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外光纖雷射器企業角度剖析千瓦級光纖雷射器技術

2020-11-23 OFweek維科網

  Bell指出,收集在隔離器中的背反射光,用光電二極體監測。該傳感器的實時輸出提供給用戶,用於在過程監控、優化和控制(例如穿孔檢測)中使用,或者是工具校準(如光束位置和焦點)。

  Bell概括的nLIGHT alta雷射器的其他特質包括改進的切割和焊接性能,這些雷射器可以提供高達100kHz的調製率,以及低於5μs的上升和下降時間。這些功能允許更快的穿孔,精細特徵更快的處理速度,並通過最小的熱影響區實現更好的加工質量。

  「大多數數千瓦級光纖雷射器系統採用對基於多個低功率光纖雷射器的輸出合束的架構,導致成本、性能、可維護性、可升級性以及對技術進步的順應性方面的顯著缺點。」Bell補充道,「我們介紹一種新穎的千瓦光纖雷射器架構,通過將泵浦二極體和驅動器安放在單獨的泵浦模塊中,以及將增益光纖安放在可配置的增益模塊中,解決了這些問題,可以產生超過4kW的輸出功率。」

  這些雷射器具有可調整的光束質量(BPP≥1.1mm-mrad),已經應用於低碳鋼、硼鋼、不鏽鋼、鋁、黃銅和銅的高質量切割和焊接,並且也已經在新興的應用,包括增材製造、表面紋理化和雕刻中得以使用。

  快速組件更換或升級

  根據美國相干公司材料加工市場總監Frank Gaebler的描述,第一代光纖雷射器直接基於電信平臺大規模擴展到更高功率,它們採用大量的單獨泵浦雷射二極體,每個都採用獨立光纖耦合,並永久熔接在一起。

  「這種獲得更高功率的方法有幾個限制。」他說,「特別是所有部件被永久熔接在一起。如果一個組件出現故障或退化,就沒有辦法進行更換。例如,早期的產品對來自於金屬加工的背反射非常敏感。如果光纖熔接、泵浦二極體、傳輸光纖,或任何其它雷射器組件由於這種背反射損壞,必須將雷射器拿到工廠修理或更換,這將影響正常運行時間和生產效率。

  相干公司製造了基於靈活的模塊化架構的第二代千瓦級光纖平臺(Highlight FL)(見圖5)。相干公司的工程師們使用實質上不同的設計方法,消除了多個泵浦和熔接的複雜性,具備模塊化架構,還允許簡單替換和/或升級各種組件,包括傳輸光纖。

  圖5:相干公司Highlight FL光纖雷射器可以結合機器人使用,使白色家電(洗衣機、廚灶等)行業的高速3D零件切削成為可能。

  「我們使用光纖耦合高功率雷射二極體巴條,而不是多個獨立的雷射二極體,」 Gaebler說,「然後它們的輸出採用自由空間耦合進入增益光纖;這種耦合模塊也可用於將增益光纖連接到可拆卸的傳輸光纖。」他補充說,這樣的做法對OEM系統集成商特別具有吸引力,因為他們可以根據專業知識水平或者深度集成的要求,購買完整的雷射器或單獨的模塊,並且可以迅速改變或更換傳輸光纖以適應不同的應用。

  在規格方面,目前相干公司的Highlight FL光纖雷射器瞄準大功率的穩定增長,Gaebler介紹說,最新型號可提供3kW的功率,並有望在2016年增加到4kW。「目前,我們的傳輸光纖模塊提供100μm纖芯,其對應的BPP約為4mm·mrad。」他說,「對於某些型號,最近已可以提供50μm纖芯的傳輸光纖,BPP可以降低高達兩倍。由於具有高功率和低BPP,這些HighLight FL雷射器非常適合用於處理厚度從薄箔到幾毫米的金屬。」

  Gaebler指出,早期的光纖雷射器有時受困於切割、鑽孔和焊接某些金屬。例如,光纖雷射器的基頻輸出波長通常在1μm附近。在該波長區域,黃銅和銅表現出非常高的反射率,銅鏡廣泛用於各類近紅外雷射器的光束傳輸就是證明。背向反射已經使這些金屬成為第一代光纖雷射器加工的顯著挑戰。

  圖6:不受背向反射的影響,使得某些高反射金屬材料的切割成為可能。橫截面視圖顯示了用相干的Highlight FL雷射器切割1.25mm厚的黃銅(a)和1.2mm的銅(b)。

  根據Gaebler的描述,不同於第一代光纖雷射器,Highlight FL雷射器架構不受背向反射損傷的影響有兩大原因:1)二向色光束合束器的幾何形狀和光學性質,意味著任何背向反射不能到達泵浦二極體巴條;2)不存在光纖熔接,從而不會被任何背向反射損傷。其結果是該雷射器不受「對反射性金屬需格外小心加工」這一因素的限制(見圖6)。

相關焦點

  • 千瓦級光纖雷射器技術已趨於成熟
    但是提起光纖雷射器,也許很多人想到只是千瓦級連續光纖雷射器,這類光纖雷射器主要用於材料加工,包括切割、焊接、釺接、表面處理及其他諸多應用,並且光纖雷射器正研究用於軍事領域作為定向能武器。  光纖本質上是一種非常細的長棒,這種構造使其成為兩種具有特別高的表面積與體積比的雷射器中的一種(另一種是碟片雷射器——寬的、極短的棒),這類雷射器更容易保持冷卻。
  • 高功率連續光纖雷射器技術演進及瓶頸!
    引言 光纖雷射器被認為是第三代雷射器,其與傳統的紅寶石雷射器及YAG(釔鋁石榴石)雷射器相比具有良好的光束質量、單色性與穩定性,並且還具有電光轉化效率高、維護成本低、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及佔地面積小等優點。近年來千瓦級、萬瓦級高功率光纖雷射器的興起,極大地拓寬了光纖雷射器應用領域。
  •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研製出用於多千瓦級雷射器的摻雜光纖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由於摻鐿光纖雷射器從科研領域到工業加工乃至國防領域的廣泛應用,對於具有高穩定性的多千瓦(≥3kW)級光纖雷射器越來越迫切。過去幾十年來,光纖製造技術和其他關鍵部件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導致連續波光纖雷射器的輸出功率呈指數級增長。然而,隨著輸出功率的進一步擴大,非線性效應(nonlinear, NL)、(光暗化photodarkening, PD)和熱負荷已被認為是多千瓦級輸出功率下雷射器長期可靠性的關鍵限制因素。
  • 中國2萬瓦光纖雷射器將實現國產化 打破國外壟斷
    據科技日報報導,記者22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獲悉,該院所屬武漢銳科光纖雷射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正在研發國內首臺2萬瓦光纖雷射器,有望於2018年上半年問世並投入使用。光纖雷射器是繼二氧化碳和半導體雷射器之後的第三代產品,它由細如髮絲的光纖來釋放雷射能量,可廣泛應用於工業造船、飛機和汽車製造、航空航天以及3D列印等領域。
  • 中國光纖雷射器的發展與展望
    光纖雷射器擁有的上述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使其廣泛應用於雕刻、打標、切割、熔覆、焊接、表面處理等材料加工領域,正在逐漸取代各種物理加工、化學加工、印刷加工等傳統加工方式。隨著美國IPG公司 2003年在中國賣出第一臺調Q脈衝光纖雷射器開始,商用的脈衝光纖雷射器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正式拉開帷幕。
  • 研究人員製造出具有高雷射穩定性的光纖,可用於多千瓦級雷射器
    具有高穩定性的多千瓦(kW)(≥3kW)級光纖雷射器在許多應用中意義重大,而摻Yb的光纖是這類光纖雷射器中的關鍵器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光纖製造技術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使得連續波(CW)光纖雷射器的輸出功率成倍增長。然而,隨著輸出功率的進一步擴大,光暗化(PD)被發現是多千瓦級輸出功率下雷射器長期可靠性的關鍵限制因素之一。
  • 2萬瓦光纖雷射器將實現國產化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近日表示,該院所屬武漢銳科光纖雷射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正在研發國內首臺2萬瓦光纖雷射器,有望於2018年上半年問世並投入使用。    光纖雷射器是繼二氧化碳和半導體雷射器之後的第三代產品,它由細如髮絲的光纖來釋放雷射能量,可廣泛應用於工業造船、飛機和汽車製造、航空航天以及3D列印等領域。與傳統二氧化碳雷射器相比,光纖雷射器的耗電量僅為其五分之一,體積只有其十分之一,但速度快4倍,轉換效率高20%,且沒有汙染。    2007年以前,我國高功率光纖雷射器長期依賴美國進口,其價格昂貴,供貨周期長。
  • 國內光纖雷射器市場現狀分析:同質化初現?
    用於金屬切割和焊接應用的千瓦級光纖雷射器,佔據了2016年工業雷射器總收入的41%。高功率光纖雷射器依舊是雷射加工市場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對於連續光纖雷射器,數百瓦級的中功率光纖雷射器國產化技術已成熟,主要應用於金屬薄板切割、3D列印等領域,且價格也已大幅下降,實現了國產化批量生產,並佔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單纖單模數千瓦量級的連續高功率光纖雷射器由於核心材料和器件受限等原因,目前仍處於關鍵技術和工程化研發階段,尚未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化批量生產。
  • 1.2萬瓦光纖雷射器在津問世
    本報訊(記者 嶽付玉)昨天, 駐津央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光電研究院天津東方銳鐳公司聯合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高能雷射技術團隊,成功研製出功率達1.2萬瓦的工業級光纖雷射器,其綜合性能指標達國際一流水準。該產品的問世,徹底打破國內萬瓦級光纖雷射器依賴進口的局面,使得國產萬瓦光纖雷射器水平再上新臺階。
  • 中國光纖雷射器的「全明星」
    回顧近幾年雷射技術的發展,光纖雷射器作為新型光源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發展,並逐漸在擴大應用領域。目前國內光纖雷射器整體水平與國際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國內各大研究所及企業的不斷突破,國內外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 IPG公司新型光纖雷射器"三焦點"概念
    日前,IPG光電子公司透露了其光纖雷射器產品新型「三焦點」概念的細節,創新點在於光纖雷射器輸出被分成三束光斑:一束主光束,另外兩束同等尺寸的小斑點。  光纖雷射器「三焦點」技術作為金屬釺焊應用的一種新型技術被業界吹捧,兩束小光束用於主光束進行釺焊工藝之前「清潔」目標板的表面。除了用於汽車行業生產金屬表面防油漬汙染以外,這種新方法也可以為熱浸鋼提供光滑的表面處理,無需再加工步驟。
  • 國內外光纖雷射器巨頭對比分析
    針對高端製造用雷射器的迫切需求,開展工業化光纖/半導體大功率雷射器製造技術、工業化超快(飛秒、皮秒)雷射器製造技術、工業化短(紫外、深紫外)波長雷射器製造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開展雷射器標準建設,實現高性能雷射器及核心關鍵部件的國產化與產業化。
  • 光纖雷射器泵浦,這四點你應該知道!
    1962年,H.W.Etzel等人成功研製出第1臺摻鐿離子(Yb3+)的光纖雷射器,即目前最常見的1μm波長(1.064μm/1.080μm)光纖雷射器2004 年,南安普敦大學的 Jeong 等利用975nm LD 雙端泵浦纖芯直徑 43μm的雙包層摻鐿光纖,產生了1.01 kW的1090 nm雷射輸出,實現了世界上第一個千瓦級光纖雷射輸出。
  • IPG公司新型光纖雷射器「三焦點」概念
    日前,IPG光電子公司透露了其光纖雷射器產品新型「三焦點」概念的細節,創新點在於光纖雷射器輸出被分成三束光斑:一束主光束,另外兩束同等尺寸的小斑點。  光纖雷射器「三焦點」技術作為金屬釺焊應用的一種新型技術被業界吹捧,兩束小光束用於主光束進行釺焊工藝之前「清潔」目標板的表面。
  • Rofin公司推出6KW光纖雷射器與CO2板條雷射器
    除了新型的具有6千瓦切割能力的CO2板條雷射器在Euroblech展覽會首次亮相外,ROFIN同時展示出了緊湊型系列中強大的4千瓦光纖雷射器。  在今年的Euroblech展覽會上ROFIN展出了兩款輸出功率達6千瓦的雷射器,分別是CO2板條雷射器DC060以及光纖雷射器FL060,功率級別的增加極大地擴展了其在工業雷射切割市場範圍。  ROFIN的CO2板條雷射器被用在世界各地的生產基地,其具有高可靠性、低維護成本和卓越的光束質量等優點。
  • 光纖雷射器目前類型及最新技術進展
    連續波(CW)雷射器 - 調製型         二極體泵浦的脈衝上升時間是5s,因此最小的脈衝持續時間(或時間調製)大約是10s。         使用簡單的控制技術可以在10%-100%佔空比調節這些雷射器,所以調製頻率高達50 kHz是可以實現的。在微切削過程中,調製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部件的熱輸入。
  • 一文讀懂光纖雷射器的前世今生
    光纖雷射器能夠在如此廣泛領域被接受,主要得益於其在許多方面擁有的優勢,比如結構緊湊、光電轉換效率高、可靠性強,光束質量好等等。隨著相關需求的不斷增長,光纖雷射器在高功率市場中競爭優勢日益凸顯。  國內外廠家共同博弈國內市場  雷射技術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是20 世紀裡與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齊名的新四大發明之一。
  • 光纖雷射器對光束分析提出了特殊挑戰
    光纖雷射器正日益廣泛地應用於標記、加工、材料熔化中,或利用複雜的圖案和形狀來修飾材料。在這些應用中,雷射功率從幾瓦到幾千瓦不等,與其它同功率的雷射器相比,光纖雷射器的關鍵優勢在於其發射的光束比其他雷射器的光束更接近於高斯光束。
  • 光纖雷射器的原理及特性
    光纖雷射器利用摻雜稀土元素的光纖研製成的光纖放大器給光波技術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由於任何光放大器都可通過恰當的反饋機制形成雷射器,因此光纖雷射器可在光纖放大器的基礎上開發。目前開發研製的光纖雷射器主要採用摻稀土元素的光纖作為增益介質。由於光纖雷射器中光纖纖芯很細,在泵浦光的作用下光纖內極易形成高功率密度,造成雷射工作物質的雷射能級「粒子數反轉」。因此,當適當加入正反饋迴路(構成諧振腔)便可形成雷射振蕩。
  • 國外半導體雷射器企業推薦
    雷射設備的核心就是雷射器,我國各大雷射設備企業不斷地加大技術開發投入,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各種雷射設備實現國產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是在主力雷射器,超大功率雷射器依然依賴進口,以致雷射設備價格大幅度上漲,制約了我國雷射加工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國外不少的雷射加工企業看準中國雷射加工的廣大市場前景,紛紛入駐我國的沿海城市,衝擊我國雷射加工產業,國際競爭國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