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因採摘國家保護植物
「攤上事」了
近日,在某真人秀節目中,幾位明星接到任務要上山尋找雪蓮,其中一位明星率先發現了一棵並採摘了下來。很快,眼尖的網友們發現節目中明星採摘的雪蓮,又名「水母雪兔子」,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雖然當事人和節目組紛紛致歉表示,採摘的雪蓮只是道具,沒有實際發生採摘珍稀植物行為,但致歉似乎未能平息網友的憤怒。
法報君搜索發現,近年來,類似事件還有很多。有的是生態保護常識缺乏,隨意採挖或獵捕國家保護動植物,稀裡糊塗就對國家保護動植物造成了傷害;有的是法律意識淡薄,對國家保護動植物打起了「歪主意」,結果為自己的荒唐行為付出了沉重代價。
今天,
法報君就和大家細數一下,
那些不當採挖或獵捕
國家保護動植物的案例,
一起增長知識,
全力保護這些珍貴的動植物。
植物類
案例1
楊某從山上挖了20株樹栽種在自家院壩前做風景樹,事後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炫耀被舉報。經鑑定,其非法採挖的19株樹木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貢山三尖杉及大葉櫸樹,為此其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
貢山三尖杉:
喬木,生長於滇西北貢山縣獨龍江上遊沿岸海拔1900米的闊葉林中。樹高達20米,胸徑40釐米。木材紋理直,結構細密,質堅極富彈性。假種皮含油率38%,種仁含油55%-77%,可榨油供制皂、油漆等工業用。可提取生物鹼製藥,對白血病及淋巴肉瘤有一定療效。果實入藥,有潤肺、止咳、消食功效。
大葉櫸樹:
是榆科,榆屬喬木,高可達35米,樹皮灰褐色至深灰色,葉片厚紙質。木材緻密堅硬,紋理美觀,不易伸縮與反撓,耐腐力強,其老樹材常帶紅色,故有「血櫸」之稱,為供造船、橋梁、車輛、家具、器械等用的上等木材;樹皮含纖維46%,可供制人造棉、繩索和造紙原料。
案例2
陳某因家門前的大樹妨礙出入,便擅自將其砍伐,不料錯砍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香樟樹,最終受到刑罰。
香樟樹:
是樟目、樟科、樟屬常綠大喬木,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樹皮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裂。香樟樹是作為行道樹、庭蔭樹、風景林、防風林和隔音林帶的優良樹種。香樟對氯氣、二氧化碳、氟等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也是工廠綠化的好材料。
案例3
黃某先後兩次僱請工人砍伐野生楠木,並將楠木售出獲利。據了解,野生閩楠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最終黃某因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
閩楠:
俗稱楠木,中國特有,是國家二級珍稀漸危種。閩楠樟科,楠屬常綠大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達2.5米,樹幹端直,樹冠濃密,樹皮淡黃色,呈片狀剝落。閩楠樹幹高大通直,木材芳香耐久,紋理結構美觀,為上等建築、高級家具、雕刻工藝、造船等良材。
案例4
在草藥商人胡某的指使下,彭某、冉某先後7次非法採伐桫欏樹111株。經鑑定,被非法採伐的111株桫欏樹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人被追刑責。
桫欏樹:
別名蛇木,是桫欏科、桫欏屬蕨類植物,有「蕨類植物之王」讚譽。桫欏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桫欏的莖直立,中空,似筆筒,葉螺旋狀排列於莖頂端。是已經發現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
案例5
為在山谷上搭座便橋方便出入,聶某在辦好相關手續後,砍倒了哥哥自留山上一株30多米高的大樹。大樹倒地後,他驚奇地發現,大樹的枝丫上密密麻麻地長滿「青辣椒」。經專家證實,這棵樹是國家二級保護樹木鵝掌楸,俗稱馬褂樹。
鵝掌楸:
是木蘭科、鵝掌楸屬植物。喬木,高達40米,胸徑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花期5月,果期9-10月。供建築、造船、家具、細木工的優良用材,亦可制膠合板;葉和樹皮入藥。樹幹挺直,樹冠傘形,葉形奇特,為世界珍貴樹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2年 ver 3.1)——近危(NT)。列入中國國家二級重點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動物類
案例1
陳某、羅某在山場放置鐵夾用於獵捕野生動物,並不定期查看是否有收穫。一天,兩人發現鐵夾夾住了一頭「野山羊」(已死亡),遂用塑料膜等物遮擋後搬運回家。途中,被公安機關查獲。經鑑定,該「野山羊」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鬣羚。
鬣羚:
也叫明鬃羊,屬牛科,典型林棲獸類,是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典型動物之一,主要活動於海拔1000-4400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巖石的雜灌林。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人們據此將其與馴鹿、駝鹿和麋鹿一起稱為「四不像」。
案例2
方某明知野生動物受國家法律保護,還以野生動物危害其農作物為由,在靠近山場自家種植農作物的地邊,布置鐵夾和套索,先後獵捕野雞4隻、野兔2隻、野豬1頭、野山羊1條。經鑑定:4隻野雞中有2隻白冠長尾雉、1隻勺雞,均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他「三有動物」。最終方某因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獲刑一年半。
白冠長尾雉:
屬於雞形目,雉科,是一種森林益鳥,喜在常綠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喬木林中棲息、隱蔽和覓食,取食鱗翅目的幼蟲、蟲卵,對抑制森林蟲害,維護生態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優雅的體形、豔麗獨特的羽色,極具觀賞價值。白冠長尾雉是中國的特產珍禽,分布在中國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區。
勺雞:
體長390-630毫米,體重750-1100克。體形適中,頭部完全被羽,無裸出部,並具有枕冠。棲息於針闊混交林,密生灌叢的多巖坡地,山腳灌叢,開闊的多巖林地,松林及杜鵑林。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案例3
大學生閆某暑假期間和朋友在老家掏了16隻鳥,並將部分賣掉,這些鳥是燕隼,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此閆某和朋友被判刑。
燕隼:
體形比獵隼、遊隼等都小,為小型猛禽,上體深藍褐色,下體白色,具暗色條紋。腿羽淡紅色。棲息於接近林地的開闊原野,捕食小鳥和大型昆蟲。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Ⅱ級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Least Concern)。
案例4
廖某發現老家附近的馬路上經常有野生動物出沒,便推斷出老家「野味」多,於是便架設了多個獵網,並將獵物在網上公開售賣,引人問價。經鑑定,廖某所稱的「猴鷹」實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草鴞。
草鴞:
是中等體型的鴞類,體長35釐米,夜行猛禽,面龐心形。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營巢於樹洞或巖隙中。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瀕危等級:附錄II 生效年代:1997。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生效年代:1989。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案例5
鄒某在長江邊釣了幾條魚後便在路邊售賣,現場有漁民認為其中一條魚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鄒某表示自己並不認識中華鱘,民警對其進行法治宣傳和科普後,其表示願意配合警方進行處理。隨後,民警和鄒某一起將中華鱘放歸大海。
中華鱘:
是硬骨魚綱鱘科的魚類。常見個體體長0.4-1.3米,體重50-300千克;最大個體體長5米,體重可達600千克。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故有「長江魚王」之稱。中華鱘生命周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案例6
向某在未取得捕捉大鯢合法手續的情況下,為了供自己小孩食用,在大壩附近非法捕得大鯢1條,後被執法人員抓獲。經鑑定,向某捕得的大鯢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向某為此獲刑6個月。
大鯢:
是隱腮鯢科、大鯢屬有尾兩棲動物。體大而扁平,一般全長582-834毫米,頭體長310-585毫米,最大個體全長可達200釐米以上。成鯢一般常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內的巖洞、石穴之中,以灘口上下的洞穴內較為常見,食性很廣,主要以蟹、蛙、魚、蝦、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等為食。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極危(CR)。
案例7
田某等6人用自製捕捉工具駕車流竄捕捉壁虎進行銷售,之前他們只知道壁虎是益蟲,並不知道捕捉壁虎違法,最終田某等人因捕捉壁虎1600餘只被刑拘。警官介紹,壁虎雖沒有被國家列入級別保護動物,但屬於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科研價值和對環境有益的「三有動物」。
壁虎:
是蜥蜴的1種,又稱「守宮」。西南地區稱「四腳蛇」「巴壁虎」「巴壁蜥」等。體背腹扁平,身上排列著粒鱗或雜有疣鱗。指、趾端擴展,其下方形成皮膚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牆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案例8
陳某為吃「野味」嘗鮮逮了114隻癩蛤蟆,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捕獵癩蛤蟆、青蛙等不對,但並未意識到已經觸犯了法律。蟾蜍雖然沒有被列入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但進入了「三有動物」名錄,同樣受法律保護。
蟾蜍:
也叫蛤蟆。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癩猴子、癩刺、癩疙寶。在我國分為中華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兩種。從它們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則是我國緊缺的藥材。
案例9
劉某因捕殺3隻野兔被刑拘,面對民警,劉某辯稱自己是圖好玩,不知道抓野兔犯法。警方回應,該男子狩獵的野兔為草兔,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草兔:
是哺乳綱、兔屬幾種野兔的通稱。體形較大,體長36-54釐米,尾長9-1釐米。身體背面為黃褐色至赤褐色,腹面白色,耳尖暗褐色。草兔終生生活於地面,不掘洞,善於奔跑,多在夜裡活動。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哺乳綱兔類紅色名錄——低危(LC)。
通過這些案例可以看到,
非法採挖、獵捕、收購、出售野生動植物等
破壞自然界生態平衡的行為,
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法律連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第三百四十四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製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
非專業人士很難認全認準。
但只需做到一點,
看到自己不認識的動植物,
千萬不要隨意採挖、捕殺、販賣,
樹立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保護野生動植物,
提高對珍稀動植物的分辨能力,
加大對珍稀物種的監管力度,
只要每個人都將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觀念
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我們就能與自然共生,
讓地球家園更加美好。
勿讓這樣的「傷害」再輕易上演了!
來源:法治日報(作者:羅聰冉,綜合整理自網絡,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