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竹葉青蛇藏在菜地裡,咬傷農戶
……
7月23日,記者了解到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近段時間
接連收治多例被毒蛇咬傷的患者
▼
近日,賓陽縣甘棠鎮的黃先生在地裡拔花生,突然手上傳來一陣劇痛,定睛一看,才發現一條竹葉青蛇盤踞在花生苗中。被咬後十多分鐘,黃先生就暈倒了。家人先是把他送到當地衛生院,隨後又轉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經過救治,黃先生被咬傷的手已經能動,近日就可出院。
▲經過治療,黃先生的傷勢已得到控制。院方供圖
竹葉青蛇(學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蝰科竹葉青蛇屬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無危(LC)物種。竹葉青蛇屬於管牙類毒蛇,雄性最大全長77釐米,雌性98.1釐米,頭較大,三角形,頸細,頭頸區分明顯,頭頂具細鱗,左右鼻間鱗不相切,由細鱗分開,背鱗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鱗。其多於陰雨天活動,晴天的傍晚亦可見到,具攻擊性,有毒,分布於中國、越南、緬甸、印度、泰國等國家。全國著名蛇傷專家、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王威介紹:
夏、秋兩季為蛇類活動最為活躍的季節,公眾在戶外活動時要注意,蛇怕熱,因此在雨後涼快一些的時段容易出沒,水邊及樹木、荒草茂盛的地方也是容易發生蛇傷事件的地方。如果在戶外不小心被蛇咬傷
該如何處理?
收好這份急救指南
毒蛇咬傷會有兩顆較大的牙印;而無毒蛇咬傷,常常是兩排整齊、對稱的、鋸齒狀細小牙印。如果現場無法判斷是不是毒蛇咬傷,可按毒蛇咬傷先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從蛇的形體、頭部形狀、花紋等判斷是否為毒蛇並不可靠。
被蛇咬傷後,一定要鎮靜,更不可亂跑,避免加速毒素的吸收和擴散;放低傷口,使傷口低於心臟。
有條件的可以在傷口處用吸奶器、去頭注射器等能產生負壓的器械,吸吮出部分蛇毒;然後用清水衝洗,可以洗出部分毒液,但不要直接擠壓傷口,以免將毒液擠入深部組織。
咬傷部位可以用酒精碘伏消毒後,加上棉墊或者毛巾,使用繃帶或者寬布條加壓包紮,減緩毒液吸收。
記得去除咬傷肢體上的戒指、手鐲等飾品,以防止肢體腫脹後難以取出,造成壓迫。
在進行簡單急救處理後,一定要到專業的、有蛇傷救治能力的醫院進行診治,及時應用抗蛇毒血清,綜合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