個,18.05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2017年徵收拆遷的力度、規模和速度創歷史新高,更多的棚戶區群眾有了溫暖的家。「午間就餐+課後看管」讓濟南教育更有溫度,基礎教育公眾滿意度全國38個城市位列第四。全面實施職工和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制度,群眾看病就醫更加方便,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實現「七連漲」。
6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濟南視察工作,對省會濟南各項工作和城市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殷切期望。全市上下正積極踐行總書記提出的「走在前列」要求,雷厲風行、快幹實幹、跨越趕超,全力以赴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省會城市。我們組織城市形象宣傳用語和形象標識徵集活動,也是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山東視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決策部署的具體體現,是講好濟南故事,唱響濟南聲音,塑造濟南品牌的重要舉措。
[責任編輯:楊凡、韓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