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建成翔安隧道 創多項全國第一

2020-12-02 廈門市人民政府網

  核心提示

  經過5年的施工,翔安隧道即將在今年4月通車。它的建設過程,充分體現了建設者依靠科學發展觀攻克世界性難題的過程,為我國隧道建設史書寫嶄新篇章。

  在正月初一胡錦濤總書記到翔安隧道現場慰問一線職工後,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建設者無比振奮,他們將自豪化為動力,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翔安隧道的重要講話精神,做好隧道的後續工程,嚴密組織、科學施工,保證質量、保證安全,把翔安隧道建設成優質工程、精品工程。

  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其由我國完全自主設計、施工。貫通後,廈門島與翔安區的車程將由1個半小時縮短至8分鐘,大大加快島內外一體化進程。

  第一條海底隧道,也帶來了數項工程質量、施工安全上的「第一」。翔安隧道的建設者們,在5年多的時間裡接連攻克的數項世界性難題——充滿海水和爛泥的海底風化深槽,120米的長度開挖20個月;世界上覆蓋層最淺的海底隧道,最薄處5.7米;行車主洞開挖斷面面積達170.7平方米,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設史上尚屬首例……

  正是依靠自主創新,翔安海底隧道施工工藝達世界頂級水平,工程質量合格率100%,施工實現「零死亡」,並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全國三大樣板工程之一。

  27年拼搏

  造百年路橋藝術

  胡錦濤總書記春節期間來到翔安隧道,不僅是對建設者的親切關懷,也是各級政府對廈門路橋建設集團的信任。

  這種信任,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獲得。路橋集團的歷史有27年,自1993年就開始為廈門特區的發展服務,歷年來承建了諸如「四橋一隧」和成功大道等一系列國家、省、市重點工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特區發展的堅實後盾。

  不過路橋人認為,工程建設完成,並不代表責任的結束,也不能說就此獲得最終成功。因為,路橋工程,都要符合「百年工程」的考驗。如翔安隧道從建設伊始,就一直堅持「百年工程」的標準,在路橋人眼裡,這些工程不僅是交通工程,更是他們親手雕琢的藝術品。

  翔安隧道

  重視安全 重視質量

  除了諸如全國第一條海底隧道和諸多工程世界性難題外,翔安隧道還在工程質量和工程安全管理方面,依靠科學發展觀為指引,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

  比如,隧道在國內率先引入「安全總監一票否決制」,出於安全考慮,安全總監可以隨時終止施工;首次將「安全管理辦法手冊」加入招標文件,使翔安隧道開工前有高起點;首個工程施工材料直接到廠家監督生產的工程,使原料在出廠環節就有高標準……

  正是這種重視安全、重視質量的態度,翔安隧道在交通運輸部組織的兩次「國家級」督察中成績優異,並實現了開工至今的「零死亡」。

  承擔責任

  繼續發揮國企作用

  經過27年的發展,廈門路橋建設集團目前有200多人的技術骨幹隊伍,並聘請多名國內外知名工程專家為公司顧問。今年翔安隧道通車後,路橋集團將繼續做好廈成高速公路廈門段、瀋海高速公路擴建等重點工程。

  除此之外,路橋集團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相關要求,在海西建設和廈門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承擔起責任,靠實幹落實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據悉,路橋集團下一步將承接廈門第二東、西通道和城市輕軌等項目建設任務,目前該集團正在進行這些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

  人物專訪    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靈強:

  總書記的讚許

  是我們的最高榮譽

  路橋集團的27年,可以說是在困難中前進,在艱苦中發展。承建了這麼多重點工程的路橋集團,正是在一步一腳印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各方認可,逐漸成熟壯大為海西中心城市建設的主力軍。

  「這幾年,路橋承建的一系列國家、省、市重點工程,風險和挑戰都非常大,保質量、保安全,是隨時要面對的嚴峻考驗。」黃靈強說,「這次胡錦濤總書記來到翔安隧道,我和集團副總曾超一起向總書記匯報工作,我們的成績得到了總書記的讚許,這是我們建設者的最高榮譽,是對我們的莫大鼓舞。」

  雖然路橋有27年的工程建設經驗,也擁有一支200多名骨幹技術人員組成的成熟隊伍,但面對翔安隧道,挑戰是全新的。「沒有任何經驗借鑑的情況下修建全國第一條海底隧道,許多困難無法想像,一個錯誤就是滅頂之災,但我們最終戰勝了困難。」黃靈強說,「這種經曆書本上無法學到,所有的建設者在建設過程中所摸索到的一切,每一步保質量、保安全的探索,都彌足珍貴。」

  現在,翔安隧道貫通了,外部看來,路橋集團在工程進展上已經取得了成功,但黃靈強認為,在隧道質量方面,將是一個「百年」的考驗。「路橋集團參與翔安隧道的建設者,大多都是30歲至40歲的人,他們把自己一生中最精華的5年時間,投入到工程中去,通車當然是一個成功,但『百年工程』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黃靈強說。

  分工不同、平等對待。談到默默支持路橋集團27年的廣大農民工建設者,黃靈強說,正如總書記所說,我國現代化建設成就中凝結著廣大農民工的辛勞和貢獻,路橋集團深知一線工人才是最可愛的人。「每個新年,我們都會邀請農民工一起吃年夜飯,『今天桌上最大的,就是我們的農民工兄弟』是我們每年都要說的一句話。讓廈門成為他們第二個家,就是廈門對這些建設者的最大謝意。」黃靈強說。

  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曾超:

  建設審查制度

  已成寶貴經驗

  耗時5年的世界級工程,翔安隧道實現「零死亡」。從建設前期開始,安全工作就著手進行了。2004年,路橋集團就邀請包括國內以及英法海底隧道的專家進行風險評估。在這之後,翔安隧道在安全方面,陸續創下了許多近乎苛刻的「第一」、「首次」。

  「比如我們在全國範圍內首次設立『安全總監一票否決制』,安全總監參加所有施工方案的討論,如果發現了安全隱患,他可以立即下令停工。」曾超介紹。安全的「至高無上」由此可見一斑。

  在施工前,路橋集團還編制了安全管理辦法,並首次將這個辦法加入了招標文件。一般來說,招標文件通常是一些合同條款,把安全管理加進去,這是前所未有的。曾超說,這項措施為翔安隧道施工創造一個非常嚴格的環境,它要求施工單位將安全作為人員、資金投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予以考慮,並作為硬性指標執行。

  翔安隧道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一條自主設計、自主修建的海底隧道,它的關鍵技術是安全的核心,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技術,能夠從根本上避免較大的安全問題。因此,翔安隧道在遇到諸如風化槽、透水砂層等施工難題時,都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層層論證把關,並形成一套完善的審查制度。

  這個審查制度涉及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比如F1風化深槽,120米分成若干個循環,每個循環都要經過審查。最後完全通過這個風化槽,足足花了20個月,同期的集美大橋都建完了。為什麼要這麼細?就是因為第一條海底隧道的不確定性。

  「我們沒有任何經驗,掌子面後面就是風化槽,挖開了,是土是泥是水,誰也不敢確定,真的是吃螃蟹。挖山體隧道,就算塌通天了也能彌補,可海水是無盡的,挖開之後如果是海水,對工程來說就是滅頂之災。」曾超解釋了審查制度的必要性。現在,這套審查制度已經成為重大工程難題中的寶貴經驗。

  翔安隧道的應急預案,也可以說是國內工程界有史以來最前面的一本預案。這本預案花了3個月的時間編制,內容涉及塌方、湧水、火災、爆炸、颱風等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並將這些事故分門別類,預案堪稱隧道工程安全的範本。

  翔安隧道五通端項目經理王學斌:

  翔安隧道模式

  成為一個品牌

  安全是天,質量是生命。2004年,當建設還沒有開始時,修建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就開始進行實驗,因為這條海底隧道要在鹽霧侵蝕下,達到保用100年的標準。而2006年,前期混凝土質量檢測才被列入國家標準,翔安隧道再次走在全國前列。

  王學斌介紹,翔安隧道有一套工程質量模式:政府監督、法人負責、社會監理、企業自檢。這個模式旨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充分發揮業主的核心地位,督促各方做到嚴格管理、嚴格工藝、嚴格紀律。

  翔安隧道上還有「首建制」,這個制度的建立要求一項建設環節,必須從頭到尾保持質量的高度一致。「比如翔安隧道二次襯砌『第一模』時,各方集合在一起,從材料的選定、混凝土的配比、入模程度、澆鑄工藝等一系列環節進行現場把關、評估、分析,並找出不足之處,提出改進辦法。」王學斌說,「一旦通過,今後同樣建設內容必須與其保持同一個標準。」

  另外,翔安隧道還是廈門首個到廠家去監督採購施工材料的項目。「比如施工的鋼結構、機電設備,派專員跑到廣東和上海的廠家,現場盯著看,保證了進場材料100%優質。」王學斌說。

  鋼筋綁紮的整不整齊,其實在工程標準方面,這算不上問題,但在翔安隧道,所有鋼筋綁紮間距有嚴格規定,防水板施工也是一絲不苟。王學斌說:「這些細節施工,也許不礙大事,但我們打造的是百年工程,必須追求細節上的完美。」

  除了市級交通質監部門每個月的檢查,翔安隧道還接受了兩次由交通部副部長帶隊的「國家級」督察。在全國頂尖專家的「火眼金睛」前,翔安隧道兩次都得到了督察組的高度評價,各項指標均為優秀。

  現在,翔安隧道這套完善的質量體系,已經成為「翔安隧道模式」,成為路橋集團的一個品牌。

  建設者感言

  建設翔安隧道

  是最難忘經歷

  翔安隧道項目經理部現場管理李鋒:

  2007年,我從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生畢業,翔安隧道是我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工程。一開始就能接觸我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我感到十分榮幸。

  正月初一我在建設現場見到了胡錦濤總書記,那一瞬間我感覺再苦再累也不算什麼了。這些年來我一直吃住在工地,把人生中最寶貴的幾年時間都奉獻給翔安隧道,我很有成就感,這將成為我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將為我未來工作指明方向。

  翔安隧道機電項目經理胡寧:

  翔安隧道與一般山體隧道不同,它要在鹽霧侵蝕下運營,機電項目的標準很高。翔安隧道2008年底進入機電項目施工,其中包括排水、通風、照明、消防等一系列設備,這些設備我們採用的都是國際上最先進的設備,為的就是翔安隧道日後運營的高度穩定。

  翔安隧道通車後,我還將在現場工作3個月,負責試運營期間的管理人員培訓,並移交相關機電項目資料。我將和同事們在最後的調試階段全力以赴,將隧道順順利利地交付人民使用。

  中鐵隧道集團工人周勇輝:

  我是四川人,來翔安隧道3年多,工地上哪裡需要人手我就在哪裡頂上。應該說這幾年在隧道上,各方對我們工人都很照顧,每隔一段時間都能看電影,逢年過節不能回家,單位還安排一起吃團圓飯。今年我雖然沒能和家人團圓,但眼看隧道馬上就能通車了,心裡也特別高興。

  中鐵隧道集團翔安隧道現場物資管理人員陳順:

  我今年25歲,2007年才從學校畢業,這是我參建的第一個工程。總書記來工地,我是前一天晚上才知道,很多工友和我一樣都特別興奮,一晚上都沒睡好覺。

  剛從學校出來就能到這樣的大工程工作,我覺得很幸運,不僅豐富了實踐,還在工地上組織的培訓課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技術水平。

  中鐵隧道集團機電調配人員彭亮:

  我今年35歲,已經挖了17年的隧道。我參建的工程很多,比如雲臺隧道、水泉灣隧道、昆泰高速、元梁山隧道。在翔安隧道,我參加了F1、F2、F4風化深槽開挖,說實話真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難、這麼複雜、要求這麼高的工程。

  不僅我豐富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我的許多年輕工友也從翔安隧道學到了技能。比如新人第一天到工地上就要參加培訓,一般要3個星期才能拿到上崗證,所以我想,未來工友們找工作,只要說自己在翔安隧道幹過,基本都沒問題。

相關焦點

  • 第一條大斷面海底隧道 廈門翔安隧道動工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第一條大斷面海底隧道 廈門翔安隧道動工-搜狐汽車廈門翔安隧道動工 AUTO.SOHU.COM  2005年05月01日09:02  北京青年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 收藏本文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社廈門4月26日電(記者 齊中熙、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正式通車 創隧道建設奇蹟(圖)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洞口外景。廈門翔安隧道建成通車中廣網北京4月26日消息(記者陳庚)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9時38分報導,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今日(26日)正式建成通車。標誌著我國海底隧道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能力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同時也為廈門乃至整個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翔安隧道海底部分長6000餘米,其中超過一半屬於風化土層、透水砂層和風化深槽,如何安全穿越,是隧道建設中的世界級難題,在距離海面70米下施工,稍有不慎,海水灌進隧道,不但整個工程毀於一旦,全部施工人員也將面臨滅頂之災。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通車[組圖]
    當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翔安隧道海底迎戰「攔路虎」
    翔安隧道內,幾名工人正在進行「全斷面帷幕注漿」施工。(王協雲李鸞漢攝影報導)本報訊(記者徐景明)「翔安隧道一定會成功建成,我對此有百倍的信心。它將作為我國內地第一條海底隧道而被載入史冊。」17日,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資深院士、81歲高齡的孫均老先生在翔安隧道五通端建設現場如是說。
  • 【2010年】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2010年4月26日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2010年4月26日,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央企參建的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也是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
  • 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網廈門4月26日電(記者齊中熙 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整整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中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翔安隧道之解密篇 深入海底70米鑽爆施工
    廈門翔安隧道是我國大陸第一座大斷面海底隧道,總長約9公裡,其中海底隧道總長為5945米,其中跨越海域部分長約4200米,擬採用鑽爆法施工。它的建成將實現島外最後一個區與本島中心區緊密相連,兩地間由此縮短50公裡路程,原來走一趟要花費2個小時,建成後只需15分鐘左右。  隧道將採取三孔建設形式,共由三條線路組成。隧道兩側分別設五通平交和西濱互通立交,五通平交連接仙嶽路城市快速幹道和環島路,西濱互通與環東海域和翔安大道連接,按照雙向六車道高等級公路和城市道路標準設計,主線設計時速為80公裡。
  • 走翔安隧道 到福州能快1小時
    一條海堤承載了廈門島五十年的發展;隨後建設的廈門大橋、海滄大橋又讓島內外交通的暢通無阻持續了十年。而當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時,通途的需求已經越來越迫切。2008年9月,一條廈門最寬的橋梁——集美大橋將屹立於廈門島北側海域;2009年年底,全國第一條大斷面海底隧道——翔安隧道將首次把廈門島與高速發展中的翔安區相連。
  • 中國大陸首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貫通
    6月13日下午3點58分,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貫通,苦戰1376天的中國鐵建18局和中鐵1局的施工人員在70米深海下勝利會師。廈門翔安海底隧道總投資31.97億元,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由廈門本島至翔安,工程全長8.695公裡,其中海底隧道長6.05公裡,跨躍海面寬約4.2公裡。該工程2005年9月6日開工,計劃於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 大陸首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開始海底施工
    圖為海底隧道翔安段出口  豐曉飛 攝    我國大陸第一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施工順利推進,開始進入海底施工階段,其中進展最快的服務隧道已施工了1403米。    廈門翔安隧道全長9公裡,跨海主體工程長約6公裡,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工程總投資約32億元,是目前廈門基礎建設投資金額最大的項目。海底隧道連接廈門島與翔安區,將成為廈門的第三條進出島通道。隧道計劃於2009年建成通車。(記者 蔣昇陽)
  •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時間: 2010-04-27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翔安隧道掘進2公裡潛入海底
    本報訊(記者吳曉菁)集美大橋已完成1000根鑽孔樁的施工,杏林大橋公路橋已完成4300米棧橋和911根樁基的建設,翔安隧道主隧道最大掘進已達1995米。記者昨日獲悉,目前我市各重點工程進展順利。集美大橋:建成54個施工平臺390臺鑽機一字排開,6臺架橋機陸續抵達現場,再過兩個月集美大橋就將開始進行上部工程。
  • 解密第二西通道:比翔安隧道長 耗時約5分鐘
    同樣是海底隧道,今年要開工的第二西通道和廈門人已非常熟悉的翔安隧道有什麼不同?晨報記者梳理了規劃圖和資料,詳細為您解密。1.也是三孔隧道 中為服務隧道從第二西通道的主體工程橫、縱斷面圖可以看出,它同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一樣,也是三孔隧道,左右兩孔分別是進出島方向的行車主道,中間的孔則是服務隧道。
  •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風帆」建築今天落成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風帆」建築落成    翔安隧道翔安側以風帆造型裝飾的通風塔帆體鋼結構,今天落成,標誌著這座通風塔全面建成,成為翔安海岸的一處標誌性建築。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這座「風帆」造型的建築高58米,採用兩片風帆的變異造型設計,象徵著翔安作為一座崛起的新城、蓬勃向上的城市建設。整個帆體用鋼結構做骨架,外裝鋁單板,固定在通風塔64米高的混凝土塔身上,其點睛之筆就是塔身上加裝的這根白色纜繩,遠遠望去,像是一艘海面上揚帆啟航的船。
  •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開通 單程只需要8分鐘
    來源:人民日報第一條跨海隧道海底蛟龍 橫亙碧波(新中國的「第一」·交通篇)廈門翔安隧道右線於2009年6月13日15時58分勝利貫通,相向開挖施工人員握手慶賀。李鸞漢攝2010年4月26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過去,人們是這樣形容廈門翔安區的:「風頭水尾、土地貧瘠、交通閉塞。」島內外只有廈門大橋和廈門海堤兩條通道,乘坐班車單程就要兩個多小時。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開通後,單程只需要8分鐘。
  • 「海底」穿越 翔安隧道本網獨家大揭秘
    XMHOUSE 消息(記者 黃漢彬 吳傑)歷時55個月的施工建設,萬眾矚目的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於2010年4月14日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標誌著工程已按合同要求建成,具備通車條件。而據多方消息證實,隧道基本確定在本月底正式通車。
  • 翔安隧道「鑽」入海底(圖)
    昨日上午,工人正在翔安隧道作業昨日上午,廈門路橋建設集團工程管理部項目經理蘇文德在廈門翔安隧道翔安端施工現場對記者說。經過一年零兩個月的施工,翔安隧道翔安端昨日全面「入海」。  當記者昨日上午來到在建的廈門翔安隧道翔安端時,現場上百名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工作著。在隧道的最末端開挖面,工人們用鐵鏟將大型機械不能挖到的邊縫清理乾淨。
  • 廈門第二條海底隧道獲批 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
    好消息來了,到2019年,你多了一個選擇,可以走隧道往返海滄和島內。晨報訊(記者 劉宇瀚 通訊員 李春妮)在不久的未來,進出廈門島將再添一條通道!記者昨日從廈門市發改委獲悉,廈門第二西通道「可研」已於6月10日獲國家發改委批覆,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立項。這條連接海滄與湖裡的海底隧道,項目總投資估算為57.05億元,計劃今年底開工建設,2019年建成通車。
  • 5公裡3小時 廈門翔安隧道又堵死了(圖)
    ,一輛廂式貨車追尾後側翻在隧道內,佔據了兩個車道;這起車禍又引發了後面兩起事故,一輛麵包車又將剩下的快車道堵住,翔安隧道進島方向被堵死。  從事故現場往翔安方向,車子排起的「長龍」足足有5公裡長。不少車子紛紛掉頭,為了趕時間,一位女孩更是下車步行,提著高跟鞋走了四公裡,最後搭乘導報採訪車回到島內。截至昨天晚上7點半左右,事故處理完畢,翔安隧道堵了三個小時後,交通才逐步恢復正常。  堵車足足有五公裡長  昨天下午5點多,導報記者接到讀者報料後趕到現場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