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5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從濟南市公安局獲悉,今天上午,「濟南交通大腦2.0」正式發布。
2018年12月,濟南交通大腦正式啟用。兩年來,交通大腦獲得2020年度山東省公安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信息協會「2018年度智慧交通建設卓越實踐獎」、中國電子商會「2019年度中國信息化(智慧公安)示範實踐獎」等獎項,同時,獲得國家版權局6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證書,完成5項專利申請。目前,交通大腦已匯聚了129種交通數據項,每天採集數據5億多條。推動了治堵工作提檔升級,道路提速、錯時開放公交車道、綠波城市建設等眾多治堵措施加速落地,城市交通擁堵指數持續下降。高德擁堵排名,從2017年的第1,降至今年三季度的第14;滴滴擁堵排名,從2017年的第9,降至今年第三季度的第20。濟南交警部門整合打通了從「交通大腦」到「群眾掌心」的交管業務線上線下全鏈條服務,先後分5批推出54條交管服務舉措,全面推行「窗口革命」,建設了14處24小時智慧警局,真正實現「動動手指、敲敲鍵盤、辦理業務」 ,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今年以來,群眾在車駕管窗口辦事時間平均節省40%,線上業務辦理比例達37%,累計減少群眾出行時間4500萬小時,減少碳排放24.3萬噸,12345熱線滿意率連續三年提升。
濟南交警部門負責人在發布儀式現場從5個「全國第一」,向市民介紹了濟南交通大腦2.0的部分功能:
國內第一個融合交通路況發布的城市。濟南交警部門通過融合網際網路企業浮動車軌跡數據和本地道路交通卡口數據,通過「泉城行+」APP推出專屬服務,已實現最全面、最權威、最精準的濟南交通路況出行誘導。
國內第一個推出交通安全指數的城市。通過對事故、氣象、車速異常變化等數據融合分析,針對各道路和行政區推出安全指數評估,以此為指引,在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中,實現了綜合治理全域防控、警務運行全時防控、重點監管全程防控的道路交通安全一體化治理體系。
國內第一個快速路實時動態管控的城市。通過對城市快速路交通態勢的實時精準感知和擁堵成因分析,實施智能匝道控制,進而均衡快速路交通分布,力爭實現交通尖峰時段「密而不堵、緩而不停」的交通狀態,快速路平均通行效率提升7.39%。
國內第一個建立「點-線-面」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的城市。圍繞路口這一關鍵節點,錨定「智安暢美」目標,開展了「路口革命」建設,打造「智安路口」,交通大腦上線以來,依託大腦數據碰撞分析,改造路口906個,優化信號配時1252處,車輛行程時間縮短8.5%,停車次數減少1.8次。以經十舜華路口為代表的一大批示範路口已經成為濟南文明城市創建的窗口名片。
國內第一個建立潮汐交通監測管理的城市。濟南市是典型的東西狹長的帶狀城市,交通運行呈現明顯的潮汐現象。濟南交警部門通過首創道路失衡指數(DII),表徵道路潮汐失衡現象,基於海量數據對全城路網進行掃描,分析全路網層面的交通潮汐現象狀況,為交通管理及道路規劃提供潮汐分析及數據監測。
閃電新聞記者 王文龍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