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太感謝大家了,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8月21日,在山西白求恩醫院心內科病房,即將出院的81歲老人趙女士拉著心內科主任趙春霞的手,連連說著謝謝,眼睛裡早已噙滿了淚水。原來,困擾了老人及家人7年多的問題終於在這裡得到了解決。
八旬老人嚴重心衰被送醫
故事還得從一個月前說起。7月下旬,劉女士因全身乏力、氣短、心悸,食慾下降、大小便近乎失禁等問題而被家人緊急送往山西白求恩醫院心內科。經過詳細的檢查,醫生診斷老人有嚴重的心力衰竭症狀,詢問病史得知,老人還患有多年的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而且腹腔內還有一個「足球」大小的腫瘤一直折磨著老人,大家分析認為,老人出現的心衰症狀和這一腫瘤有直接關係。
原來,早在7年前,趙女士就被檢查出,腹腔內長了一個拳頭大的腫物,醫生建議手術治療。孝順的兒女們怕母親遭罪,更怕母親因為熬不過手術而突然離開他們,選擇了保守治療。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腫物持續長大,進而壓迫了老人的胃腸、擠壓著胸腔並導致胸廓變形,加重了老人心力衰竭。「一平躺下來就覺得出不上氣,真覺得生不如死。」回憶起一個月前突然出現的症狀,趙女士坦言:「真覺得這一次挺不過去了。」
81歲高齡的老人,心力衰竭本身就是心臟病的終末期,巨大腹腔腫物更是讓瀕臨崩潰的心臟雪上加霜。治療上如果單純治療心力衰竭、控制房顫,不摘除巨大腫物,心臟衰竭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善;如果摘除腫物又擔心患者心臟功能耐受不了手術,有可能猝死在手術中,並且這麼重的高齡病人不管怎麼治療都有隨時猝死的風險。」面對病情如此複雜的患者,接診醫生王改玲及她的團隊陷入了進退兩難中。
困擾多年的巨大腫物被摘除
「老人病情確實複雜、手術風險極高,但不做手術幾乎沒有希望,我們先把病人的心功能及一般情況改善後再請婦產科會診,同時聯繫武漢同濟醫院經驗豐富的婦產科專家高慶蕾教授為老人手術,心內科專家手術時全程陪同,為患者的安全保駕護航」。得知這一情況後,心內科主任趙春霞專門找患者及家屬分析了病情,並建議手術治療。「真的可以麼?」趙主任的建議讓全家人欣喜不已,但還是心存顧慮。經過趙春霞細緻耐心的講解,患者及家屬最終決定手術。
然而,好事多磨!術前再次複查,發現腹盆腔內的腫物變大,同時雙小腿肌間靜脈形成了急性血栓。於是,心內科邀請血管外科專家為患者做血管介入手術植入濾器,以防小腿血栓脫落導致致命的肺栓塞,然而術中發現老人左髂總靜脈、下腔靜脈受腫物壓迫閉塞,置放濾器防止血栓形成的方案失敗。患者又多了一項肺栓塞風險。
經過10餘天的心內科治療,患者可進食、心功能得到部分改善。心內科邀請婦產科、呼吸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消化科等多科專家為老人會診,並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
8月11日,由武漢婦產科專家高慶蕾教授主刀,白求恩醫院婦產科吳素慧主任、劉小春主任、心內科趙春霞主任、麻醉科韓衝芳主任等多學科團隊協助,共同努力,趙女士歷時2個小時的手術順利完成。術中在腫物囊袋中抽出3000ml黃色液體,又取出很大的畸胎瘤。手術切口小,幾乎沒有出血。
8月12日一早,當趙春霞主任到病房看望老人的術後恢復情況時,這個一生堅強,辛苦奔波養活6個兒女的老人,一看見趙主任就激動地熱淚盈眶,連連說著謝謝。她還特意叮囑子女在出院時,為心內科的醫護人員送來了感謝信和錦旗。
山西晚報記者 薛琳 通訊員 連俊 袁紅奎
(責編:李琳)
【來源:山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