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專家力挺王建忠:配製無礙健康 百姓要真相

2020-12-05 搜狐網

  河南商報記者 鄭筱倩 盧豔豔

  繼陳醋陷入「勾兌門」後,又有媒體曝醬油也「後腳跟進」。報導稱,市場發現有售用化學物配製的「化學醬油」,這種「化學醬油」中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質若用鹽酸分解可釋放致癌物質。

  「勾兌」醋,「勾兌」醬油,真的那麼可怕?昨天,有業內人士稱,大家完全沒必要恐慌,雖然市場上很多醋和醬油都是「勾兌」的,但按規矩來沒啥危害。這次被揪出的調味品潛規則,關鍵是在考量企業的誠信。

  事件

  「化學醬油」誰敢打?

  「醬油、醋,咋都有問題了!化學醬油可能致癌!」32歲的張軍這兩天很關注這條新聞。

  前天,有媒體報導稱,發現有售用化學物配製的「化學醬油」。

  只要將砂糖、精鹽、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質、肌苷酸及鳥苷酸這七種調味料及化合物混在一起,就可製作出「化學豉油」。

  這種醬油,不僅味道吸引人,更有真豉油的「黏口」感覺,只是湊近聞略有刺鼻氣味。報導稱這種「化學醬油」中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質若用鹽酸分解,可能會釋放致癌物質。

  而一個星期前《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稱,業內人士透露全國每年消費的約330萬噸食用醋中,約90%為醋精或者冰醋酸勾兌。而山西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在接受採訪時也爆出:市面上的山西老陳醋95%都是勾兌醋。

  「因為擔心有地溝油,我選擇在家裡做飯吃飯,安全放心。」張軍萬萬沒想到的是,現在醬油、醋相繼「淪陷」。

  調查

  市場上醬油,多自稱是「釀造」的

  鄭州市場上,有沒有售賣「勾兌醋」、「化學醬油」?

  昨天,在伏牛路上一家超市,記者看到,「恆順」、「海天」等多個品牌的醬油、醋,都醒目地標註著「釀造」兩個字。

  最後在袋裝「雙收」醋的包裝上,記者才看到「配製」二字。

  「釀造」和「配製」到底有啥區別?

  9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說,食醋分成釀造食醋和配製食醋,釀造食醋是指原料直接進行微生物發酵釀製而成液體的調味品;而配製食醋以釀造食醋為主體,「要在50%以上」,與食品級的冰乙酸或者冰醋酸,以及食品添加劑等混合配製而成。

  說法

  很多醋和醬油都是「勾兌」的

  配製的醬油和醋到底有多大安全隱患?是不是如媒體報導那樣危機四伏呢?

  鄭州一位業內人士稱,大家完全沒必要恐慌,雖然市場上很多醋和醬油都是「勾兌」的,但按規矩來是沒什麼問題的。

  此次醬油、醋相繼被爆出問題,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在考量企業的誠信問題。

  「醬油、醋,究竟是勾兌的還是釀造的,普通市民看包裝根本看不出來。」萬客來食品城一位商戶說,是否「勾兌」,釀製成分是否夠數,根本檢測不來,我們乾食品這行的都習慣說,產品好不好,全憑企業良心。

  張軍聽後說:「我咋感覺是老百姓要想吃得放心,只能聽天由命呢。」

  疑問·醋

  配製醋能燒壞胃和食道? 專家:那是外行話

  「勾兌」的醋、醬油真的那麼可怕?張軍有這樣的疑問。

  對於有些專家提出勾兌醬油、醋會危及健康,河南省調味品協會副會長朱光州認為那是在說外行話。

  比如,有種說法是經常食用添加冰醋酸的醋,有可能會燒壞食道和胃。

  而朱光州解釋說,即使酸度到9的食醋,其PH值也在5到6之間,屬於弱酸,而添加了冰醋酸的醋,PH值還是在這個範圍,再加上做菜時醋的用量並不大,一被稀釋,其酸性已經影響很小。「這怎麼會燒壞食道和胃?」

  9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也表示,只要按規定生產,無論是釀造食醋還是配製食醋,都是符合安全標準的。

  真正的隱患在哪兒? 工業用的冰醋酸,內含重金屬

  當然,朱光州並不否認健康隱患。

  在他看來,配製食醋使用50%釀造醋,其他添加冰醋酸,成本也就下降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正規企業使用冰醋酸,主要是考慮增加產量,因為冰醋酸可以隨調隨加。

  但一些小作坊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可能會使用工業冰醋酸。工業冰醋酸易含重金屬,重金屬致癌,這才是最大的危害。

  「食品級的冰醋酸一噸7800元左右,而工業級的一噸只有3800元,這其中差價懸殊,會讓一些人鋌而走險。」他說。

  疑問·醬油

  勾兌醬油能不能吃?

  若都是食品級原料,不礙事兒

  有人說,醬油中的蛋白水解液可致癌,朱光州說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按照規定,國家允許醬油中有植物蛋白水解液。

  所謂植物蛋白水解液,就是用食用級鹽酸,快速把黃豆中的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然後再用氫氧化鈉中和成液體。如果鹽酸和氫氧化鈉都是食品級,對人體沒什麼影響。

  「香港媒體報導的,用砂糖、精鹽、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質、肌苷酸及鳥苷酸這七種調味料及化合物混在一起,製作出來的醬油其實也沒啥問題。」萬客來長期銷售食品添加劑的李先生說。

  在他看來,砂糖、食鹽、味精、酵母抽取物、肌苷酸等,這些都是國家允許的或者是從生物中提取的,就算「勾兌」出來對人體也沒啥影響。

  配製醬油隱患在哪兒?

  使用動物蛋白水解液,會致癌

  「一些企業,拿動物蛋白水解液替代植物,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朱光州和李先生都這樣看。

  在他們看來,以前曝光的毛髮醬油就是這個問題。動物蛋白水解液,其實就是從毛髮、動物內臟提取一種胺基酸後的下腳料,成本很低。其中含有三氯氰胺,致癌。

  「幾年前,毛髮醬油查得很嚴,現在應該不多見了。」朱光州說。

  聲音

  真正的老陳醋釀造至少需一年

  而看了衛生部的答記者問,張軍疑惑的是,既然按規定生產,釀造食醋、配製食醋都符合安全標準,那老陳醋為啥還會引發這麼大爭議?

  在朱光州看來,真正的山西陳醋,必須經過夏曬、冬撈冰,用自然的方法去除水分以增加醋的酸度,這意味著釀造期限至少要一年。

  上世紀作廢的山西老陳醋標準(原商業部頒布)還曾明確規定,必須是三曬三撈冰,相當於必須經過三年釀製。

  「這樣的老陳醋聞起來雖然酸但不衝鼻子,味道很厚重。」朱光州說。

  而據王建忠介紹,山西老陳醋即將有新標準,只有按照傳統工藝純糧釀造、總酸在6度以上,無需添加防腐劑的老陳醋,才是山西老陳醋。

  「按照這樣的工藝,生產醋成本很高,生產周期也長。」朱光州說,一旦一些企業產品的需求量大於生產能力,勢必會添加冰醋酸。

  勾兌雖不影響健康

  但老百姓需要真相

  如今,王建忠受到同行的質疑,還有人稱其是為了給自己的產品宣傳。

  而在朱光州看來,王建忠起碼爆出了行業內潛規則,雖然對健康影響並不大,但老百姓需要真相。

  而這個潛規則同樣適用於醬油,黃豆通過酶發酵,一般需要一個月發酵期。一個國家知名企業號稱年產釀製醬油50萬噸,而朱光州和幾個業內人士一起根據生產工藝測算,如果採用純釀造,這家企業光曬制黃豆的車間面積就需要1平方公裡,「可至今我還沒聽說過國內有這麼大的廠。」朱光州說。

  「配製食醋是合法,但是有幾個企業在自己的產品上標出配製食醋?」朱光州說。

超市裡多數醬油都標明了「釀造」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

約30秒後,原生態的醬油完全滲了下去河南商報記者 陳亮\攝

  河南商報記者 鄭筱倩 盧豔豔

  「什麼樣的醋和醬油是安全的?醬油掛杯真的就好嗎?」去超市購物時,你是否有答案。

  繼媒體爆出「勾兌醋」、「化工醬油」後,醬油、醋有了信任危機。

  昨天,商報記者做了兩組實驗發現,掛杯不掛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搖晃之後是否有持久的泡沫,顏色重、質地稠的醬油並不一定好。

  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醬油、醋,還有什麼大家不知道的秘密?

  請看看「打破醋缸問到底」。

  實驗·醋

  時間:下午4點

  材料:某品牌食醋A與白醋B。食醋A是典型的釀造醋,白醋B是配製醋的代表。

  實驗地點:河南商報辦公室

  掛杯真能區分啥是釀造醋?

  不行,得看泡沫

  拿著瓶猛晃一陣。

  很快,醋的味道在辦公室瀰漫開來。「好酸啊。」不少同事喊道。

  從味道來看,A醋酸味柔和,一聞B,記者被嗆得連連咳嗽。

  從形狀來看,A瓶中立即產生泡沫,顆粒較大,且久不散去。而搖晃B,泡沫細膩,但很快散去。

  這是咋回事兒?瓶子裡起的泡沫,代表了啥意思?

  揭秘一:

  搖晃之後,泡沫大說明是釀造醋

  「搖過瓶後,A瓶中起了很多泡沫,不容易消散,這說明醋中含蛋白、糖分比較大,所以容易起沫不容易散去。」省調味品協會副會長朱光州這樣解釋。

  因此,市民買醋時,可以搖醋瓶作為選醋的參考。

  有人說,搖瓶之後,醋「掛杯」能不能說明這是釀造醋?

  「不行,添加增稠劑,清水還能掛杯呢?」朱光州認為,掛不掛杯,並不能作為依據判斷醋是釀造還是配製的。

  揭秘二:

  白醋的冰醋酸含量最大

  「山西陳醋」惹爭議,鄭州的謝大媽說,啥都不放心,以後乾脆吃白醋算了。

  但朱光州說,大家以為白醋看著純淨,其實它的冰醋酸含量最大,記者被嗆得咳嗽就是因為冰醋酸的味道非常刺鼻。

  冰醋酸刺鼻,那能不能聞出老陳醋中是否有冰醋酸?

  「很難。」朱光州這樣回答。

  這是因為,山西陳醋有個燻蒸的過程,有股焦糊味,很容易就把冰醋酸的味道掩蓋住了。

  實驗·醬油

  時間:下午5點

  材料:記者從一廠家拿來的剛生產出來的原生態醬油A、超市買來的名牌醬油B;兩個一次性杯子,兩張餐巾紙。

  顏色重的醬油真的好? 那可不對哦

  先觀察,記者發現,A醬油的顏色發黃,而B醬油的顏色發紅髮亮。仔細一聞,A的味道和我們平常吃的豆醬一個味,B的味道發甜,與平時聞到的多種醬油味相同。

  這兩種醬油,究竟有什麼不同?

  我們將兩個一次性杯子拿了過來,在杯口鋪放了餐巾紙作為過濾紙。記者將兩種醬油,分別倒向杯子。

  約30秒後,A醬油完全滲了下去,餐巾紙上留下了淡淡的黃色;而過濾B的餐巾紙顏色較深,上面還有殘渣。

  這是咋回事兒?

  揭秘:

  顏色重、看著稠的醬油

  並不一定是「純淨」醬油

  「A醬油是原生態醬油,裡面沒有任何添加劑。」朱光州說,顏色重的、黏稠的醬油並不一定好。

  在他看來,真正的釀造醬油其實就是豆醬味,我們平時吃的醬油,因為加了著色劑、增稠劑、防腐劑等,味道已經發生了改變。

  選醬油,顏色發紅髮亮、看著較稠的,並不一定是「純淨」的醬油。

  打破醋缸問到底

  防腐劑到底有沒有影響 「按規定使用沒問題」

  而市民張軍的疑問是,添加防腐劑的醋,到底有沒有問題。

  「山西陳醋」事件中,防腐劑苯甲酸鈉成為一個爭議點。媒體更是爆出,山西老陳醋原產地保護國家標準將修訂出臺,酸度將統一調整到6度,杜絕添加防腐劑,取消保質期,完全靠山西老陳醋自身品質確保產品久放不壞。

  「苯甲酸鈉只要在國家規定範圍內添加,是沒有問題的。」朱光州說,不過如果醋的酸度在5度以上,不放防腐劑,放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也沒問題。

  在萬客來長期銷售添加劑的李先生說,醋的酸度越高越好,但現在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很多醋的酸度根本達不到,所以必須加防腐劑。

  朱光州說,如果酸度小於5度還不添加任何防腐劑,除非它要求的保質期不長,或者滅菌工藝真的很嚴格,否則令人生疑。

  配料表成分越多越好? 錯,食品添加劑越少的醬油越安全

  買醬油時,張先生喜歡看配料,有的配料不僅有白砂糖,還有食鹽、小麥粉等。

  醬油品種也五花八門,比如生抽、老抽,還有蒸魚豉油、海鮮汁等。

  朱光州說,不管醬油名字叫什麼,其實都是醬油配置上各種成分。成分表中常見的穀氨酸鈉,就是味精,作用是為了提鮮。而純釀造的醬油,本身已經很鮮了,其實不太需要這種配料。

  所以,買醬油別特別在意種類,多看看配料表。配料表中添加劑成分越少,表示廠家對自己的產品越自信。

  告訴你一個秘密

  配製醬油相對較少

  因為成本高、工藝複雜

  配製醋沒啥健康隱患,但一塊錢就能買幾袋的「化工醋(醬油)」可不保險。

  「一些夜市、小飯店就是這些醬油和醋的目標客戶。」昨天,李先生說,市場上配製的醋,要比勾兌的醬油多得多,因為配製醋更賺錢。

  在他看來,勾兌的醋,一斤成本兩毛多,一瓶成本三毛多,但在市場上能賣兩三元一瓶。醋勾兌工藝還很簡單,味差也不太大。而正常情況下,一斤釀造醋的成本在0.9元左右。

  醬油則不同。

  勾兌醬油一斤成本1元多,而且勾兌出來的醬油還沒啥味道,工藝也很複雜。

  「買醬油醋時,儘量買大品牌的,相對會安全些。」李先生說,一般小店的醬油醋可能不保險。

  此外,市場上,還有人銷售綠色瓶裝的醋,說綠色是為了「避光」。真的嗎?

  李先生說,醋根本不用避光,用綠色的瓶子可能是為了遮蓋回收瓶裡的雜質。

  自己動手

  10斤柿子、1斤小米殼

  就可自己釀一缸醋

  談起醬油醋問題,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主任韓萍說,他平常吃的醬油醋,多是從老家帶過來的,一次帶的可以吃半年。

  在他看來,釀造工藝是幾千年來老祖宗留下來的,口感營養安全性等都被證實,現代工藝正對其造成衝擊。

  現在備受爭議的勾兌醋醬油,究竟對人體有沒有影響,這要經過很大範圍的評估調研。

  「個人建議,市民可以自己釀醋。」他說,其實用山楂、柿子做醋非常簡單。醬油不好做的話,市民可以直接吃醬代替。

  釀造方法

  很多市民問,醋咋釀的。

  聽聽焦作博愛60多歲的張奶奶咋說。她釀了一輩子的醋。

  10月份,柿子就下來了,你和家人一起去郊遊時,可以摘些柿子。

  先把柿子洗乾淨,放到一個大的容器裡悶。悶上4~5天,直到柿子徹底悶熟悶軟。

  柿子軟後,將柿蒂去掉。

  與此同時,準備好一些小米殼,將小米殼曬熱。

  10斤柿子裡,加1斤曬熱的小米殼,放到一起發酵。發酵時間共3天,每天都要翻動小米殼和柿子。

  3天後,醋基本釀成。然後,根據個人口味往裡面適度加水,即可慢慢吃了。

  新釀好的醋裡面,會漂一些東西,過濾一下即可。

  老人說,柿子醋能降低人體血糖、高血壓,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呢。

(責任編輯:UN017)

相關焦點

  • 「雪龍號」船長王建忠來蘭講述中國人的「極地夢」
    (記者 董文龍攝)  每日甘肅網訊(記者 董文龍)9月12晚,「極地科考,安利相隨」專家巡講蘭州站活動在省政府禮堂舉行,雪龍號極地科考船現任船長王建忠、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辦公室高極工程師湯妙昌兩位「南極達人」根據自身的旅歷,以幽默的語言、翔實的資料介紹了「雪龍號」在我國極地科考中的重要性,南極的氣候環境及科考工作生活狀況。
  • 雪龍號蘇州籍船長王建忠:遇挫折 別輕言放棄
    最後,作為一名資深的「老船長」,王建忠寄語年輕一代: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都要有一顆愛國之心。只有國家強大,我們自己才會有地位; 在困難面前,我們一定要團結一致,齊心合力,克服困難;當別人有困難時,我們要盡力幫助,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少做錦上添花的事情。
  • 最新專家共識:規範腸外營養液配製
    為改善國內腸外營養液配製認知、減少不當配製、降低患者相關風險,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藥學協作組組織專家,按目前中國當前實際情況及國際上發表的研究結果及循證醫學證據,結合配製方面有關專家的經驗,形成《規範腸外營養液配製》 專家共識,為國內腸外營養液配製的規範化和標準化提供推薦意見。
  • 「百姓文化雲」今日上線,河南文化活動資訊從此一手掌握
    過去這些文化活動信息因為分散在各單位的平臺上,要找到感興趣的活動信息並不容易,但「百姓文化雲」上線將讓這種情況成為歷史。4月23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書香中原」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獲悉,我省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實現省、市、縣全覆蓋的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百姓文化雲」在當天正式上線。
  • 大慶市200餘名醫護人員積極參與「走基層,惠百姓」健康巡講
    他們送醫、送藥、送健康,如一束陽光,只送溫暖,不圖回報。日前,為期兩個月的「走基層,惠百姓」健康巡講活動圓滿結束,全市共有200多名醫護人員參與,近萬百姓受益。  據了解,在這次全省統一的健康行活動中,大慶市的各級醫療機構及醫護人員,表現出了極高的素質和極大的熱情,十多家醫療機構和相關單位200多名醫護人員、專家全部自願參與到活動中來。
  • 河南三市遭遇颮線天氣 最大風力達11級(組圖)
    第1頁:颮線天氣肆虐 第2頁:什麼是颮線   颮線天氣肆虐河南3市 永城風力11級  6月3日晚上,發生在商丘的強對流天氣究竟是什麼天氣?  ■商報記者 王海科 通訊員 王建忠  颮線天氣肆虐我省3市  最大風力11級  6月3日下午,我省安陽、鶴壁、濮陽、新鄉、焦作、濟源、鄭州、開封、商丘等地先後出現了雷電、短時大風、局地冰雹和短時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 5G+AI腫瘤篩查車全省跑起來 把健康送到百姓家門口
    5G+AI腫瘤篩查車全省跑起來 把健康送到百姓家門口 2020-12-01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瀋陽 共同締造"衛生健康系列暨"世界卒中日"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渾南百姓身邊
    瀋陽市衛生健康委打造的"健康瀋陽 共同締造"衛生健康系列宣傳活動特別注重腦卒中等疾病的防控宣傳,繼在鐵西區勞動公園宣傳活動取得良好效果後,市衛健委再一次圍繞"世界卒中日"主題將健康送到了渾南區百姓身邊。
  • 御用藥材謀定百姓飲品-功能農業·農業大健康:定標準求品質
    御用藥材謀定百姓飲品-功能農業·農業大健康:定標準求品質記者崔麗新聞中國採編網 中國新聞採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研究 哲商對話 萬贏信採編:「正值鐵皮石斛的採收季節,走進廣東省東莞市東坑農業園的鐵皮石斛種植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忙著採收鐵皮石斛鮮條。」
  •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聯合曲阜吳村衛生院開展「服務百姓送...
    為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提升百姓健康素養,普及老百姓醫療保健知識。日前,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聯合曲阜市吳村衛生院,利用集市在衛生院門口開展「服務百姓健康行動」義診活動。活動中,義診專家團隊為前來就診的村民進行常見病、慢性病的一般治療,對疑難、複雜疾病的患者給予初步篩查和診斷並提出治療建議,並講解疾病防治知識,引導群眾科學就醫。
  • 金贊英:百姓的「健康管家」
    金贊英決定先從精準掌握村民健康狀況破題。  2003年,金贊英帶領醫療團隊給石淙鎮所有高血壓病人建立健康檔案,開展慢性病隨訪診治。半年時間裡,她與同事走遍了全鎮7個行政村,走訪1.3萬餘人。  2008年,金贊英調任和孚鎮衛生院院長。
  • 河南商丘調查市第一人民醫院早產兒「死而復生」一事,真相到底是...
    河南商丘調查市第一人民醫院早產兒「死而復生」一事,真相到底是什麼? 【河南商丘調查早產兒死而復生一事】據河南商丘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方微信消息,針對網傳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7個月早產兒「死而復生」事件,商丘市衛健委9月1日發布情況說明,表示將按照《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有關規定,依法依規界定並追究責任,絕不姑息遷就。
  • 2019年,更多健康「藥方」惠及百姓
    很少有其他事情能像健康一樣如此牽動人心。醫療衛生,民生之要。更多新藥上市,「貴族藥」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健康中國」行動方案深化實施、重拳出擊整治醫美亂象……2019年,這些事關民生的醫衛健康大事格外引人關注。年終歲尾,人們希望進一步「提質」「降價」,期待相關部門開出更多健康「藥方」,讓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 河南老頭釣到一個「青銅龜」,背上插著4支箭,專家:這一竿值18億
    對於這些歷史珍貴文物的發現,有些是靠考古專家勘測發現,有的是靠皇室墓地挖掘尋找,而更多的則是依靠民間百姓力量發現。在不久之前,河南老頭釣到一個"青銅龜",它背上插著4支箭,專家稱:你這一竿值18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醫學大師走入長春,為百姓帶去健康福利
    醫學大師走入長春,為百姓帶去健康福利發布時間: 2017-05-09 10:03:29   |  來源: 攜康長榮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存競爭日趨激烈,喝酒自然而然的成了排遣生活壓力的一種方式。眾所周知,東北地區是全國比較有名的愛喝酒的地區,但酒多傷身,這裡的人們也希望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 1942年河南饑荒:吃死屍殺食活人屢見不鮮(圖)
    黃河決堤泛濫後,淹沒了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所屬 44縣5.4萬平方公裡土地,89萬百姓在水中喪生。國軍「以水代兵」只能暫時阻擋住日軍進攻的步伐,卻給下遊百姓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害。黃河水退後,形成了一片長達400多公裡的黃泛區,豫東平原的萬頃良田沃土變成了沙灘河汊,無法耕種。此後黃河水連年泛濫,頻繁決口。黃泛區土地經過大旱炙曬後,撂荒的土地又成為蝗蟲迅速滋生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