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9.2分。
非常好看的一部印度電影,阿米爾汗主演。
這是一部抨擊印度教育制度的電影,集搞笑、親情、友情、愛情於一身,跟寶萊塢沒有半毛錢關係。
好多人看了片名都誤以為是三個傻瓜跑到寶萊塢大鬧一場,表示沒興趣看這樣的鬧劇,從而錯過一部好電影。
2、《摔跤吧,爸爸》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9.0。
很燃的一部關於摔跤的電影。也是阿米爾汗主演的。
當年電影上映時,我一聽到名字,還以為是要跟爸爸摔跤,女兒長大了要跟老爸battle。
還有人以為是女兒鼓勵爸爸繼續摔跤。
要不是衝著阿米爾汗,可能就錯過這部電影了。
3.《恐怖遊輪》
豆瓣評分8.5分。
我害怕看恐怖片,所以這部電影一直在我的觀影黑名單裡。
我一個朋友特喜歡看恐怖片,叫我推薦,我就把這部電影推薦給她。
誰知她看完之後就跟我講,
「你推薦的是什麼啊,名字起得那麼恐怖,電影一點兒也不恐怖。倒是有些燒腦,也還挺好看的。」
我就是因為這個破名字而錯過了這麼一部好片子!
4、《竊聽風暴》
豆瓣評分9.1分。
這是一部德國的電影,不是香港的那一部!香港的那一部叫《竊聽風雲》!
好多人聽名字都會弄混,《竊聽風暴》和《竊聽風雲》傻傻分不清楚。
瞧這名字起的!
這電影德語原名是《他人的生活》,更貼切一點。
無論如何,大家沒看過的一定要看,非常好看。
記住,是《竊聽風暴》!
5、《放牛班的春天》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9.3分。
這麼好看的電影就因為這鄉土氣息濃厚的名字而被人放棄。
「放牛班」在臺灣那邊的意思是「差生班」,所以這是一部關於差生和教育的電影。
但是咱們聽到「放牛班」想到的就是農村的放牛,所以聽名字,就感覺是農村題材的電影。
因為名字而錯過這部電影,真的很可惜。
6、《颶風營救》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3分。
這坑爹的片名,讓我一直以為這是一部災難片,是某個地方因為颶風受災,政府參與營救的故事,所以一直沒看。
後來被朋友安利,說情節緊湊,故事抓人。關鍵是跟颶風沒有半毛錢關係。
看完之後只想說,確實精彩。
還是臺灣的譯名《即刻救援》靠譜點。
7、《告白》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7分。
還記得當年我同學給我推薦這部電影時,我的不屑一顧:
聽名字就是小清新的戀愛片,木的興趣。
我同學拍胸脯跟我保證,絕對好看,這部電影就是小清新的反義詞。
看了電影,我發現這部電影起這樣的名字真是誤導人啊。
8、《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5分。
剛開始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時,我心想,什麼玩意兒?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有啥意思?大家不都是來自地球麼。
這個男人來自火星、金星、太陽系什麼的,才是科幻片啊。
後來看完電影,我發現是咱們的翻譯有問題。還是對英語不熟啊,這樣隨便翻譯真的傷害電影啊!
我覺得《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還不如香港版本的名字《地球不死人》來的貼切。
9、《再見列寧》
這部劇豆瓣評分8.8分。
不要被名字嚇到,這不是前蘇聯或俄羅斯的電影!
也不是什麼戰爭片,革命片!
這是一部德國的喜劇電影,笑點淚點齊飛,非常有意義。
10、《兩桿大煙槍》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9.1分。
《兩桿大煙槍》的名字實在太奇怪了,因為整部電影裡沒有煙槍,只有槍。
煙槍跟槍可不是一回事。
聽名字還以為是說兩個愛抽菸的人的故事。
或者是兩個像紀曉嵐抽的那種大煙槍。
這其實又是翻譯對英語不熟或是偷懶。
原片名裡有「煙」,有「槍」,就直接翻譯成「煙槍」,也是醉了。
原片名Lock, Stock and Barrel是一個在英國和北美非常流行的俗語,有「萬事俱備,一網打盡」的意思。
千萬別因為不靠譜的片名而錯過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將多線敘事用到出神入化。
知道寧浩不?他的《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全都是學習的這部電影。
寧浩也是這部電影的導演蓋裡奇的死忠粉。
一定要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