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
2020.12.25
距離全年結束還有6天
1901年12月25日
中國第一份官方報紙《北洋官報》創刊
1915年12月25日
護國運動開始
1930年12月25日
毛澤東提出紅軍的遊擊戰術
1936年12月25日
張學良緊急護送蔣介石離開西安
1939年12月25日
我軍擊退了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
1954年12月25日
康藏、青藏公路正式通車
1978年12月25日
越南侵柬戰爭爆發
1991年12月25日
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
2002年12月25日
中國造血幹細胞庫網絡系統建立
2015年12月25日
《科學》雜誌2015年度十大突破出爐
重點歷史事件播報
中國第一份官方報紙《北洋官報》創刊
中國第一份官方報紙——《北洋官報》,1901年12月25日創刊,是創辦最早、最有影響的地方政府官報。其內容以政府公報為主,兼顧介紹外國社會的情況和新思想、新知識,評論中國的不足之處,提出革新措施,為洋務派的宣傳工具。
1901年1月29日,它諭令大臣們就朝政應如何因革「條議以聞」。諭令一下,張治秋就上疏建議創立官報。他認為,「官吏不知民情,與草野不識時局,致上下不喻意,中外不通情,皆報紙不能流通之故也。」他提出以辦報紙「去塞求通」。
1901年4月25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上了一本奏摺,提出十條建議,其中一條標題「開民智」,建議「宜通飭各省,一律開設官報局」,目的是啟發民智,「庶幾風氣日闢,耳目日新,既可利益民生……且可抵制各處託名牟利之洋報。」朝廷當即批准。
護國運動開始
1915年12月25日,前雲南都督蔡鍔通電各省宣布雲南獨立,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反袁稱帝的護國運動開始。
次年,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蔡鍔進軍四川,是為主力;第二軍總司令李烈鈞進軍兩廣;第三軍總司令由雲南都督唐繼堯兼任,坐鎮雲南。反袁鬥爭在廣大人民支持下,節節取勝,貴州、廣西、廣東、浙江、陝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繼宣告獨立。帝國主義則因形勢變化,責怪袁「斷行帝制」;北洋軍閥官僚見復闢帝制無望,也競相離異。
袁在內外壓力下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撤消帝制,廢除「洪憲年號」,仍稱大總統。4月18日,唐繼堯等發表宣言,要求免去袁的大總統職務。6月6日,竊國大盜袁世凱,在內外交困、眾叛親離中死去。護國運動勝利結束。
張學良緊急護送蔣介石離開西安
西安事變,張學良曾表達了「廢蔣」意願,但當時的形勢是:一旦蔣介石有什麼不測,中國立刻就會陷入一盤散沙的局面,日本就有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並且可以趁此機會「三個月滅亡中國」。與此同時,國民政府中央派系二號人物、親日的何應欽也玩起了兩面三刀,打著「救蔣伐逆」的幌子調動大軍,叫囂如果再不放人就會「血洗西安」。
1936年12月25日晨,宋子文收到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鮑文樾、馬佔山等人一封聯名信,提出放蔣走的條件是商定的問題必須籤字和中央軍立即撤出潼關。「否則,雖然張、楊兩將軍答應了,我們也誓死反對。」宋子文大驚,蔣介石、宋美齡也驚慌不已。宋子文立即要張學良想辦法。張感到情況嚴重,決定悄悄地送蔣介石走。張學良先通知蔣介石、宋美齡等,要他們整理行裝,準備秘密離開。
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
1991年12月25日19時40分,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在國家電視臺發表聲明說,由於當前國內的形勢和獨立國家國協的建立,他決定停止在蘇聯總統職位上的活動。
這是戈巴契夫最後一次以蘇聯總統的身份發表講話。
戈巴契夫表示,他支持各族人民的獨立,支持各共和國的主權,但也主張保持聯盟國家的完整。然而事件沿著另一條路發展,分裂了國家,「這是我永遠也不能同意的」。「即使在阿拉木圖會議之後,我的立場仍然沒有改變。我堅持認為,這樣大的問題應當根據人民的意志來決定。」
圖片來源於網絡
|時代·鄉創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