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所周知,在中華文化傳承的上下五千年時光中,出現了諸多文化產物,經由各種途徑流傳至今,為我們認識歷史和了解歷史都做出了諸多貢獻。對於這些歷史珍貴文物的發現,有些是靠考古專家勘測發現,有的是靠皇室墓地挖掘尋找,而更多的則是依靠民間百姓力量發現。在不久之前,河南老頭釣到一個"青銅龜",它背上插著4支箭,專家稱:你這一竿值18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1.河邊垂釣,釣起"烏龜"
這個老頭是河南的一個普通百姓,祖輩上下都在務農,自己也幹了一輩子的農活。老頭不像同齡人一樣喜歡打牌閒聊,他這輩子只有一個愛好,那就是釣魚。像許多垂釣者一樣,在農閒時,只要一有時間便會在周邊池塘尋一處好地方,然後一個人靜靜的釣魚消磨時光。幾十年如一日的釣魚時光,為老頭積累的諸多垂釣經驗,什麼池塘有什麼魚,什麼魚愛吃什麼餌,老頭全部都知道,但就是這麼個釣魚老行家,這次卻釣上來了個奇怪的東西。
在一個平常的下午,老人像往常一樣搬著凳子撐起魚竿,準備靜坐在小池塘邊,等著魚兒上鉤,但老人這次剛甩出魚竿,就感覺到了一絲異樣。老頭剛拋出魚竿,就感覺魚鉤上卡住了個東西,老人大喜,以為魚兒上鉤,費了大力氣才將魚竿抬起,心想這次釣了個大傢伙,結果拿到身邊一看,釣到的並不是魚,而是一隻背上插了4支箭的"烏龜",這個"烏龜"著實嚇了老頭一大跳。
2.專家鑑賞,價值連城
一會兒功夫後,老人回過神來,看著手上這個頗有年代感的"烏龜",心想:我這地方和往常也沒啥不同啊,要說有啥不一樣,也就揮桿力度大了點,怎麼釣上來這麼個玩意。老人再仔細向龜甲上的4支箭頭看去,越看心裡越沒底,覺得這肯定是個值錢寶貝,就是不知道它為啥會出沒在這麼個小池塘裡。奈何自己沒文化又沒啥見識,於是老頭決定,將這個背上插著4支箭"烏龜"帶到鑑寶機構去,讓專家看看這到底是個什麼物件。
"聲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帝京篇》
到了鑑寶機構,幾個專家圍著"烏龜"研究半天之後,告訴老頭,這個"烏龜"是個青銅龜,名叫"青銅黿",產於商朝時期,是個名副其實的好寶貝。老頭隨即追問,這個叫"青銅黿"的物件,能值幾個錢,專家的答覆直接震驚了這個老農。專家鑑定稱:這個青銅黿價值18億,還可能比這更高,也就是說,你這一竿值整整18億!對於老頭來說,百十萬就已經夠多了,這一下就十幾個億,直接打破了老頭的認知,讓老頭懵了好久。緩過神後,老頭又問,為啥這"烏龜"身上要插4支箭呢?面對老頭的疑問,準假緩緩地給出了答案。
3.不為私慾,將文物上交國家
專家們經過史書記載以及對龜甲上銘文的研究,得出結論,這個青銅龜應該是商紂王的物件。在當時的一場皇室狩獵活動上,商紂王為了展示自己過人的本領,便決定拉弓射龜,以此彰顯才能。第一箭射中後,商紂王十分得意,隨後身邊小官又向他遞上三支箭,毫無疑問,後面三箭全部命中。在眾人的歡呼追捧中,商紂王滿意而歸,而那個遞箭的小官也十分會做事,以這個被射的烏龜為模型,做了個一模一樣的青銅龜,獻給了商紂王,商紂王看見這個龜就想起狩獵活動,而想起活動上眾人對自己的吹捧便十分開心,於是欣然收下了這個寶物,並且賞賜了這個小官眾多獎勵。
商紂王非常喜歡這個青銅龜,將它珍藏於自己的寶藏庫中,但是由於後來朝廷動蕩,商朝被推翻,這個尊貴的青銅龜也隨著禍亂,不見了蹤跡。時間很快流逝到了現在,很多人都認為青銅龜早已損壞或是被哪個收藏家珍藏起來了,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個價值連城的青銅龜,居然一直在小池塘裡躺了千年,直到今日才被老頭垂釣而起。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從鑑寶機構出來後,老頭知道了青銅龜的價值,但他沒有將其佔為己有,而是選擇將其上交給國家,交給相關機構來更好的研究與保存。老頭的做法受到社會眾人的認可,面對眾人讚賞的言論,老人也只是笑了笑,嘴裡說著"這都是咱們百姓應該做的"。故事至此結束,那麼關於河南老頭釣到一個"烏龜",背上插著4支箭,專家:這一竿值18億這件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感謝觀看由芷薰說史撰寫的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本文。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參考文獻:
《帝京篇》《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