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李源)近日,中國科學院網站「院領導」欄目更新,顯示高鴻鈞已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公開簡歷顯示,他此前擔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
高鴻鈞,1963年8月出生於安徽省懷遠縣,凝聚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高鴻鈞1987年畢業於安徽教育學院物理系,獲學士學位;1991年獲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碩士學位;1994年獲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博士學位,之後在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副主任、主任;2001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研究員、實驗室主任;2007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院長;2014年2月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2015年12月任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2018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2020年9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高鴻鈞長期從事凝聚態物理實驗研究。
1963年8月,高鴻鈞出生於安徽省懷遠縣。
1987年,畢業於安徽教育學院物理系,獲得學士學位。
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獲得碩士學位。
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電子離子與真空物理專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1994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副研究員。
1995年10月至2001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研究員。
1997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客座研究員和學術顧問。
2001年6月至2009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研究員、實驗室主任。
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
2007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2012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院長。
2014年2月,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
2015年12月,任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
2018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
2020年9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時間
榮譽/表彰
1991年
中國物理學會葉企孫凝聚態物理獎
1991年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術十佳」稱號
1996年
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
2001年
第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3年
中國真空學會成就獎
2008年
全球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
2009年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物理獎
2010年
德國洪堡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
2011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物理學部)
2012年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3年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英國物理學會會士
(不完整統計)
來源:懷遠縣融媒體中心綜合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