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這樣一群森林保安及護林員,他們放棄節假日,數十年如一日守護國家的珍稀動植物,與大山為伴,與動植物為伍。
2月17日,恰值大年初二,梵淨山森林保安、護林員們又開啟了一年中的巡護工作。
身穿警察制服或迷彩服,腳踏登山運動鞋,背負裝有麵包、帳篷、山泉水等的迷彩旅行包。這一身行頭便是他們「巡山」工作的裝扮。
「今天是重點巡護,主要監測金絲猴等野生動物的活動情況,對野生動植物進行保護。」梵淨山管理局冷家壩管理站森林保安副隊長、此次巡護組組長楊政海說。現是冬季,山上樹木蕭條,能供金絲猴的食物不多,對金絲猴活動區域需逐一排查,看看它們是否在刺竹林、苔蘚等食物區域活動,確保安全過冬。
據楊政海介紹,森林保安、護林員每月至少進行3次以上重點巡查,每次巡查3至5天。重點巡山時,工作組全體森林保安及護林員都要出動,對珍稀動植物分布區域進行逐一排查、監測。同時,制止各種野外探險、旅遊及其盜獵等犯罪活動,確保林區安全。平時,護林員與森林保安們就在各自分管片區巡護。
「巡護,不只是為了保護珍稀動植物,同時,制止徙步進山探險的驢友、背包客,保護悄悄潛入境內的遊客生命安全。「楊正海說,去年6月17日,護林員們巡山至巖高坪「牛峰包」區域時,曾發現一奄奄一息的探險驢友。經了解,該遊客從梵淨山景區大門進入山上後,出於好奇,徙步幾小時,悄悄潛入未開發的巖高坪金絲猴活動區域。由於梵淨山氣候多變,當晚山上下起綿綿細雨,山上手機無信號,在饑寒交迫之下,該遊客體力透支,被困山中。事後,該遊客兒子再三表示要重謝營救的護林員,被他們拒絕。「保護林區安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哪能收取錢物。「楊政海說。
「今天是晴天,巡山不怎麼辛苦。明天天氣預報有小雨,在溼滑的山涯上巡護就比較艱辛了。」楊政海說,不了解巡山艱辛的人只看到森林保安、護林員遊走綠水青山,卻不懂得他們常年堅守的不易。
在梵淨山海拔1800餘米的巖高坪觀測,護林人員已從之前李國兵1人獨守增至現在的3人共護。當天山上巡護中,李國兵也是其中一位。據李國兵介紹,冬天一下雨,山上幾乎是雪凝,氣溫大多在零度以下,實在冷得受不了,就喝酒驅寒。他是山上的專職護林員,一月在山上堅守25天,月工資1200元。「雖然苦,能保護好國家的珍稀動植物,感到無比的自豪。」李國兵說。
險峻的山崖和聳立的峭壁間,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是護林員與森林保安巡山常走之路。「這是小靈貓糞便,這是冷杉,這是珙桐果,這是高山杜鵑,這兒有金絲猴活動過的痕跡……」巡邏隊員們時而穿梭於灌木叢中,時而攀爬於險峻的山涯上,搜尋著野生動物活動過的痕跡與珍稀植物的分布情況,並一一作好記錄。
「險要地勢很少有人活動,但卻是動物活動最頻繁的地方。」隨行的隊員李久華一邊講解動物的活動情況,一邊囑咐隨行的我注意安全。
「梵淨山自然保護區成立於 1978年,面積達41300公頃,是世界上同緯度保護最完好的原始森林。「長年堅守在巖高坪觀測站的護林員李國兵告訴筆者,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松桃、江口、印江三縣的交界處,繁衍著2600多種生物 。其中不乏7000萬至200萬年前第三紀、第四紀的古老動植物種類。1986年,梵淨山又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李國兵說,梵淨山有黔金絲猴、雲豹、鬍子蛙、大鯢、小靈貓、紅腹錦雞、珙桐、紫薇、冷杉等珍稀動植物。巖高坪片區位於梵淨山東北部,該區域地勢平緩,森林以珙桐、水青岡、野櫻桃、槭樹等為主,是金絲猴的理想棲息地,金絲猴大多在這一帶活動。
由於梵淨山保護區面積較大,為了對區域內珍稀動植物進行全方位保護,梵淨山管理局除了在巖高坪等地設置觀測站,區域內安裝紅外線等監測設備外,去年,光冷家壩管理站就新增了7名護林員,目前,該管理站有森林保安、護林人員20名,整個梵淨山保護區內有森林保安、護林員100餘名。
近年來,隨著對梵淨山保護力度的加強,梵淨山珍稀動植物正逐年增長。據相關資料考察,光梵淨山黔金絲猴就從1993年3個群500餘只增至現在約10來群800餘只。(胡偉)
(責編:陳晶晶(實習)、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