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甲蟲惟黿最大,故字從元,元者大也。——《說文解字》
2003年,發生了件又奇怪又好笑的事情,在河南,有一位農民在釣魚的時候釣到了一個奇物。這物品造型奇異,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但令人震驚的是這個物件竟被專家稱高達18億,這究竟是何物呢?
農民釣上來的物件,形態上是一隻「烏龜」,但雖然表面上看似一隻烏龜,卻不僅僅只是一隻龜。它通體翠綠,如同青銅器製品,而烏龜的龜殼上不均勻的插著三支箭,這三隻箭儘管已經有一些時代的磨損烙印了,但依舊形態完整,看得出雕刻時的精細,而在龜的脖頸處,還有第四支箭,顯然這第四支箭是要致烏龜於死地。
老農拿著這個物件回家了,回家後立馬向妻子展示這個物件。妻子看了後覺得,儘管這物件看似平平無奇,但卻總像是有什麼歷史故事的物件。女人的第六感往往很準,夫妻二人在家端詳了許久這個物件,思來想去,坐立難安,她們最終決定將這個物件拿去鑑定一下,好知道撿來的究竟是什麼物件。
為了探究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夫妻二人把這個物件拿去找專家鑑定。當專家看見老農拿出這個物件後,立馬變了神情。看似好像是看見了什麼稀罕之物,但專家一開始並不敢直接下結論,畢竟堅定貴重物品是要抱著嚴謹的態度的。專家開始翻閱歷史資料,想要從歷史的記載中找尋到一些關於這個物件的線索。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專家最終確認,這是商朝時期的一個青銅黿物件,並且有關於它的歷史故事記載,這個青銅器價值連城,初步估價能夠達到18億的價格。
青銅製品的由來要從商朝時期說起,那時候,君主為了祭祀,下令建造了各式各樣的青銅鼎和青銅製品,青銅製品在商朝達到了製作的巔峰,而老農撿到的這個青銅製品,就是極富歷史故事性的青銅黿。青銅黿的出現,源於商王在遊水時候的一個故事。商王看見水中一隻巨大無比的黿,於是便拿起弓箭想把這個獵物拿下。但黿靈活且生命力頑強,商王三箭都沒讓黿停止遊動,這讓好勝心強的商王很不甘心。他又一怒劍射去,這才終於讓黿停下遊動。商王將黿的屍體帶回,作為禮物送給了作冊般。作冊般認為此物不凡,很是欣喜,這也是勇猛的象徵。因此他命人建造了類似的青銅器,且在青銅黿的背上記錄了這個故事,但後來,黿不知為何失蹤了,再無下落。
得知自己撿到了價值連城的古代銅器青銅黿後,老農無比的激動,他以為自己將會從此走上發財之路。可天下總沒有白撿的財富,專家表示,這個物件歷史價值極高,是不可能被撿到之人私自佔有的,他理應屬於國家,是要交回給國家所有的。
結語
聽聞專家一席話後,老農還是將這個物件交回給了國家博物館,此後博物館將這個珍品陳列了出來,供世人了解。當然,人們表明這個物件被老農撿到,理應是讓老農得到一些收益的,起碼應該得到些補償金,這也是引導後人,若撿到歷史珍貴物品一定要上繳。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