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小心,似乎是自然界中大多數動物都持有的本能吧。想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活下來,沒有一定的生存技巧和謹小慎微,恐怕很容易成為其他獵手的盤中餐。龜就很謹慎,而且又有保護自己的龜殼,在大自然的殘酷競爭中屹立不倒也是有原因的。
無論是剛到家的人工飼養龜還是從野外捉來的下山龜,都會因為新的環境而產生緊張感的。
我們說了,新到家的龜都最好要一段時間的「歇龜」,先穩定情況,再入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幹擾,靜養幾天,適合的溫度和食物,試著讓它開食。開食可以選用龜喜歡的魚、蝦等帶有腥味的食物,有助於開食。還未開食的龜不可強行填喂,那樣只會適得其反的,應耐心等待。
對於到家的龜來說,開食是關鍵的一步啊,開食之後才會有下文可做。即使龜是謹慎小心的,但還是有區分膽小的和膽大的,膽大的就不多說了,很容易就和你混熟了,會向你要食物吃。但是對於膽小的,就麻煩了,建立起互動需要花上點精力了。
其實餵食對於訓龜而言,是不錯的方法呢,我們要是能經常親手餵食,可以獲得龜的信任,龜一旦熟悉了你的模式之後,會變得主動乞食。但是對於一隻膽小的龜龜,可能見到人之後就會驚慌失措,躲到角落裡,更別說是接食了。怎麼辦呢?買到一隻膽小的龜就只能認了?當然不是,不過你的付出得加倍那是真的。這時候就要求飼主極度的耐心了,有時候可以適當人為的造成龜龜的飢餓感。堅持每天餵食以外(不是投食哦),有時候可以輕輕的撫摸龜身,逐漸讓它習慣你,從而培養龜與自己的互動。
我們常說的餵食,是將食物遞給龜吃;而投食則是往水中投入食物就好。還是有所區別的。若是龜還處於警惕期間,投食似乎比較有效,投入食物後,人離開,龜就可以放心的吃食,也為以後的餵食做鋪墊了。
然而,餵食的過程肯定是比投食來的繁瑣,耗時間耗精力。但是要建立互相的信任,總是需要相應的付出。當你看到龜見到你後開始歡騰要食的時候,之前的努力都應該是物有所值吧。
一隻膽大的龜,估計這種關係能在短時間內建立。但是若是你遇上一隻膽小的龜,恐怕這種關係的建立就不是以天作為單位了。還得看你收買龜的實力了。
對付一隻膽小的龜,利器還是食物,首先保證它的開食,當然這個時間有長有短,小編目前見到最長開食時間的是幾乎兩個月才開食。所以,龜一時半會不開食,先別慌,看看它的狀態,檢查一下環境,不妥的改善,靜待其開食。自然,病龜是不容易開食,得先治好才行。
耐心,靜下心來,這就是我們需要的,也是養龜過程中龜主子逐漸培養我們形成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